近日,有人在广东省广州市的一条河道里,看到一幕“奇观”,老鼠居然下水捕鱼了!世间之大无奇不有,原来目击者是来广州游玩的,休息的时候,看到河道里游着成群结队的罗非鱼,就将手中吃剩下的面包丢入水中,想看看这些鱼吃不吃。
仓鼠装死(仓鼠装死的表现)
就在面包屑入水的时候,罗非鱼果然蜂拥而至,抢食期间水花四溅,满足了大家的好奇心,就在大家高兴的时候,突然一只硕大的老鼠稍作停顿之后,径直跑向了鱼群,就在大家纳闷的间隙,皮毛棕黄的大老鼠已经踩着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咬住了一条罗非鱼,一路拖着往洞穴中跑,全程不过几秒钟时间。
罗非鱼拼命地挣扎,但2斤重的大老鼠根本不把它当回事,眨眼便钻进了河坝上的网格洞里。有人说老鼠把猫的活抢了,有人说老鼠迅速且凶猛,捕猎动作干净利落,肯定是“惯犯”,一时间将众多游客震惊到了!
无独有偶,今年4月份蔡先生和妻子在长沙游玩的时候,也看到了老鼠捕鱼的罕见场面,当时游客们也在投喂鱼池里的锦鲤,当面包落水之后,却引来了2条老鼠,光天化日之下,它们从人行间道下面钻出来,一条抢了一口面包,而另一条居然叼走了一条锦鲤,胆子肥到了极点!
话说老鼠惦记着鱼,无外乎鱼类本身营养丰富,能为老鼠提供充足的蛋白质,比下水道里的食物好上千万倍,但鱼毕竟生活在水里,陆地上的动物可不是说捕就能捕的,锦鲤柔弱且不说,大名鼎鼎的罗非鱼可是南方水域的一霸,在水中就没怕过谁!而老鼠下水抓鱼,难道就不怕被淹死吗?其实它可不是蛮干,那是凭借真本事的!
老鼠是现存最原始的哺乳动物之一,全世界的种类多达450种,大多数体型较小,但也不乏体长达1米的非洲巨鼠,在拉丁美洲甚至还有长口袋的负鼠,和袋鼠有着相同的功能,最搞笑的是它的绝招竟然是“装死”,抽搐时还会分泌出一种恶臭的黄色液体,以做实尸体腐烂的事实。而我们常见的老鼠叫做褐家鼠,也叫大家鼠,体重在半斤至两斤之间,分布范围极为广泛,不管是在野外,下水道,还是在家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多夜间活动,一夜外出觅食2次。
那么老鼠到底有什么本事,胆敢下水抓鱼?首先我们要来了解一下老鼠的“武装”构成,卡通画里的老鼠都长有两颗大门牙,俏皮可爱,但现实生活中,它们的门牙却是利器,养过仓鼠的朋友都知道它们会一直吃东西,而老鼠也一样,但它们的目的并不在于吃,而是去故意磨损,因为牙齿会随着年龄而不断生长,而下颌肌肉一直延伸到眼窝,根状的牙齿咬合力惊人!
另外老鼠的爪子也非常锋利,硬度也高,据说用指甲剪也难以剪断,在牙齿和爪子的双重作用下,什么木头,塑料,砖瓦统统啃烂,甚至能打穿一些年代较长的混凝土水泥板,也就是说,只要老鼠愿意去抓和咬,随着时间的推移,基本上没有能阻挡的!
在行动的过程中,老鼠的表现就像一个稳健的刺客,行动速度极快,据科学家的测试,一只长9公分,重19克的老鼠,能跑出13km/h的速度,在人类眼里就是一闪而过。遇到阻拦物时会跳跃起来,结实有力的四肢只要奋力一蹬,就能跳出相当于身长四五倍的高度。在攀爬时,会借助与身高等长的尾巴以及爪子保持平衡,所以能在房梁上来回快速穿梭,即便不小心掉落下来,也能在15米以内的高度安然无恙。基于特殊的身体结构,老鼠甚至能穿越比自己小很多的通道,比如:3个月大的老鼠能钻过1.2公分的缝隙,跟蟑螂有得一拼!
对于褐家鼠而言,除了打洞之外,另一个隐藏的技能就是游泳,而且还是天生的,常年生活在下水道中,也是因生活所逼,只不过很少被人类看到罢了。它们会用后脚划水,以前脚操控方向,用尾巴当方向舵,以此游进,游泳高手的能耐还表现在超强的耐力和惊人的潜水能力,可连续踩水3天,在水下闭气3分钟,常见的小河道就是小菜一碟,也为下水抓鱼提供了必要的硬性条件。
但光有这些还不够,水里的鱼机灵的很,即便钓鱼人也难以将狡猾的鱼钓上来,但这难不倒小老鼠。科学家一直将老鼠作为实验的最佳选择,就是因为它们智力超群,据研究,老鼠是少数几种能维持复杂社会结构的啮齿动物,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等级结构。具体到每只老鼠身上,它们的记忆力和导航能力都可以与人类匹敌,比如:能记住捕鼠器的位置并避开,经过训练甚至还能记住很多迷宫图案,对于不熟悉的食物也会反复探索确认才敢吃。
黑夜里,触须就是它们的"导盲棒",灵敏的嗅觉能让它闻到人类难以察觉的味道,灵敏性甚至强过狗子10倍,前段时间就有一只非洲巨鼠光荣退役,此前在菲律宾服役5年,发现了71颗地雷和38颗未引爆的炸弹。此外甚至还能通过气味辨别肺结核病人。集众多技能于一身,老鼠将种群扩大到除南极洲外的所有地区。
所以对于家门口的罗非鱼来说,老鼠基本上能做到手到擒来,只要事先去踩两次点,熟悉一下环境,就能将罗非鱼玩于股掌之间。再说老鼠体型较小,身体颜色也不易被察觉,凭借出色的速度和敏捷属性,能悄无声息地接近鱼群,再发挥高超的游泳潜水技能,露出大门牙和锋利的爪子,抓个鱼基本上不费事,最重要的是,它能在智力上碾压鱼类,即便不靠近岸边,也是能想办法抓到鱼的,而借人类的面包吸引鱼群,也是将计就计的智慧。
但是对于老鼠,人类还是保有一份神秘感,有时甚至能在它们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所以遇到老鼠的时候,也不要轻易去攻击它们,这里不是为老鼠洗白,有的老鼠会给人一种“复仇”的感觉,尤其是一只“级别”较高的老鼠被抓。2014年,南京某家动物园里冬眠的大王蛇,就被投喂的2只小白鼠咬伤。
不过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空手去抓老鼠的确存在较大的风险,试想一只老鼠能借助墙面,跳到2米高的地方,然后露出尖牙利齿,保不准老鼠没抓到,反而被它所伤。而人类的皮肤在它们面前就是豆腐一样柔软,很容易被弄伤,有感染的风险,有时被老鼠寄生的虫子叮咬,或者食用被它污染的食物,也能中招。
老鼠是很多疾病的贮存宿主或媒介,已知老鼠对人类传播的疾病多达57种,其中鼠疫更是让无数人丧命,所以灭鼠不是不行,而是要讲科学方法。常规的手段估计已经被老鼠识破了,比如:将炒过的大米,混合小苏打,白糖,洗洁精,食用油,用碱性的小苏打和洗洁精破坏老鼠的胃,让其因无法进食而亡。但最终效果却差强人意,在对付老鼠的套路上要更深才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