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昉作品
唐代绘画体裁仍以人物画为主,周昉作品,宫廷画及寺观壁画占相当比重,褒扬功勋的功臣画像仍在继续,石窟及寺观壁画较南北朝有着更大的发展,其规模之宏伟、技艺之卓绝在历史上都是空前的。佛寺壁画中流行大型的经典题材,达到了空前的水平,穿插描绘有大量的生活场景,塑造的佛教形象中人性化的成分明显增强,佛寺壁画中的供养人占了更大壁面,这一切都展示出唐朝绘画艺术发展。这里介绍周昉绘画作品。
周昉作品(周昉作品仕女图)
周昉(生卒年不详),字仲朗、景玄,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周昉作品,唐代著名画家。出身贵族,先后任越州、宣州长史。
他能书,擅画人物、佛像,尤其擅长画贵族妇女,容貌端庄,体态丰肥,色彩柔丽,为当时宫廷士大夫所喜爱;是中唐时期继吴道子之后而起的重要人物画家,当时有名的宗教画家兼人物画家。早年效仿过张萱,后来加以变化,别创一体。周昉创造的最著名的佛教形象是“水月观音”。
周昉作品仕女图
《簪花仕女图》传为唐代周昉绘制的一幅粗绢本设色画。作品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画中描写了六位衣着艳丽的贵族妇女及其侍女于春夏之交赏花游园。画作不设背景,以工笔重彩绘仕女五人,女侍一人,另有小狗、白鹤及辛夷花点缀其间。[1]全图六个人物的主次、远近安排巧妙,景物衬托少而精。两只小狗、一只白鹤、一株辛黄花使原本显得孤立的人物产生了左右呼应、前后联系的关系。半罩半露的透明织衫,使人物形象显得丰腴而华贵。而用笔和线条却细劲有神,流动多姿。浓丽的设色,周昉作品,头发的钩染、面部的晕色、衣着的装饰,都极尽工巧之能事,较好地表现了贵族妇女的细腻柔嫩的肌肤和丝织物的纹饰。《簪花仕女图》是周昉贵族人物画风格的代表。同时也体现出贵族仕女养尊处优、无所事事、游戏于花蝶鹤犬之间的生活情态。
周昉簪花仕女图
图1(传)唐周昉《簪花仕女图》46×180cm粗绢本重设色辽宁省博物馆无款无题跋无观款
继上篇推出现代画家高师摹唐伯虎《秋山高士图》,本篇续推人物画临本唐代周昉《簪花仕女图》。作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簪花仕女图》有着网红般的熟视度,画中五位贵妇在史书图像中频繁出现,但关于它的解说、思想、风格、背景、流传与作者,是否在今天有着明确答案?笔墨当随时代,古画随着时间推移而重获新的解读。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嘉兴特展,第一件作品便为《簪花仕女图》,足见此件国宝的重要程度,“全世界唯一认定的唐代仕女画传世孤本”,担负唐代仕女画的典型标本形象,周昉作品,呈现古代画师高水准的自然主义创作风格。
图2高师摹《簪花仕女图》局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