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渊源流长,在中国这块神奇的大陆上,几千年来汉文化圈在不断地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统一的中华文明。夏商周以来,到春秋战国时期,汉文明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不断融合发展的。直到秦统一六国,中华大地上第一次形成了中央集权的统一的中华帝国,这种文化的凝聚力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
汉委奴国王金印(汉委奴国王金印说明什么)
四海之内皆王土,四夷之地皆藩属。汉文化圈最终将整个东亚、东南亚囊括其中,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我们都知道日本在唐代派遣了遣唐使,开始学习先进的汉文化。
在这之前有历史记载的两国之间的交流很少,在江户时代的日本发现的一方金印,却把中国对日本的影响时间大大提前了,印上镌刻的五个汉字更是让一向自我感觉良好的日本人大跌了一把眼镜。
这枚金印被十八世纪日本的一个农民发现,当时成了人们街头巷议的一个热门话题,后来被日本的一个汉学研究者知晓,就拖人捎信给这个农民,说是要出十两黄金买这个印。十两黄金在当时的中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在资源匮乏的日本更是能把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惊掉下巴。
这块金印可没有十两的重量农民犹豫了,学者以为农民识货不肯卖,他又把收购价钱提高到一百两。一百两黄金够农民花几辈子的了,但这让农民更不敢卖了,他怀疑这块金印有什么重大隐情。
当时日本的农民对领主的人身依附是很强的,农民不敢私自转卖,他把金印交到了领主手中,得了一笔赏钱。领主世代把这枚金印当作传宝一样传承,直到1979年领主的后人才把这枚金印拿出来献给博物馆。
重见天日的金印刚一面世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经考古学家鉴定,这枚金印的确是中国汉代之物,距今已两千年了,上面刻着五个金字:汉委奴国王。很明显这是大汉倭奴国土的印绶,七十年代的日本经济飞速发展,也是民族自信心空前高涨的一段时期。
这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这枚印是汉朝天子颁给其属国国王的印,二是这个属国被称为倭奴国。日本自近代以来特别是明治维新以后,全盘学习西方,真正做到了师夷之技以制夷的战略目标,其国力一直都在中国之上,与西方列强更不分伯仲。
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日本又完胜中国,从九一八事变开始一直到四五年日本无条件投降,与中国的历次战争中也完全占据优势,若不是二战期间招惹了美国这个惹不起的头号强国也不会失败得那么快。
要知道即便是日本投降时,他们在中国战场上也鲜有败绩,日本人一直认为他们是败给了原子弹、败给了美国,中国的战胜国只不过是捡个漏罢了,他们打心眼里是看不起中国的。
因此他们也自然不愿意承认历史上日本曾是中国属国的事实,更不愿意承认他们的祖先就是所谓的倭奴。日本部分学者百般狡辩,他们认为这枚印不是给日本的,是汉委任奴国王的。
他们不承认为通倭,但从古至今中日两国的文献中基本都是这样称呼日本的,直到唐贞观年间,日本请求武则天把倭国改成日本才有了今天的称谓。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考古界相继出土了两枚汉代金印。一枚刻有“滇王之印”,一枚叫“广陵王玺”。这两枚金印都是刘邦的刘姓子孙在云南和广陵封王时所用。
巧合的是这两枚印与日本发现的汉委奴国王金印,无论大小、做工、材质都十分的相似。很明显都是出自于同一时代的东西。而且在史书上也记载了汉光武帝刘秀召见了东瀛人,称其国为倭奴国,封前来觐见的首领为汉倭奴国王并授予了一枚金印。
如今这枚金印在日本被作为国宝陈列在博物馆,日本人虽然不甘心自己的祖先因这一发现沦为二流属国,也不甘心自己的祖先心安理得地把倭奴国这个名字领了回来。但严谨的学者都不可能不尊重事实,在这一点上不能不说,日本比韩国学者做得更好。
韩国作为更无可辩驳的曾经的属国,民族心里尤其复杂。他们作为一个国家,凡是可以拿得出手的文化传承大多都与中国有关。因此韩国为了宣示自己的正统性,不断地向联合国提交本属于中国的世界遗产。还把一些中国历史上的名人称为韩国人,这些人包括汉代的天文学家张衡、著名教育家孔子甚至连李世民也被说成是朝鲜人。
实际上韩国比日本更多地受到了中华文化圈的影响。他们在发明朝鲜文字之前,一直都是使用汉字的而且一用就是上千年。如果不是语言不通又独立成国,他们甚至可以直接认定为中国人,他们是中华文化圈的重要一环。
在中国强盛的古代,中国有能力也有实力庇护周边的这些属国。清末由于国力的下降,不断出卖利益、丧权辱国,才让周边的这些小国分崩离析,有的向西方看齐、有的走了一种独立自己的发展道路。
金印汉倭奴国王的发现,充分印证了自汉以来中原王朝对周边诸国的巨大影响力,尽管中原王朝更替不断,少数民族和汉族统治者,你方唱罢我登场但其统治的内核不变,中华文明的根始终在塑造着彼此。历史之所以让人们痴迷,除了很强的可读性,还在于它的相对真实性。一个虚假的情报没有任何意义,一个被篡改的虚假的历史更是一文不值。
以史为镜可以知荣辱,以史为鉴可以晓兴替。正视历史,是一个民族成熟的重要标志,拥有辉煌的过去可以引以为豪,更可以增强整个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但对于一个民族或者个人来说,面向未来、有能力把握和开拓未来则更为重要,历史让我们成熟,未来催人们奋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