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的朋友:我主要是把《小学生经典诵读100篇》里面的古诗用通俗的语言讲解给孩子听,如果你也有同样的需求,可以关注和收藏,也特别希望收到大家的意见和建议。
送别王之涣(送别王之涣拼音版)
昨天我们说了,王之涣一共就传下来六首诗,其中有三首是小学生必背的,也造就了王之涣现在的知名度。今天来讲这其中的第二首《送别》。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东风树,有一些版本叫东门树。说明王之涣送的人是向东出发的。
青青是杨柳树的颜色;夹御河的夹,是第一声,表示两边都有树;御河是指皇城的护城河,古时候“御”字代表的是皇家的意思。首都长安就是皇城。
送别是古诗里一个非常多见的主题。诗人在分别的时候要做很多事,先是一套流程输出,然后回家还要写个诗记录下来。这套流程是这样的:
先是唱离别歌,具体的唱词就不知道了。估计就是要走的人唱“其实不想走”,然后送客的人唱“你快回来”这类的。
接着就是喝酒,朋友你今天就要远走,喝了这杯酒。你看《西游记》里面唐僧准备出发去西天取经的时候,皇帝还给他送了一杯酒。本来和尚是不能喝酒的,说明这个喝酒的仪式还是比较重要的。估计是因为喝了酒人比较兴奋,分别的伤感就会少一点。
最后是折柳,折一个柳条送给要走的那个人。因为“柳”和“留”同音,所以用柳条来表达“你别走,你留下”这种挽留的含义。
王之涣的这首《送别》写的是最后的那个步骤,唱歌和喝酒已经完成了。王之涣和要走的人一起走到城门口。看到城门口的护城河两边种着都是柳树,树干上低一点的枝条都被折得差不多了。他想去折柳条,已经需要爬树上去了。所以他感叹“最近折柳枝都不方便了,应该是送别的人太多了吧”。其实还是表达了对分别的伤感。
有人会觉得古人很浪漫,还边走边送,依依惜别。也有人认为太磨叽了,要走就走,再怎么不舍还能不走吗。我觉得可能是和那时候的交通工具有关系,不管是马车、轮船还是走路,都有足够的时间在那多站一会,多唠叨一会。再就是交通不便导致的只要一出远门,没有半年一年一般是不会回来的。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离别算是我们人类情感中最悲伤的场景之一了。就算我们现在有飞机高铁,相隔上千里也能一天就相见。很多人在面对分别的时候还是哭得稀里哗啦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