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是我们看历史的第三只眼
历史总是扑朔迷离,甚至是混淆颠倒的,这是因为记录历史的史官多少带有某种政治倾向和个人好恶。所以,无论我们读“正史”,还是“野史”,都很难“读懂”历史。
诗词为心声,是情感的自然流露,通过阅读古人诗词,虽然隔着时空,却能从只言片语中见古人之心。这正如我们了解孔圣人,主要是从他的“言论”(譬如论语)中见识他的思想、主张,至于有关他的历史故事,则很多是后世陆续加工演绎的,信无可信。又如我们崇拜李白,也是从他传世的诗文中,读懂了他的秉性、情怀。所以阅读诗词文章,是我们了解古人的一种有效途径。
雪压枝头低(雪压枝头低虽低不着泥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平民皇帝,也是最传奇、褒贬迥异的一位皇帝。历史记载既肯定了他的赫赫功绩,但也诟病其多疑奸诈,残暴滥杀,尤其他在登极后,大肆诛杀权臣勋贵,滥用酷刑峻法,把大明朝上下搞得阴森恐怖,人人自危,所以朱元璋“暴君”的恶名通过历史千年“传扬”。另外,因为他的农民出身,很多仕子污蔑他没有文化,是个大老粗,是条“土龙”。且言辞粗鄙,才学浅陋。
关于朱元璋的“尊颜”,宫廷和民间有截然不同的两类“画像”,一边是美化,一边是丑化。而他的本来面目却永远湮没在历史的记忆中。
今天就让我们通过朱元璋的诗词,来“读懂”朱元璋,对其“历史画像”进行修复。当然这种修复的程度根据每个人的理解或有差异,不足为奇。
朱元璋存世诗词有一百多篇,取材广泛,豪放霸气,率性天真,雅俗共赏,其中不乏佳作。从这些诗文的字里行间和烘托的意境,我们可以简略地窥见朱元璋的“秉性”。
朱元璋画像
01.《咏竹》
雪压枝头低,虽低不着泥。
品评:竹子有气有节,能屈能伸。纵然大雪压身,一时低头,但绝不屈从,压不跨,折不断,等到日出消融,依旧挺拔傲立。这首诗反映出朱元璋不安于命,敢于奋斗拼搏的精神,特别是末句“依旧于天齐”,展现了朱元璋的非凡气概。
02.《示僧》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
03.《骂文士》
叽叽喳喳几只鸦,满嘴喷粪叫呱呱。
品评:迂文士,酸文士,骂文士,用文士,文士手不能缚鸡,但却可杀人。这首诗是作于朱皇帝登极以后,这位马上皇帝,行事刚猛严苛,雷厉风行,看不惯文人的酸溜溜,磨磨叽叽,所以写了这首诗相当“率性粗狂”的诗来骂人,骂得接地气,骂得过瘾,堪称诗词骂人的“极品”,但也就是因为这一骂,文人们背地里纷纷“黑”他,把他扣上了“大老粗”的帽子,千百年来都很难摘下。
04.《无题》
天为帐幕地为毡,日月星晨伴我眠。
品评:这首诗相传是朱元璋在“流浪乞讨”的艰苦岁月所作,在食不果腹,颠沛流离的日子里,朱元璋历尽艰辛,饱尝世态,磨炼了坚强的性格,也激发了他笑对人生的勇气。这首诗既有英雄主义,又有乐观主义。
朱元璋诗文《金鸡报晓》
05.《金鸡报晓》
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
品评:这首打油诗也作于称帝之后,听到前两句,群臣笑了,再听后两句,群臣惊了。俗不可耐加上非凡气势,让诗文的意境“嗖”得一声飞上了天。这样的诗也只有朱元璋能写出来。
这首诗有“抄袭”赵匡胤《咏初日》(太阳初出光赫赫,千山万山如火发。一轮顷刻上天衢,逐退群星于残月)之嫌。但也由此证明朱元璋勤学,并始终怀帝王之气。
06.《无题》
诸臣未起朕先起,诸臣已睡朕未睡。
品评:皇帝其实是最辛苦,最高危的职业。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勤于政务,日夜操劳,但为了江山永固,子民安康,朱元璋不敢有丝毫懈怠,他一直都是“鸭梨山大”,所以他很羡慕“藩王”们的优哉游哉,也嫉妒江南土豪的神仙日子,但既成深宫“孤家寡人”,又怎能贪恋“凡间生活”呢?
07.《咏燕子矶》
燕子矶兮一秤砣,长虹作杆又如何。
品评:燕子矶是长江三大名矶之一,历来歌咏燕子矶的诗文颇多,但朱元璋这一首诗却从立意、气势上力压群篇,令人叫绝。朱元璋始终情系江山,心忧天下,这首诗充分展现了他博大的情怀。江山称一称,很重很重,会压得你喘不过气来。
刘伯温
08.《赠刘伯温》
妙策良才建朕都,亡吴灭汉显英谟。
不居凤阁调金鼎,却入云山炼玉炉。
事业堪同商四老,功劳卑贱管夷吾。
品评:朱元璋对辅佐他消灭群雄,定鼎南京的刘伯温毫不掩饰地夸赞,并用商山四皓、管仲的功绩来媲美刘伯温,足见他对这位神机妙算的军师推崇有加。从这首诗可以“读”出朱元璋对刘伯温隐退,遁入山水的世外生活很是羡慕,但同时他心里多少有点“不爽”刘伯温,拍拍屁股一走了之,留下他如坐针毡。朱元璋就是这样的性情中人。
09.《望雨》
日望天边起密云,月常皎洁日常晴。
忧思禾槁民何福,腹内心煎意自怦。
品评:久旱无雨,皇帝心焦。他宁愿不要皎洁月光,也祈求天降甘霖,拯救百姓。从这首诗可以看出朱元璋的爱民忧民之心,他想到了当年“云游”见到的灾荒战乱,饿殍遍野,惨不忍睹啊。。。所以当了皇帝后,他惩治腐败,重视农桑,就是想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因为那“穷的滋味”、“饿的滋味”他受够了,纯粹农民出身的他,与天下百姓是真正能够“感同身受”的皇帝,这也是他为什么对官吏“狠毒”,对百姓“仁爱”的根本原因,就算是九五之尊,他的农民本色不变,初心未改!
10.《接树》
老干将来发去烧,从新接起旧枝条。
虽然未历风霜苦,自是先沾雨露饶。
三四锹泥牢护足,二三皮蔑紧缠腰。
东君看顾归家后,分付儿童莫去摇。
品评:朱元璋这首诗很亲切,很接地气,仿佛隔壁农家翁的唠唠叨叨,这也充分展现了他的农民本色,不是土生土长的农民,怎能写得如此真实传神呢?当然,那些精通八股文,饱读诗书的江南文士可能对这样的诗文嗤之以鼻,但别忘了,一切脱离生活实际的作品都是没有生命力的,都是无病呻吟,这首诗展现了朱元璋淳朴的一面。
朱元璋诗文《咏竹》
11.《谕临蒸县官》
临蒸邑治绝殊方,巀嶪重山碧翠行。
溪曲羊肠岚杂雾,树蟠龙体雨飞汤。
墨云隙处天澄水,苍海空中日曜阳。
好把寸心问民瘼,当迁离瘴任潇湘。
品评:从朱元璋这首诗可以看出,一个日理万机的皇帝,对地处偏远,气候恶劣的县城很是关心,从“身临其境”的描述可以看出朱元璋是把“江山装心里了”,从殷殷嘱托的圣意可以看出朱元璋是把“百姓装心里了”。
12.《咏李白早发白帝城其二》
谪仙东下入睢间,一叶扁舟日日还。
闻说冲涛千尺浪,两江极目尽皆山。
品评:朱元璋写了好几首咏李白的诗,《咏李白早发白帝城.其一》、《咏李白早发白帝城.其二》、《咏李白短歌行》、《咏李白游洞庭湖》、《咏李白秋下荆门》,足见他对李白的敬仰。因为他们是知己,都是浪漫主义者,英雄主义者。在诗词文章上,李白堪称“伟大”,在建功立业上,朱元璋堪称“伟大”,他们都是伟大的人。
诗文是我们看历史的第三只眼,从朱元璋的这些诗文,我们可以“读懂”朱元璋,他虽然没参加科举,没获得当时社会认可的,“学历”,但它自学成才,算是很有些文化的人,并不像某些史书上描写的那样粗、俗。
要较为真实全面地了解一个历史人物,除了看正史,还要看野史,看传说。除了看别人的描画,还要看他自己的言论。特别是历史人物留下的文章诗词,最能还原其本来面目,因为笔下之言,言出心声。
他有残暴的一面,也有仁爱的一面。
他有率性的一面,也有奸诈的一面。
他是统治阶级代言人,也是劳苦大众的知心人
他是朱元璋,绝无仅有的平民帝王。
谢谢赏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