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皇太极与海兰珠(皇太极与海兰珠的宠文)

皇太极与海兰珠(皇太极与海兰珠的宠文)

皇太极与海兰珠(皇太极与海兰珠的宠文)值得庆幸的,睿亲王多尔衮在关键时刻做出让步,推举皇太极第九子福临继位,才算平息了皇位之争,才有了八旗军队挥师入关、问鼎中原并稳固统治中原地区长达200余年的大一统王朝。皇太极与海兰珠(皇太极与海兰珠的宠文)那么,被后世评价为“本身的才干见识,不在刘邦、刘秀、李世民、朱元璋之下”的皇太极,

值得庆幸的,睿亲王多尔衮在关键时刻做出让步,推举皇太极第九子福临继位,才算平息了皇位之争,才有了八旗军队挥师入关、问鼎中原并稳固统治中原地区长达200余年的大一统王朝。

皇太极与海兰珠(皇太极与海兰珠的宠文)

皇太极与海兰珠(皇太极与海兰珠的宠文)

那么,被后世评价为“本身的才干见识,不在刘邦、刘秀、李世民、朱元璋之下”的皇太极,作为清朝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有为君主,为何不提前选定皇位继承人,从根本上杜绝皇位争夺的内耗情况出现呢?

其实,这件事都怪被皇太极捧在手心、宠上天际的宠妃——博尔济吉特·海兰珠。

海兰珠剧照

《清史稿·诸王列传》对后金政权的崛起有过这样一句原因说明:国初开创,栉风沐雨,以百战定天下,繄诸王是庸。为了鼓励自己的子侄们为后金政权建功立业,努尔哈赤不惜将权力下放,规定:“八大贝勒、共议国政”。同时,在长子褚英、次子代善接连被废黜太子之位后,改变了汗位传承的办法。

《清太祖实录》有载,努尔哈赤曾于天命七年做出过明确规定:

也就是说,后金政权的汗位,由“八大贝勒”共同推举一位“才德兼备者”担任。天命十一年,努尔哈赤病逝,皇太极就是被众人推举,登上了后金政权的汗位。所以,在皇太极尚未“改元称帝”,将“后金”改为“清”之前,他必须延续努尔哈赤的汗权传承方式——大家商量着来,不能明立皇储。

所以,在天聪年间,皇太极并未明立皇储并不能怪他不英明,而是受了当时的祖制约束。

公元1635年,皇太极完成了对女真各部的彻底统一,并将“女真”改名为“满洲”;公元1636年,皇太极于盛京改国号为“清”,登基称帝,正式同明朝政权形成对立态势。《清史稿·后妃列传》有载,“崇德改元,五宫并建,位号既明,等位渐辨”。皇太极称帝后,册封五宫后妃,建立了较之后金时期系统完备的后宫等级制度。

为什么要专门提到皇太极对后宫福晋的册封?

因为从“崇德五宫”的位次排名中,我们就能直接明确海兰珠在皇太极心中的特殊地位和专宠程度!

海兰珠,孝端文皇后的侄女、孝庄文皇后的姐姐,崇德八年以二婚再嫁的身份嫁给了皇太极,很快便独得恩宠,无人匹及。在“崇德五宫”的排名中,海兰珠仅次于自己的姑姑——中宫皇后哲哲,但却高居“四妃之首”,就连入宫时间比自己早的妹妹庄妃,也排在其后。

宸妃海兰珠所居“关雎宫”

皇太极对海兰珠的专宠还不止表现在后宫位分的册封上,崇德二年,海兰珠为皇太极生下皇八子,皇太极用一系列近乎疯狂的举动证明了什么叫“子以母贵”:

1、颁布清朝第一道大赦令,并明确给出了“自古以来,人君有诞子之庆,必颁诏大赦于国中”的原因说明;

2、大宴群臣,就连蒙古诸部落首领也都纷纷赶到盛京祝贺,享受到了皇太极11个儿子中独一份的恩宠。

3、册封海兰珠为“和硕贤妃”,并赏赐了无限靠近皇后的仪仗。

很明显,皇太极已经将皇八子视为了“储君”,而且也算是公布了天下。如果不是皇八子于次年不幸夭亡,大清的历史恐怕就会被彻底改写。

皇八子不幸夭亡以后,皇太极深受打击,海兰珠更是悲痛不已,从此一病不起。崇德六年,正于松锦大战前线指挥作战的皇太极接到了海兰珠病重的消息,便立即交出指挥权赶回盛京,奈何还是未能见到海兰珠的最后一面。

海兰珠的病逝对皇太极的打击到底有多大?

根据《清太宗实录》的记载,无法接受海兰珠薨逝事实的皇太极悲痛欲绝,几次因为伤心过度、悲悼恸涕而昏迷过去。面对皇后和朝臣“自保圣躬,勿为情牵,珍重自爱”的规劝,皇太极依然不能从悲伤中脱离。初祭、月祭、大祭、冬至祭、去世周年祭,几乎每次祭奠自己的爱妃,皇太极都会号啕大哭,悲伤不已。

对于自己近乎疯狂的悲伤表现,皇太极也曾亲口承认“太祖崩时,未尝有此”;在写给海兰珠的祭文中,皇太极更是公开写明:“朕自遇尔,厚加眷爱,正欲同享富贵,不意天夺之速。中道仳离,朕念生前眷爱,虽没不忘”。

别忘了皇太极可是被《清史稿》评价为“允文允武,内修政事,外勤讨伐,用兵如神,所向有功”的一代英主;可是被康熙皇帝评价为“盛兼三代,威名定四方”的一代雄主;可是清史研究大家萧一山先生评价为“上承太祖开国之绪业,下启清代一统之宏图”的创业开基帝王。如此君主,却能为了海兰珠而枉顾江山,可想而知,失去海兰珠以后的皇太极,根本没有心思理会朝政,更没心思预立皇储。

更何况,因为长期沉浸于痛失爱妃的悲痛中,皇太极的身体受到了巨大伤害,从此这位身体健壮的皇帝忽而昏迷,忽而减食,常常“圣躬违和”。崇德八年,皇太极甚至发出过“山峻则崩,木高则折,年富则衰,此乃天特贻朕以忧也”的感叹,或许连他自己也已经预感到自己身体状况的巨大变化。

只是,明知自己快要走向生命尽头的皇太极,还是每日处在怀念海兰珠,沉浸于海兰珠早逝的悲痛中,江山、皇储、甚至被其视为“一生之志”地挥师入关、一统中原都不再重要。

皇太极行军图

作为男人,皇太极闻听爱妃病重,能立马从“松锦大战”如此关键的战场上返回盛京;能长时间的悲痛于爱妃的病逝,并时时追忆、处处追思,是条重情重义的汉子,值得所有男人学习。但作为君主,因为一个女人的病逝就枉顾江山、倦于政事,甚至连身后的皇权归属都没心思做出安排,皇太极愧对后世对其“真命世之主也”的评价。

上一篇: 古都北京(古都北京是几朝)
下一篇: 朝鲜东学党起义(朝鲜东学党起义为何导致中日战争)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