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黄帝,带领华夏先民“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开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先河,奠定中华文明的基础,培育中华民族崇尚文明的人文精神,被誉为“人文初祖”
司马迁《史记》中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又载“黄帝崩,葬桥山。”(《史记?五帝本纪》)桥山,即如今的陕西黄陵县,成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天下第一陵(天下第一陵是谁的陵墓)
相传有一次黄帝巡察河南,突然晴天霹雳,乌云翻墨,一条黄龙从天而降,对黄帝说:“陛下的使命已经完成,请归天吧。”黄帝不得已,只好跨上龙背飞走。当黄龙飞至陕西桥山时,黄帝怀念百姓,请求黄龙降下来。当地百姓听说黄帝要驭龙归天,纷纷前来挽留他,有的抓住黄帝的鞋子,有的拉住衣带,请求他留下。但黄龙催促,黄帝只好将衣冠留下,哭别百姓。后来,人们为纪念黄帝的恩德,就将黄帝的衣冠埋葬在桥山,这就是黄帝陵。
现今,桥山黄帝陵面积3.33平方公里,周围峰峦如聚,气势不凡。山上古柏森森,气势巍峨,老树荫径,云霞设景,鸟语花香。
据统计,山上有六万多株千年古柏,横竖成行,遮天蔽日,仿佛镶嵌在黄土高原的一颗明珠。黄帝陵高3.6米,周长48米,四周有砖砌的花墙围护。
围墙正南面,有明朝时期立的“桥陵龙驭”石碑。沿碑前行,可见清代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陕西巡抚毕沅书写的“古轩辕黄帝桥陵”穹碑。
陵墓南侧,有一块写着“汉武仙台”的碑石,在苍松古柏密林中若隐若现。传说这是汉武帝刘彻远征朔方凯旋归来途经黄帝陵为祭祖祈仙而立。后人有诗为证:“喜仙汉武今何在,鼎鼎日新昼夜明”。
桥山下,还有一座黄帝庙。据载,庙宇始建于汉代,原在桥山西麓,宋太祖赵匡胤时把此庙迁移至此,以后各个朝代都曾修葺。黄帝庙占地约7000平方米,正门面阔三间,红柱飞檐,门额高悬“轩辕庙”横匾。
进正门,迎面一座碑亭,亭内整齐竖立着40多块碑石。碑亭后,即黄帝庙的主体建筑——祭殿。
祭殿红墙绿瓦,宏伟壮观,大殿上方悬挂着陈垣先生手书的“人文初祖”金字匾额,殿内列有“轩辕黄帝之位”的神座。
园内,古柏参天,树干犹如虬龙。其中,祭殿前的一株古柏,林影斑驳,树孔不时渗出柏油,凝成无数小珠,晶莹剔透,传说汉武帝远征朔方归来时曾在这株柏树上挂铐甲,被誉为“挂甲柏”。
实际上,黄帝被确认为中华始祖,也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先口口相传,后古史描述。下面这本书介绍得更为全面,想了解的小伙伴可以下单,有优惠哦。
以华夏各民族大融合为基础,自原始社会至魏晋南北朝,历经数千年积累才得以完成。
其中,记录性的代表史书有:《史记》《晋书》《北史》和《魏书》等。司马迁著《史记》以《五帝本纪》开篇,黄帝居第一位。他描述道:黄帝是少典氏的后代,少而聪明,长大后修德振兵,成为天下共主。黄帝娶嫘祖为妻,生了25个儿子。五帝中的颛顼、帝喾、尧、舜都是黄帝的后代。大禹所传的夏人,契的后裔商人,后稷的子孙周人,以及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也多属黄帝血脉。
可见,司马迁是最早系统记录黄帝血脉传承的史官,并据此确立黄帝的中华始祖地位。他还记载了秦人、汉人均为黄帝的后裔。闽越人为越王勾践的后代,而勾践为周太伯之后,与周文王是一家。
西汉时期,北方匈奴的先祖则为“夏后氏之苗裔”。夏后氏,与大禹同姓姒,即夏人的后代。南方“蛮夷”的先祖盘瓠是高辛氏帝喾的大臣,因有功,帝喾“以女配盘瓠”,并生子女十二名,六男六女,后发展为族群,“号曰蛮夷”……可见,我国南越地区的“蛮夷”都同属黄帝血脉。
司马迁等汉代史学家由此构建起的古史文化系统,表明华夏大地多个民族均有黄帝的血脉基因
几千年来,轩辕黄帝一直受到全国各族人民及海内外同胞的顶礼膜拜,年复一年,香火不断。
史书记载,从汉以来的清明节期间,历代帝王都派祭陵钦差前来祭扫黄帝陵。1937年清明节,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派林伯渠同志在黄帝陵前举行隆重的祭扫典礼,毛主席亲笔写祭文,高度赞扬轩辕黄帝开创文明古国的丰功伟绩,也热情讴歌劳动人民勤劳勇敢、不畏强暴、反抗外侮的精神。
1980年以来,黄帝祭祀形成清明公祭、重阳民祭的制度。
如今,黄帝陵已修葺一新,每年清明公祭典礼,都由党和国家领导人、海内外炎黄子孙代表上万人参加,增强了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凝聚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