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公孙度和公孙瓒什么关系(公孙度为什么没人打)

公孙度和公孙瓒什么关系(公孙度为什么没人打)

公孙度和公孙瓒什么关系(公孙度为什么没人打)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不愧是一部经典名著,通过这部小说,后世的人们得以将东汉末年三国争霸的雄伟场面一览无余。然而,美中不足的是,这部小说没有将群雄并起的历史全部如实展现出来。严格地说,“三国演义”应该是“四国”演义,因为当时还有一个“国家”与三国并存。这个政权比三国中的蜀汉成立还早,一直到23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不愧是一部经典名著,通过这部小说,后世的人们得以将东汉末年三国争霸的雄伟场面一览无余。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这部小说没有将群雄并起的历史全部如实展现出来。严格地说,“三国演义”应该是“四国”演义,因为当时还有一个“国家”与三国并存。

这个政权比三国中的蜀汉成立还早,一直到238年才被消灭,前后存在了48年,将近半个世纪,比蜀汉寿命还长了6年。

公孙度和公孙瓒什么关系(公孙度为什么没人打)

公孙度和公孙瓒什么关系(公孙度为什么没人打)

黄巾之乱爆发后,强大的汉朝政权开始衰落,辽东地处一隅,不在战乱中心,所以比较中原来说,社会更安定一些。因此,中原地区的百姓为了逃避战乱,纷纷前往辽东。不仅如此,那些豪商巨富,文人学士也纷纷逃向辽东。

如此一来,辽东不但拥有了大量的劳动力,还有汇聚了不少人才,大量财富也流向那里。时势造英雄,一个名叫公孙度的人横空出世,开始割据一方。

说到公孙度,人们很容易联想起《三国演义》中另一个人物——公孙瓒。

只不过一个是辽西郡的,一个是辽东郡的,两人似乎没有什么交集。但是《三国志》将他们俩的传记放在了一块,因此大家很容易将他们混在一起。

公孙度的祖籍所在地也是内地,也是逃难到了辽东的,属于典型的外来户。

然而这个官二代在十八岁的时候,突然得病,不治身亡。

好巧不巧,公孙度当时的名字其实就叫公孙豹。而且这个公孙豹也跟自己的儿子同年同月同日出生,怎么那么巧?

公孙太守很难不认为,此人跟自己大大有缘。从此之后,公孙太守对公孙度(公孙豹)特别关照。他不但请老师对公孙度进行辅导,还给他娶了媳妇。

在正式出仕时,公孙豹担心人们说闲话,说他是靠关系上去的,这才改换了名字,叫公孙度,跟公孙太守切割。

然而,公孙度之后仕途不顺,郁郁不得志,直到遇到了生命中的第二位贵人——徐荣。

老乡见老乡,总想帮一帮;更何况这个老乡还是忘年交呢。关键时刻,老乡徐荣在董卓面前帮公孙度说了一马车的好话。

董卓当时在朝中一手遮天,想让谁当官压根就不需要考核,他一句话就可以了。就这样,公孙度得到一个美差——辽东太守。

这个职务看起来很平常,细琢磨之下可不一般。在内地,无论你当多大的官,无论你地盘多大,都有人跟你争抢。

可是辽东相对来说却比较安定,三国群雄为在关内地盘争得不可开交,没有精力去染指辽东。但这并不等于辽东就世外桃源,就没有面临危机。公孙氏政权所以能生存那么久,与统治者的对外政策有关。

或者说,公孙氏善于在列强中间玩平衡,赢得了生存空间。

在三国后期,公孙政权面临的外交形势比较严峻,因为曹魏和孙吴都发展起来了,谁也不敢惹,既惹不起,也没必要惹,他们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

公孙渊继位,外交政策发生了明显变化,那就是有点不把曹魏放在眼里的趋势。

智囊刘晔对魏明帝曹叡说,“公孙家族在汉代开始占据辽东,这地方偏远,他们又交接少数民族,翅膀只会越来越硬。现在应该趁公孙渊刚即位,根基不稳的时候采取行动,一举将其灭掉”。“否则的话,将来肯定会成为心腹大患”。

后来发生的事,不幸被刘晔言中。

公孙渊投其所好,表示自己愿意跟随孙权这个老大混,这让孙权忘乎所以,找不到北。

孙权不顾张昭等大臣的强烈反对,遣张弥、许晏等,带着贵重的贺礼,立公孙渊为燕王。

这田豫在《三国演义》里没有存在感,知道他的人不多。但是此人文韬武略,才华出众,本事实是不低于诸葛亮。田豫跟公孙瓒、刘备都混过,后来才跟了曹操;按说也是个吕布第二。但是田豫两次背叛事出有因,这人的节操还是不错的,跟曹老大之后一直效忠到底。

田豫曾经担任过县令,后来升迁为弋阳郡太守,每到一个地方,都把那里治理得井井有条。他打仗也非常在行,无论是正规战还是游击战,无论是降服盗匪,还是征服少数民族武装,他都得心应手。

一头雾水的田豫,不知道曹叡为何突然改变了主意。

田豫不知道,就在他打算出兵的时候,东吴那边发生了一件大事,嘉禾元年三月(即公元232年),孙权派将军周贺、校尉裴潜带着近百艘船只的硬通货,当然还有若干军人,沿着海岸线浩浩荡荡北上,窜访辽东。

曹叡认为,得到东吴水师的支援后,公孙渊实力大增,如虎添翼。本来讨伐辽东陆路不好走,需要走水路,这一来伐辽东基本没戏,还是取消军事行动为好。

而且开战之后,如果旷日长久,诸葛亮可能趁机北伐,到时候曹魏两面受敌,可就糟了糕了。

按说接到顶头上司的命令之后,田豫就可以回去交差了。但是他没有那样,那样的话就称不上是军事家了。田豫是个军事奇才,颇具战略眼光,人家没有收兵,而是把部队派往青州海岸线,在可能停船的地方全都部署重兵。

因为他明白,孙权派出去的这支船队(水师)仅仅是友好访问,是作秀的,并不是将水师送给公孙渊。

既然如此,你船队总是返回东吴的吧。

船队到了辽东,公孙渊肯定要热情招待,还要邀请他们到各地访问、旅游观光,大造舆论,借此大力宣传燕国和东吴两国的军事合作。表面文章做足之后,还要检修船只,装上粮食、淡水,最后才开始南下。

一般来说,到了秋天,海上的风浪是最大的。

众所周知,大航海时代在16世纪才到来,郑和下西洋是15世纪,公元2世纪造船和航海技术的“先进”程度,可以想象。

东吴的船队只能在近海航行,沿着海岸线南来北往。而青州海岸线只有山东半岛的凸起处成山头附近的几个小岛,能停泊船只,躲避风浪。

于是,田豫在成山部署军队在那里,守株待兔。

东吴水师也很默契,到了九月份,周贺等人结束窜访,准备返回东吴。船队在渤海和黄海交界处,果然遇到大风大浪,因为能避风的地方曹魏部署了军队,东吴将领、使者周贺只好下令船队向成山岛停靠。

但是吃了哑巴亏的孙权并没有引以为戒,而是铁了心要跟公孙渊合作。当年年底,公孙渊再次派使者前来吹捧孙权,不但向孙权称臣,还给孙权献上厚礼。

反复无常的公孙渊眼看跟曹魏的关系处的越来越疏远,一寻思,回过味来了,东吴离我太远,一旦曹魏进攻,孙权的水师到来需要几个月,到时候黄花菜都凉了。遂把孙权礼物收下,向东吴使者太常张弥、执金吾许晏表示了感谢,然后把二人的人头割下,送到了曹魏那里。

曹叡高兴得合不拢嘴,任命公孙渊为大司马,封乐浪公,还让他继续担任辽东太守,统领诸郡。

孙权闻讯后,差点没背过气去,从此之后,孙权对公孙渊彻底死了心,再也不提合作和窜访的事了。

自始至终,曹魏不是不想收拾公孙渊,而是时机不成熟。公元234年,诸葛亮死后,曹魏来自西南方向的威胁直接解除,魏明帝曹叡终于可以腾出手了清除公孙渊这个心腹大患。

在对付公孙渊的过程中,曹魏统治者非常清醒,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审时度势,等待时机,直到把握好最佳时机,才以最小的代价消灭了割据政权。

曹魏消灭公孙渊的策略,概括起来就是一等、二打、三统一,忍你48年、三代人又何妨!时间我有的是,优势在我!此举确实高明,可圈可点,值得借鉴。

上一篇: 伏羲氏简介(伏羲氏发明了什么东西)
下一篇: 丰子恺作品拍卖价格(丰子恺作品特点)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