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端木蕻良的简介(端木蕻良的简介50字)

端木蕻良的简介(端木蕻良的简介50字)

端木蕻良的简介(端木蕻良的简介50字)端木蕻良,生于1912年9月25日,逝于1996年10月5日,他的是原名曹汉文(曹京平),辽宁省昌图县人。端木蕻良先生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江南风景》等,散文有《土地的誓言》,短篇小说集有《憎恨》《风陵渡》等,此外还有童话和京剧及评剧等多部作品。除此之外,端木蕻良先生

端木蕻良,生于1912年9月25日,逝于1996年10月5日,他的是原名曹汉文(曹京平),辽宁省昌图县人。端木蕻良先生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江南风景》等,散文有《土地的誓言》,短篇小说集有《憎恨》《风陵渡》等,此外还有童话和京剧及评剧等多部作品。除此之外,端木蕻良先生还是一名著名的红学家,他在红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他曾经说:“在古今中外的一切小说中,我最爱《红楼梦》”,他在20世纪40年代创作《红楼梦》的话剧,他的红学研究还包括在晚年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曹雪芹》。

端木蕻良的简介(端木蕻良的简介50字)

端木蕻良的简介(端木蕻良的简介50字)

端木蕻良看《红楼梦》是百读不厌的,关于这部旷世名著,端木蕻良还曾作过一首诗:

能哭黛玉哭到死,

荒唐谁解作者痴!

书末关卷身先殉,

流尽眼泪不成诗。

与其他研究红学的学者不同,端木蕻良先生关于“红楼”的创作题材比较丰富,他的创作主要分布在话剧、小说、诗歌三种文学体裁之中。《红楼梦》就是一座大熔炉,端木蕻良始终热爱着它,他笔下的“红楼”世界既有对原著的承继,也有许多长期思考的特质,许多作品延续了原著凄婉的家族悲歌、悲剧的女性命运、地道的文化民俗,同时也创造出情节、人物及“诗化”的独特话语方式,表达了端木蕻良作品的独特价值与独特魅力。

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当我读到端木蕻良先生为创作长篇历史小说《曹雪芹》,特意南下金陵寻访南京的曹家遗迹的时候,他的许多的红学努力就在此刻就不得不大打折扣了。端木蕻良先生领略的曹雪芹“秦淮风月忆繁华”的红楼梦境原来是曹家沟的梦境,他踏勘了随园等故址旧迹原来是满清江南织造的假旧迹,他在桨声灯影里体验的六朝烟水气的市井生涯原来是假冒伪劣的曹雪芹的泡沫般的虚假幻影。

按照端木蕻良先生的说法,他最早看的就是《红楼梦索隐》,接着是《胡适文存》里有关《红楼梦》的考证,《中国小说史》中鲁迅有关《红楼梦》的论述。但是他一直承认自己还是一个amateur(业余的)。他也和吴世昌先生有同感,认为《红楼梦》的诗词并不怎样好。尽管说他们都佩服林黛玉的诗论,但是还是作品里的诗词如果是为刻画人物而作的诗,虽然都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可还是给出了比较负面的评价,并且这样的评价一直在支配着先生。

解读《红楼梦》是提升一个名副其实的中国人的知识、能力和灵魂的一剂良药。估计大家都认同一种观点:要解读《红楼梦》就需要一颗相当丰富而细腻的思想,需要有一颗被千年中华诗词侵染的心灵,需要一个逻辑缜密而开放活跃的头脑,需要一颗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需要一种辨别真真假假、实实虚虚后探求草蛇灰线下事实真谛的能力,这样才真正达到解读《红楼梦》的基本能力要求。

第一,从先生对贾元春省亲贾宝玉的态度。

端木蕻良先生写到:

......对进封为贤德妃的元春回来省亲,所受到的皇恩旷典,宝玉置若罔闻,毫不介意。“何如知己解温存”!认为只有和理想一致的,一般人们相互平等共处的生活,才是应该追求的。说明他的眼光是向下看的,思想里面有着“寒素之家”。......曹雪芹以“顽”笔刻出一块顽石,把这块“石头”,对准当时的封建贵族地主老爷们,反戈一击。这一“记”正打中了他们的心窝。他的批判和揭露封建贵族的腐朽生活,展示了政治斗争的尖锐矛盾。比起《儒林外史》和《聊斋志异》来,有着更高的广度和深度。

曹雪芹把这块“石头”对准当时的封建贵族地主老爷们反戈一击,而且正打中了他们的心窝。从而显示贾宝玉对封建贵族的腐朽生活的批判和揭露恐怕是先生的一个巨大的误读,贾宝玉对受到的皇恩旷典置若罔闻是脂砚斋掩盖了这次省亲是为了他这个皇子的相亲之旅的事实,贾宝玉并没有对封建贵族的腐朽生活的仇恨,相反他还是很欣慰的享受着来自皇室的物质上的极大眷顾。

第二,贾宝玉对读书和功名的态度。

端木蕻良先生继续写到:

作者在这里再度直截了当地宣称:宝玉是个不读“圣贤”书的人,他见“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语,“误尽天下苍生,而大奸大盗皆从此出”(戚本七十二回总批),可证曹雪芹意识何等明确。他决心要师楚,主张创新,他反对“套头”,反对“功名”,反对用“时尚之学”(即八股文)作敲门砖,反对用道学饵名钓禄。在这里,都得到了直截了当的回答,丝毫没有遮拦处。而更重要的是,作者公开声称:“我文为世人观阅赞赏。”明知它会“有碍功名”。可见曹雪芹是清醒地、意识明确地为大多数人来写的,坚决向“有碍功名”的路上走去,决不“怕前怕后”,显露出作者的反抗封建社会的诗魂文胆来!

这里还是一个巨大的误区,说宝玉是个不读“圣贤”书的人是不对的,暴雨对于四书五经还是酷爱的,显露出作者的反抗封建社会的诗魂文胆来更是无稽之谈。原因很简单,贾宝玉的真实身份是晚明皇子,一个皇子自然不会为了为了所谓的世俗化的功名而读书,天下都是他家的,未来的王国都在等着他的统治,他不过是那个放弃了帝位的许由而已,在末世来临前一个连帝位都可以放弃的人,何必有蝇营狗苟的一个小官僚的梦想?他反对用道学饵名钓禄,就是最看不上那样的人的。

第三,在对待宝玉挨打和丫鬟的态度。

端木蕻良先生继续写到:

曹雪芹塑造的宝玉肆无忌惮,甚至不畏惧贾政代表皇权父权的板子。贾政唯恐宝玉这个祸胎长大会动摇封建社会缩影的宁荣两府根基,说他明日要酿到弑父弑君,不如趁今日结果了他的狗命,以绝将来之患,要亲手勒死他。但宝玉却铁定了心,宁愿化成灰,化作轻烟,要顾那些女奴,“为你们死了也情愿”。这就是宝玉的“定心广志”,也就是他宁愿“解体”还要干到底的事业。......

曹雪芹在连自己的乡籍姓氏都不知道的孤苦伶仃的女奴晴雯身上,认识到“高标见嫉,闺阁恨比长沙;贞烈遭厄,巾帼惨于羽野”(抄本妄改为雁塞)。长沙是指贾谊的遭遇,贾谊也曾请制法度,遭到贬斥。羽野是指鲧的传说,鲧曾窃取上帝的“息壤”,用它来止住下界洪水想救大地生灵,结果被天帝杀害。在这里出现了一个多么动人的英雄的形象!

宝玉挨打自有被打的理由,端木蕻良先生显然没有看懂贾政敢于打皇室后裔的深层次原因,却将宝玉在外边吟唱贾府丑闻的不理智解读为“定心广志”,更加错误的解读为贾宝玉宁愿封建社会“解体”也要反抗贾政到底,这就大大的误读了脂砚斋的根本意思。

第四,文则是虚敲旁击之文,笔则是反逆隐曲之笔的正确含义。

最后看看端木蕻良先生的总结:

在“乾隆抄本”第二回“自序之批评”(有正本眉批)里面,曹雪芹公然宣称自己的“文则是虚敲旁击之文,笔则是反逆隐曲之笔!”这话他虽指的是“第十二回”,但又声明“此回亦非正文本旨”,可见这两句是概括全书的。在乾隆时代,“反”和“逆”两字何等刺眼?统治者多么忌讳!作者怎会不知道?曹雪芹“敲”和“击”的是什么?隐曲的是什么?反逆的又是什么?不是十分明显了吗?这两句话当然也被——也许是高鹗——删去。这就使通行本都失去《红楼梦》原书本来应有的重要的自我解说,也使人通常见不到曹雪芹描写宝玉被迫作《姽婳词》和自愿作《芙蓉女儿诔》时内心里截然相反的两种内心活动来。而这种内心活动,正是我们极须知道的,因为它最是代表作者在创作这两首诗时的,最隐微的心理活动来。

这里有一句很重要的话,“文则是虚敲旁击之文,笔则是反逆隐曲之笔!”,脂砚斋在创作《姽婳词》和《芙蓉女儿诔》的时候,利用虚敲旁击之文和反逆隐曲之笔隐写了晴雯和姽婳将军背后的朱红玉和朱香玉两个姐妹,一个作为林黛玉和薛宝钗的母亲,这位晚明公主朱香玉是在与流寇的不期而遇的军事斗争里不幸死亡了,而姐姐朱红玉的身影则掩盖在最能体现其性格特点的丫鬟晴雯的身上,脂砚斋用《芙蓉女儿诔》的长篇诔文歌颂了朱红玉和贾珠的缠绵悱恻和凄婉绝美的爱情故事。而在端木蕻良先生的眼里,作为文笔手法的“反”和“逆”两字却成为反抗统治阶级的刺眼字眼,成为作为乾隆时代统治者的忌讳,显然属于作者没有看懂《红楼梦》的朝代、地域、年代、隐事及主旨的胡乱猜想。

注:本文参考部分专业文献。

上一篇: 2023研究生报考条件与要求(研究生报考要求)
下一篇: 戴克里先宫(戴克里先大帝)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