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南京大屠杀档案(世界记忆名录南京大屠杀档案)

南京大屠杀档案(世界记忆名录南京大屠杀档案)

南京大屠杀档案(世界记忆名录南京大屠杀档案)在南京大屠杀中,无数的平民惨遭日军杀害,无数的家庭惨遭破坏,南京大屠杀中有将近三十万人遇害,强暴,屠杀,活埋,日军手段残忍至极。南京大屠杀档案(世界记忆名录南京大屠杀档案)8月9日,日本士兵大山勇夫和斋藤要藏开车闯入虹桥机场挑衅,被机场军队枪击,驻沪日军以这个为借口发起淞沪会战,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

在南京大屠杀中,无数的平民惨遭日军杀害,无数的家庭惨遭破坏,南京大屠杀中有将近三十万人遇害,强暴,屠杀,活埋,日军手段残忍至极。

南京大屠杀档案(世界记忆名录南京大屠杀档案)

南京大屠杀档案(世界记忆名录南京大屠杀档案)

8月9日,日本士兵大山勇夫和斋藤要藏开车闯入虹桥机场挑衅,被机场军队枪击,驻沪日军以这个为借口发起淞沪会战,

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迷梦被粉碎,对于中国的报复心理愈发强烈,在涌入南京城后,再也无法压制自己的兽性,做出了骇人听闻的恐怖惨案

可是在12月12日战事正处于白热化阶段的时候,唐生智偷偷用自己私藏的船只逃跑,没有通知城外的守军。

等城外守军浴血奋战,回头一看,将领早已逃跑,顿时军心大乱,再无力抵抗,城内混乱不已,

国际友人拉贝在日记里也写到:“据我所知,仅是16号晚上就有大概一千多人遭到了非人的强暴,二十天来,这个数据累计能达到两至三万。”

拉贝作为德国大使馆的官员,在南京大屠杀的时候给南京市民提供了非常多的保护,

日本和德国签署了互不侵犯条约,所以南京大屠杀中日军不敢违规进入德国大使馆,

拉贝以此为便利,在大使馆庇护了数千名中国平民,小小的大使馆密密麻麻挤满了无助的中国平民,

即使是这样,日军仍然会在晚上偷偷翻墙进来掳走中国妇女,后来拉贝迫于德国压力,不得不回国,书中的描写让人心碎:

“日军领导笑眯眯的打开车门,欢迎我上车,我回头望了望我的大使馆,它现在很安静,就好像没有一个人的样子,我知道等我坐上这辆车离开,大使馆又会吵闹起来,但那再也不可能是前几日的喧闹,而是撕心裂肺的屠杀。“

除了屠杀,活埋在南京大屠杀中也并不罕见,

据粗略统计,日军使用活埋的手段杀死了7万平民百姓,

据档案记载及幸存者回忆,日军攻占紫金山后,曾将附近2000多名难民驱赶到紫金山下,全数活埋;

12月下句,日军又把千余男女老幼运到中华门外沙洲,推进一个大坑道中,加以活理。

与此同时,蒋介石依赖列强的软弱性也在这次南京大屠杀中暴露无遗。

早在开战之前,国民政府就试图和苏联交涉,奢望苏联能为中国伸出援手,但是苏联忙于欧洲局势,怎么可能有精力分心日本?

结果可想而知,不将全部精力放在国内战场上,一味忍让,对于日本的侵略只寄希望于列强的调停。

1939年10月1日,毛主席再次为《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沦陷区》书上题序,书里详细地描述了日军在沦陷区的暴行,这本书成了中共干部的必读著作,让抗日根据地的军民们都引以为戒。

总的来说,对待南京大屠杀这件惨案上,蒋介石和毛泽东的态度截然不同。

南京大屠杀中,日军普通一兵就可以杀上至国民政府官员、大学教授,下至南京普通民众的所有中国人,

对于中国妇女,无论你是平民女子,还是千金小姐,对于日军来说都一样,都是发泄兽欲的工具。

为什么?因为日军有强大日本帝国作后盾,普通一兵也可以在南京为所欲为,而南京人民所依附的政府是软弱无能的国民党政府。

所以个人与国家绝对密不可分,互为一体的,国家强则个人强,新时代中国国力日益增强,为的就是不再受到这样的屈辱,

新时代的我们更加应该为中华民族的建设添砖加瓦,为新时代中国的建设出上自己的一份力,有国才有家,国强家才安稳。

但现实情况仍不容乐观,7月22日,有人发现南京玄奘寺供奉着日本战犯牌位,一时间引发舆论轰动。

你可知都供奉着哪些日军战犯?

甲级战犯松井石根,乙级战犯谷寿夫,田中军吉和丙级战犯野田毅!他们的手上哪一个没沾满了南京人民的鲜血?

寿夫和松井石根是南京大屠杀的主犯,后者在淞沪会战后力主继续进攻南京。

田中军吉用军刀劈杀300余名中国人,也就是那个在历史书上,挥刀砍杀跪地的中国青年的日本军官。

野田毅就是教科书中记载的,在南京玩杀人比赛,与向井敏明约定谁先杀满150人的日本军官。

据《鹿儿岛朝日新闻》报道,1938年3月20日,野田返回日本后,四处宣扬称自己最终斩杀了374人。

我们强烈反对,我们国力蒸蒸日上,日本右翼分子都敢把屠杀南京人的战犯灵位放进南京城来挑衅我们。

要是我们不强烈反对,要是我们国力衰弱,他们敢干出什么事,那简直难以想象。

我们应该让更多的人“勿忘国耻”,让那些侵略者永远被钉在耻辱柱上。

上一篇: 印度面积和人口(印度面积和人口数量)
下一篇: 国际护士节(国际护士节是几月几号)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