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宦游非吏隐,心事好偏幽。”,宋之问痴情山水,但他不是王维,没有王维的恬静淡泊,也不会像王维那般厌倦了宦游就绝尘归隐,他寄情山水只是单纯的喜欢而已。
辋川别业(辋川别业拼音)
尽管他偶然也会生起“去去独吾乐,无然愧此生”之念,但是,宦海浮沉,几度流离,他都没有下定归隐之心。
但喜欢却是真的,在京城长安附近,他有蓝田辋川别业(后来被王维所购得),在东都洛阳嵩县,他有陆浑山庄。
相比于辋川别业,他好像对陆浑山庄更为偏爱一些,这可能和其常在洛阳供职有关,陆浑山庄与洛阳城近在咫尺,于是这里就成了他山水之乐的好去处。
他那些清新唯美的田园诗,大多是在这里写下的,在《宋之问集》中,保存了四首吟咏陆浑山庄的诗歌,下面这首《寒食还陆浑别业》就是其中的一首。
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
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
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
野老不知尧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唐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简译:
洛阳城的春天来得早,寒食节时,花儿已经开得如雪一般铺天盖地了,而陆浑山庄的花儿才刚开始绽放。
早晨,从城里出发,辞别杨柳春风,好像才刚刚走过河桥,晚上就卧在伊川桃李间的月色里了。
彼时,伊川的桃李开得正好,正是芬芳烂漫的时候,在这个季节,山中的佳酿最是醇香怡人。
山野间的人们安居乐业,这样的景象和尧舜的太平盛世无异,引吭高歌,唱一唱这身在太平盛世中的人。
赏析:
宋之问这首七古文笔流畅,节奏明快,诗风清新,旋律优美,宛如一幅色彩鲜艳的山水画卷,虽隔了久远的时光,我们仍旧能够感受得到那扑面而来的春的气息。
诗题点明节令和事件,即寒食节这天,诗人从洛阳城返回陆浑别墅,朝发夕至,一路上春风骀荡,风光秀美,使得他的心情无比愉悦。
前两句写内地和山中景色的不同,洛阳城里花期将过,缤纷的落英如雪花一般飞舞;陆浑山中的花儿却刚刚绽放,空气里都弥漫着馥郁的芬芳。
诗人像是在追赶春天一样,城里春将老,山中花始开,伴着和暖的阳光,他一路从城里追到城外,陆浑山庄让他眼生明媚心生欢喜。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的不期而遇充满理趣,而宋之问的“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则纯粹是山中春光方兴未艾的喜悦之情,给人天真烂漫之感。
“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三、四句呼应诗题还陆浑山庄,朝发河桥,夕卧伊川,洛阳桥上,惠风和畅,杨柳依依,陆浑山中,花好月圆,桃李芬芳,“伊川”是水名,洛河的支流,在河南西部。
五、六句承上句,继续描写山中的美好景色,和彼时山中度假的愉悦心情,山谷里,桃花、李花开得热闹,芬芳四溢,这个时候,家酿新熟,最是醇厚,“酒复春”是酒名。
城里春光将尽,山中花开正好,沐春风,赏花开,品佳酿,山中的岁月何其快意悠然,和黄庭坚“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的感慨万千相比,宋之问的“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是纯粹的田园之乐,不带任何杂念。
最后两句总束全文,“野老不知尧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陆浑山中,风物优美,生活惬意,这里的百姓就如生活在尧舜时代的一般,拥有极高的幸福指数,这样的盛世太平,定要高歌赞颂,即便是终老于此又何妨。
结尾的两句看似有些颂圣之嫌,但是,历史回放,我们不难发现,彼时宋之问供职的女皇时代,虽朝中阶级矛盾不断,但是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他所谓的太平也并不是空穴来风。
所以说,他的这个结尾不仅不令人心生反感,相反,还极具艺术魅力,使得全诗的情感得以升华,使之更具有诗情画意,美好的田园生活令人心生向往之情。
写在后面:
宋之问可能是唐朝政坛上最令人不屑的诗人,因为其人品实在是令人不齿,但是,毋庸置疑,他这个人的确是有才华,要不然重学识的武皇也不会对其青眼有加。
他这个人也的确是劣迹斑斑,且不说他因为喜欢“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之句,就将亲外甥刘希夷置之于死地,更不说他为了一己私利就作出卖友求荣的丑恶勾当,但说他逢迎谄媚武皇就足够令时人唾弃。
但是,无论他有怎样的不堪,也不能抹去其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和沈佺期一样,他的主要成绩还是奠定了律诗的基础,创造了七言律诗的新体,而且,他的五言诗,在彼时无人能出其左右。
“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宋之问的山水亦佳,其诗清新唯美,节奏明快,极富生活气息,读来让人心生愉悦,就如这首《寒食还陆浑别业》,值得我们品读。
注:本文系刘玲子candy原创,谢绝搬运和抄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联系立即删除,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