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的一日,作为陕西最有钱的家族吴家传来噩耗,他们的掌柜去世了,此消息一出,方圆百里的百姓纷纷震惊,就连清政府都感到不可思议。
吴怀先历史真实原型介绍(吴怀先为什么不让周莹入祖坟)
为了送别吴家掌柜,附近百姓纷纷自发上门哀悼跪拜,诉说着上天不公平,好人没好报,才42多岁就离开了,就连清政府也专门派人上门表示慰问,这并非是小题大做,吴家掌柜经得起如此待遇。
到底是谁,有如此大的魅力?
她便是吴家掌柜周莹,不是男子,却胜过男子。一生守寡,就连死后都是孤身一人,其一生堪称传奇,死后的财产分配更是令人发自内心的敬佩。
周莹遗传画像
或许谁也不会想到,后来名字响彻大地的女首富周莹,曾经还是一个弱女子,内心还憧憬着跟心上人共度一生的梦想。至于家国大事,则是想都不敢想。
周莹的出身并不差,其父亲也是当地有名的富商,自小周莹的父亲便没有让周莹拘束在女德之中,而是让她自由发挥,喜欢什么就做什么。
也正是因为父亲的教育,再加上家庭环境的熏陶,周莹自小便喜欢上了数学以及商业,但此时仅仅只是爱好,并未曾想利用爱好来谋生。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长大后的周莹嫁给了陕西泾阳县的吴家,两者之前也是门当户对,吴家在当地小有名声,也经营着一些商铺。
《那年花开月正圆》剧中周莹形象,由孙俪饰演
没曾想变故发生得如此之快,在周莹嫁过去没多久,其丈夫吴聘便因病去世,此时的周颖也不过十七八岁,正是一个女子最美好的青春,可她却在这时候成为了寡妇。
按照娘家的条件,再加上吴家尊重周莹的选择,所以此时的周莹完全是可以脱离吴家,从而再找到一个新的夫家,开启一段崭新的生活。
但周莹并没有这么做,短短几天的相识,周莹便喜欢上了吴聘,虽说如今吴聘已死,但她仍旧是吴聘的妻子,宁愿选择守寡也不愿意再嫁。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句话用在周莹身上最为合适不过,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儿子吴聘前脚去世,后脚其父亲也倒在了床上,家中的两根顶梁柱算是双双倒塌。
周莹和丈夫吴聘剧照
原本吴家在当地还算是一个叫得上名号的家族,但经过这两件事后,由于缺少了管事的人,吴家渐渐没落,就连仆人也都渐渐离开,眼看一个家族即将分崩离析。
这时候周莹站了出现,既然嫁到了吴家,那么就是吴家的人,现在家中管事的不在,那就由她来扛起大梁,谁说女子不如男。
在她的种种策略下,吴家渐渐步入正轨,先是通过这次事件,将家中不干活的人全部清算,顺便又招收了一批可信之人,以此作为发展的基础。
虽说是女子,但她的头脑异常清晰,先是让人捡起曾经盐商的生意,此前吴家便是以盐商而闻名,借助之前的人脉和资源,渐渐获得一些资金,以此来保持家族的正常运转。
随后等有了充足资金后,开始在陕西各地开展商铺,凭借着优秀的经营理念,最终成功将商铺开到全国各地,在有了更多的资源后,周莹又开始了下一步计划。
开始经营南方的蚕丝、棉花、药材等,利用各地都有商铺这一点,达到南方的东西北方卖,北方的东西南方买,涉及的地区以及产品非常的广泛。
吴家就这么在周莹的打理下,不仅起死回生,甚至还达到了之前根本都想不到的高度,所以说啊,有时候不逼自己一把,就不知道自己还有多大能耐。
是不是很好奇,在一个男尊女卑的时代里,为什么周莹这个女商人能做得如此出色?其实原因很简单,周莹并没有将下人当做下人看待,在她眼中,既然是为吴家做事,那么就理应受到最好的待遇,就比如这两条制度:
提前订购
当时的商业模式基本上由农民在将农作物种好之后,再拿出去卖,这样那些大家族就可以减少损失,毕竟不管是否是灾旱之年,只管接收成品便可。
但周莹她不一样,为了让更多的人死心塌地,也为了保证棉花、蚕丝等方面的质量,她往往是提前签约订购,这样一来,农民就可提前拿到钱财,而每当收获之时,她家收到的总是最好的一批。
除此之外,她在收货时从不因为恶意情况而加价,卖货时也不恶意抬价,以价格稳定而出名,深得信任,所以只要吴家的商铺开分号,当地的人必定相信品质。
如此一来就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循环,客人支持吴家的货,所以销售量一直客观,而挣得多了,周莹在收货时也会加价,给农种之人更多的利益,于是收到的货自然就是最好的。
阳俸阴俸
为了鼓励员工,并保障员工之间的基本利益,也是为了安抚人心,周莹独创出了一套“阳俸阴俸”制度,也正是因为这套制度,让当时在吴家干货的伙计更加卖命。
阳俸即在吴家工作时间不短,等到了一定年纪工作不下去的时候,可以申请离开,这时候吴家依旧会发放俸禄,以此来保障晚年生活,类似于养老金。
而阴俸则是在吴家工作过程中,出现意外事故导致死亡或者受伤,则也可以领取一大笔补贴,类似于现在的意外险,在当时可没有保险公司这个概念,这些钱全是周莹自己所出。
这些放到现在或许是一个企业的基本保障,但在那个年代中,不管你在大家族中工作多少年,等年迈之时依旧改变不了被扫地出门的命运,由此可以看出周莹是真的当员工当做员工,而非是工具人,用完就随手丢弃。
照着这个苗头发展下来,周莹已经成为陕西地区名副其实的女首富,甚至是当时全国的第一女首富,但她没有将这些钱财全部囤起来,而是能捐则捐,能用则用。
周莹的善心其实要比女首富这个称号更加广为人知,几乎当时在吴家附近的百姓,都受过吴家的救济,而这自然是掌柜周莹的一策划。
在当时由于常年战乱或者是天灾,关中地区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经常出现灾民大潮,面对这个灾民,就是当地官府也都束手无策,因为数量实在是太多。
这时候周莹便利用吴家的积蓄,以个人的身份开放吴家粮仓,免费为灾民开粥棚,凡是路过此地的灾民,没有一个是饿着肚子离开的。
最终眼看受灾地区越来越多,周莹便不仅仅是在老家开设粥棚,而是让多个临近商铺同时施粥,从而让更多的灾民吃上饭,而不是仅仅只有泾阳。
也因为如此壮举,周莹这个行为被泾阳、三原等县城记录在县志当中,真正意义上做到了流芳百世,将自己的善意一直传递了下去。
吃饱饭仅仅是第一步,除此之外周莹又自掏腰包,在各个地方修建水利或者建造学堂,这一切费用都是由她承担,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开头那一幕,附近所有人都愿意送周莹一程。
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侵华,作为清政府的实际掌权者慈禧先一步出逃,在逃亡路上慈禧看惯了人情冷暖,也知道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
当得知慈禧在逃亡途中路过陕西时,周莹主动出面愿意接待慈禧,不仅管吃管住,最终临走之际还送出十万两白银,这些钱还并非是借,而是送,并且特别表明这是救国所用。
慈禧被周莹的性格深深折服,再加上两人有着相同的经历,慈禧同周莹一样,也都是守了半辈子的寡,所以也明白对方的苦,慈禧便将周莹认作自己的干女儿,可见看重。
在古代,商人的地位最低,很多达官显贵并瞧不起他们,但慈禧不仅重视还认作干女儿,可见周莹的爱国之心多重。
剧中慈溪询问周莹
如果说初次见面就送白银,是为了讨好慈禧,而非是报国,那么之后周莹又诠释了什么叫实业报国,在国家遇到困难时,周莹频频进交白银,到头来谁也不知道到底送了多少,但都知道有很多。
除了上交官府外,周莹还自发帮助官府发放军饷,要知道军饷自古便是国库支出的大头,但周莹硬是自掏腰包也要帮助,这份爱国之心,实在是令人敬佩。
令人惋惜的是,这么一位大善人和爱国商人,在42岁便去世,至死都未嫁,而当初在嫁到吴家之后,因为丈夫去世,所以周莹连个继承资产的嫡系都没有,那么她的巨额遗产哪里去了?
周莹跟吴聘之间确实没有孩子,不过早年间的周莹便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如果自己撒手而去,家中没有一个顶梁柱怎么能行,于是便在同族之中认领了一个养子,即吴怀先。
因为自小便接受养母周莹的教导,所以吴怀先在国家大事上也分得清楚,更是时刻谨记养母周莹的训诫,有国才有家,没有了国,哪里还有家。
所以在周莹去世后,吴怀先便承担起了家族重任,他并非跟其他只会吃喝玩乐的富二代一样,而是精于管理,深明大义的栋梁之才。
剧中周莹和养子吴怀先
在性格上,吴怀先算是完全继承了周莹,抗战时期,吴怀先多次将周莹留下的财产资助地下党,而这一切,自然是不求回报,只求问心无愧。
等抗日战争进入到最严谨的时刻,吴怀先二话不说,直接将家中财产全部捐了,自己仅留一些日常所需,甚至连自己的老家吴家大院,都借给当时的中共中央青年部,经过计算,当时大概有12000余名学员从这里毕业,并随后走向前线、走向延安等等。
吴怀先的这份爱国之心,比起周莹来,不差分毫,虽说最终家财散尽,但想必如果周莹泉下有知,必然不会责怪吴怀先,甚至还会夸他懂事。
剧中周莹和吴怀先童年形象
令人惋惜的是,1972年,吴怀先因心脏病突发,没有得到及时救治而不幸去世。
不过虽说人已过世,但传奇依旧在,周莹以及吴怀先所做的这一切,必然不会被世人所忘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