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不同战略的合理性比较
吴与魏、蜀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即统一中国。也有一个共同的弱点,均后继乏人。结果三国鼎立的均衡运动持续了半个多世纪,最后“为他人作嫁衣裳”,给司马氏得了渔翁之利。
尽管如此,对于三家不同的立国战略,还是可作点比较研究、分析各自的短长、在“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分角逐中,有过不少灿烂的历史篇章。
三分魏蜀吴(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是什么意思)
曹操的立国战略,是依托于汉室名义,挟天子以令诸侯,快速完成统一,然后以禅让方式取而代之。粗看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细看发现存在问题。处大乱之后的大变局,能否吹枯拉朽,一步到位。回顾历史上的所有大动乱之后,都不容易一步到位,让一家轻易独得,而往往需要从长规划,分步走向统一;急躁冒进,难以一步完成大业。通过“过渡期”,也许突然跳出一匹气“黑马”。秦末大起义中,以楚霸王项羽为最强,且也曾借用过楚怀王为幌子,结果分封十七王,难以摆平;又通过楚汉分争过渡,结果让刘邦成为“以弱胜强”的“黑马”。晋代“八王之乱”,“永嘉之乱”,无法“一步到位”求得天下统一。经历五胡十六国、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最后北周丞相杨坚利用静帝年幼取而代之,再灭后梁和陈国,才完成统一。隋末亡于农民起义,经多方豪杰角力,分割成几个割据势力,经历九年大战,接下来又通过内讧的“玄武门之变”完成真正的稳定统一。严格说李渊时期含有过渡性质。至于唐末大乱,从藩镇割据到五代十国,过渡期更纷乱而久长、绵延几代人,“黑马”赵匡胤意外得天下,那是利用周世宗短寿,恭帝幼年即位,孤儿寡母可欺,然后依靠周世宗所缔定的基业,分头击破小国。元末的割据战争和农民起义,同样纷乱了好一阵,朱元璋也是以后起之秀爆冷门出现的。至于宋、明亡于外来游牧部族,类型不同,不在此例。清末民国时,过渡期同样很长,直到1949年才获统一(还留下台湾问题短期内可能不太好解决)。总之,急于求成的战略步骤,徒劳无益,而且风险不小。考察曹操依靠陆战用的步兵、骑兵为主力,与孙刘联军开打赤壁之战,实质外强中干,毫无胜利把握,就匆促地发动大规模江上决战,其后果是损兵折将,还丢掉了既得的荆州。战略错误,反而推迟了统一的进程。本来从客观条件而论,曹魏成功的可能性最大,既得汉室正统的旗帜,又得中原众多人才,经济基础生产水平和劳动力人数都远优于吴或蜀。只要整训扩充水军,分离孙刘联盟,加以各个击破,估计二十年内有望实现统一。试看孙刘不久分裂,陷于内斗,联盟破裂后孙权危急,称臣于曹魏,曹军若乘机发兵,及时南进,分别各个击破,胜利在望了。关键在于平时要充分准备,并随时把握机遇。曹操未完善战略准备。曹丕又不会捕捉战机,以致主动局面转而成为被动,迟误日久,终于没落。
诸葛亮与刘备的“隆中对策”,徒有虚名,漏洞百出,反而给自己捆住了手脚。诸葛亮给刘备对策的战略核心是“立足荆州,进取蜀中,两路北伐,恢复汉室”,乃不现实的空想主义。而且时移境变后仍坚持既定方针不肯调整战略。其不切实际之处有几个方面:一是“立足荆州”,与东吴的战略利益相冲突。凭刘备一万人的兵力,断乎争夺不到荆州,临时“借”得终难固守,短期或可,长久必败。东吴对荆州志在必得,既由吴军为主力把荆州从曹操手里夺过来了,彼等岂肯拱手让给别人?设身处地想吴会若无荆州作屏障,门户洞开,难以自立。三方均视此为战略必争之地。所以孙权允“借”时,言明刘备取蜀后须把荆州还给东吴。事后刘备坚持仍要“立足荆州”,不守信诺,以致造成败盟分裂的危机,这是由“隆中对策”的战略种下恶果的。二是把蜀中与荆州联成两翼,表面主动,其实被动。由于两处隔着重重大山,蜀道艰难,陆路不通;水路又有三峡之险,舟行类于蜀道,进出艰险。因而荆蜀睽隔两地,不能互助,反而互累。荆州一有危急,刘备急忙从蜀中调兵援救,忽闻曹操进兵汉中,威胁蜀中,又匆匆赶回蜀中应付。千山万水之间怎能把千军万马随意调遣?所谓两路北伐,更属画饼充饥,荆州自保尚难安全,怎么能妄想从荆州北伐“直趋宛洛”?三是由蜀中北伐恢复汉室,可谓纸上谈兵。翻开地图可看到所谓蜀中,只是今四川省的一半。凭这一点人力物力如何能统一全国?《孙子兵法·形篇》提出战略命题说:胜利的基础归根于国土之广大,物产之丰富,兵员之众多,敌我力量对比上的绝对优势。蜀中极少的兵力、民力、物力、财力、地力、资源,如何有能力北伐中原大国?这是自不量力。定策未面对现实,蜀中人矮马小,兵微将寡,而曹魏北人“身高马大、兵多将广”,若欲与之长期对抗,宜借秦岭险要防守,不宜出歧山跨平原主动进攻,诸葛亮在失去荆州以后,仍坚持孤军北上,“六出岐山”,劳民伤财,屡次败退,毫无成效。由于山路崎岖,征程遥远,粮草供应不上,如此战略战术,违反兵法的基本原理,《兵法》云:“出兵不能久,久则不利。”再云:“不可胜者,守也。”又云:“钝兵挫锐,屈力弹货,久暴师则国用不足。”频繁发动大规模征伐,耗费大量费用、粮秣、物资,造成兵疲、气挫、力尽、财竭,使蜀国民穷财尽,这都是诸葛亮战略决策失误所致。四是“复兴汉室”,作为战略最终目标,也并不现实。孙权与鲁肃的计议,分析形势是“汉室不能复兴,曹操不能卒除,宜保荆扬以图天下”,较符合实际状况。眼看汉王朝大势已去,“复汉”违反历史潮流有类清末的康梁“保皇”。非识时务的俊杰。
对比着看,孙权的战略战术高出一筹,实与刘备的绝望呼号,诸葛亮的书生意气不可同日而语,甚至比曹氏父子的自况周文王、周武王更切实而高明。正如孙武所言:“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孙权不但总体战略步骤切实而富有创意,而且持之以恒,紧扣战略的核心理念,结合兵法原理,扎实地丰富战略内容,并辅以灵活的战术,积累取胜的要素,保证战略落到实处。从鼎足江东出发,水军立国,据有荆扬,竟长江所极,至于南海,瞻望海外,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总体战略,完成帝业是水到渠成。对于联刘抗曹,灵活掌握,以柔克刚,常于危机中机动变化,貌似屈从,实际获利,终能化被动为主动,从而主导着整个三国“动态平衡”的局势。
整部中华历史上,冷兵器时代大乱之后总是由北方发动南征统一,没有南方正权北伐统一(严格意义上说朱元璋也非先建国后北伐),这是由于在枪炮盛行以前北方总是具有兵强马壮铁骑如织、射手如云和传统政治文化的优势,为南方地方正权所不及。孙权之能长期对抗中原的曹魏,客观上是利用对方的战略失误,主观上又能调动最大限度的战略要素,才能维持鼎立格局达半个多世纪。后子孙不肖,未能弘扬战略优势,又当别论了。尽管如此,在魏、蜀、吴三国中吴国国运坚持得最久。
作者邹身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