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
曾扩情黄埔同学会(曾扩情为什么第一批特赦)
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史上影响最大的一所军校之一,为中国近代革命培养了无数优秀军事人才。
黄埔军校从1924年(一期)到1949年(二十三期)共培养32万各级军官。其中1924年到1929年共培养了七期13000余人。
这些毕业生大多都成为国军和我军的骨干力量,尤其以前五期人才最多。
国民党方面,黄埔军校学生有王耀武、杜聿明、胡宗南、关麟征、俞济时、廖运泽、廖耀湘、范汉杰、邱清泉、桂永清、戴安澜、胡琏、张灵甫、郑洞国、宋希濂、黄维、戴笠、毛人凤、贺衷寒、李仙洲、李默庵、李延年、李弥等人,由此形成蒋介石中央军的骨干——“黄埔系”。
而黄埔军校对我军的作用更大,堪称是将星如云。
以1955年授衔而论,黄埔军校毕业生被授予元帅军衔的有:徐向前和林彪2位开国元帅(另有陈毅、聂荣臻、叶剑英等3位元帅在黄埔军校任职,实际有5位元帅和黄埔军校有着密切关系)。
黄埔军校毕业生被授予大将军衔的有:陈赓大将、罗瑞卿、许光达等3位开国大将。
黄埔军校毕业生被授予上将军衔的有:周士第、陈明仁、萧克、陈奇涵、张宗逊、宋时轮、陈伯钧、杨至成、郭天民等9位开国上将。
黄埔军校毕业生被授予中将军衔的有:彭明治、阎揆要、常乾坤、曾泽生、郭化若、唐天际、倪志亮、谭希林、王诤等9位开国中将。
黄埔军校毕业生被授予少将军衔的有:洪水、袁也烈、曹广化、方之中、李逸民;廖运周、周文在、张开荆、高存信、张学思等共10位开国少将。
如果按1994年8月认定的36位军事家而论:黄埔军校毕业生被荣获此殊荣的有:林彪、徐向前、陈赓、罗瑞卿、许光达、左权、许继慎、蔡申熙、黄公略、刘志丹、段德昌、曾中生(四期生)等13位军事家。
因此,黄埔军校又被誉为“革命摇篮”。
毛泽东是解放军创始人之一,他虽然没有直接在黄埔军校工作过,但他和黄埔军校关系十分密切,直接参与了黄埔军校的建立、招生和教育,并且和黄埔军校学生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
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开始。
1月20日,31岁的毛泽东作为湖南代表,参加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这次大会选举了中央执行委员会,毛泽东被选为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
孙中山先生在这次会议正式决定成立“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筹备委员会”。
1月28日,委员会决定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设在广州黄埔长洲岛,因此,军校又称黄埔军校。
军校成立后,由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任党代表;李济深、邓演达任教练部正、副主任,王柏龄、叶剑英为教授部正、副主任;戴季陶(后为周恩来)、周恩来为政治部正、副主任,何应钦为总教官。
熊雄、恽代英、萧楚女、聂荣臻、张秋人等人担任教官。
1月31日,孙中山主持召开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监察委员第一届全体会议。
会议决定,派各执行委员、候补执行委员,分别去上海、北京、汉口等地组织执行部,同时进行招生考试。
毛泽东就被委任去上海执行部,进行黄埔军校招生初试。
上海执行部是当时国民党除广州以外最重要的执行部,主管江苏、浙江、安徽、江西、上海等地的事务。
会议结束后,毛泽东回到湖南,动员湖南的有志青年报考黄埔军校。
而后,毛泽东到上海后,担任上海执行文书科主任、组织部秘书,主持上海执行部工作,因此被称为“代组织部长”,当时,就由毛泽东负责主持秘密招生工作。
黄埔军校招生考试分地方初试、执行部复试、军校总复试三个流程,并且学生要有介绍人推荐方可入学。
以湖南考生为例,首先要参加湖南负责人何叔衡主持的地方初试考试,湖南初试共有18个名额,15名考生,3名候选考生。
考试合格后,何叔衡负责办理报表,然后各自分散,秘密坐火车或轮船转道汉口奔赴上海,参加毛泽东主持的上海执行部复试。
经过上海执行部层层筛选,全国各地有100多名学生通过复试,比如蒋先云、方志敏、徐向前、桂永清、黄维、胡宗南等人就通过了毛泽东主持的复试,而18名湖南考生有8人通过复试。
复试合格后,参加我党创始人张申府主持的在广州举行的总复试。
总复试合格后,考生填写报名表,并亲自注明自己的入校介绍人,就可以成为黄埔军校学生。
在黄埔军校一期生中,有五个学生的入校介绍人是毛泽东。
这五个学生分别是蒋先云、伍文生、李汉藩、赵楠、张际春。
蒋先云,1902年8月17日出生于湖南永州市新田县大坪塘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比毛泽东小9岁。
1917年,蒋先云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是毛泽东好友何叔衡的得意门生。
在何叔衡的影响下,蒋先云接受十月革命思想,在学校组织“学友互助会”,创办《嶷麓警钟》杂志,亲任主编,发文宣传革命思想,而后更是组织了“湘南学生联合会”,担任第一任总干事。
蒋先云在何叔衡的推荐下,结识了毛泽东,成为毛泽东的学生。
1921年8月,毛泽东和何叔衡参加“一大”后,回到湖南,发展党组织,创办了湖南自修大学。
这年10月,蒋先云在毛泽东介绍下,光荣入党,并到湖南自修大学进学,正式成为毛泽东学生。
1922年,毛泽东亲自推荐蒋先云去江西安源辅佐李立三领导安源煤矿工人运动。
蒋先云历任安源煤矿工会工人俱乐部文书股股长、水口山铅锌矿党支部书记,组织领导了震惊中外的安源大罢工和水口山工人大罢工。
蒋先云既是毛泽东学生,又是毛泽东的战友。
1924年,蒋先云在毛泽东、夏曦两人保荐下投考黄埔军校,以第一名成绩被录取,编入第一队学习。
在黄埔军校一期生中,蒋先云与陈赓、贺衷寒并称黄埔三杰。
蒋先云在黄埔军校创造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记录,在军校所有考试中,他都排名第一!
黄埔一期生名将辈出,徐向前、陈赓、左权、周士第、许继慎、王尔琢、宣侠父、胡宗南、杜聿明、关麟征、郑洞国、陈明仁、宋希濂、李默庵、李仙洲、贺衷寒、黄维、桂永清、范汉杰、宣铁吾、曾扩情、俞济时、孙元良、余程万、刘戡等等。
可蒋先云却力压群雄,成为当之无愧的第一。
因此,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将其视为得意门生。
蒋介石曾赞誉蒋先云道:
蒋先云是我"最得意的门生"、"黄埔军校这些龙虎之士,只有蒋先云才能指挥"。
1924年11月,蒋先云以第一名的成绩,从黄埔军校毕业。
蒋介石马上让蒋先云留校,担任政治部主任周恩来的秘书,蒋先云由此成为黄埔军校第一个留校毕业生。
此后,蒋先云历任军校教导第1团4连党代表、4连连长、党军第1师第2团2营代理营长、国民革命军第1军第3师第7团党代表、黄埔军校第四届特别执行部委员、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侍从秘书、补充第5团团长。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蒋先云曾在武昌发表讨蒋宣言,正式与蒋介石决裂。
武汉国民政府组织第二次北伐时,蒋先云任国民革命军第11军第26师77团团长兼党代表,继续率部沿京汉铁路北伐。
1927年5月28日,在河南临颖与奉系军队作战时英勇牺牲。
毛泽东听说蒋先云牺牲后,望着临颖方向,默默无语。
伍文生1899年出生于湖南省耒阳城南松茂堂。
1919年,伍文生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是蒋先云的同校好友。
1921年,伍文生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光荣入党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4年春,伍文生在毛泽东、夏曦、袁达时等人推荐下,考入黄埔军校,编入第一期第一队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
马日事变后,伍文生任国民革命军第20军(军长贺龙)第1师第1团党代表。
这年8月,伍文生参加南昌起义,在起义军南下会昌的战斗中不幸牺牲。
李汉藩,1902年出生于于衡阳耒阳市泗门洲镇。
1919年,李汉藩考入衡阳成章中学,投身于学生运动当中,认识了蒋先云、黄静源、夏明翰等人。
1921年春,李汉藩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2年4月,李汉藩光荣入党。
1923年秋,毛泽东到衡阳考察,认识了李汉藩。
1924年1月,李汉藩在毛泽东、夏曦、袁达时推荐下考入黄埔军校,编入第一期第二队。
毕业后留校,在黄埔军校政治部协助周恩来工作。
此后,李汉藩历任教导第1团第1营第1连党代表、国民革命军第2军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兼党务科科长、第2师第6团党代表。
“四·一二”政变后,李汉藩与蒋介石决裂,转入地下工作,曾任湖南省委军委委员、军委书记,1928年春,李汉藩在衡阳被捕,英勇就义。
赵楠,1902年出生于湖南衡山人,是蒋先云的好友,积极参加学生运动。
1922年,在毛泽东、夏曦介绍下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3年12月,在毛泽东推荐下,任安源煤矿工人俱乐部文书股股长、水口山铅锌矿工会教育股股长、社会主义青年团衡州地委书记,与蒋先云一起领导了安源大罢工和水口山工人大罢工。
1924年春,在毛泽东、施存统推荐下,考入黄埔军校,编入第一期第二队学习。
毕业后,赵楠任教导第1团连党代表。
1926年,赵楠率部参加北伐,在南昌战役中牺牲。
张际春1904年出生于湖南醴陵,毕业于醴陵县高等小学、县立中学。
求学期间,张际春与蔡升熙、左权、李隆光等20余名同学组织了进步学生团体“社会问题研究社”,中学毕业后,赴粤考入国民党军政部教导团学兵连
1924年春,张际春在毛泽东、夏曦推荐下,考入黄埔军校,编入第一期第二队学习。
同年,张际春光荣入党。
毕业后,张际春任军校教导第一团排长、连长、营长。
北伐时,张际春任国民革命军第1军第6师第3团党代表、团长。
1927年春,张际春奉派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和列宁格勒军政学院学习。
1929年,张际春回国后,在上海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工作。曾担任上海总工会纠察队副总指挥,1929年8月24日,因中共中央军事部秘书处秘书白鑫(黄埔军校四期生)的叛变投敌,张际春与彭湃、杨殷、颜昌颐、邢士贞等四名同志一同被捕。
不久,彭湃、杨殷、颜昌颐、邢士贞被蒋介石下令处决。
由于张际春是黄埔一期学生,在众多同学求情下,蒋介石网开一面,免于一死,被关押在狱。
1931年冬,张际春出狱,担任黄埔军校政治教官。
1933年4月,张际春在重庆病逝。
综上所述,毛泽东推荐的5个黄埔军校一期生有4人牺牲,成为烈士,牺牲率高达80%!
毛泽东与黄埔军校毕业生缘分远没有结束。
1927年9月,毛泽东奉命领导了著名的秋收起义。
秋收起义部队改称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下辖三个团。
总指挥卢德铭,第1师师长余洒度,参谋长兼第1团团长钟文璋,第2团团长王新亚,第3团团长苏先骏等人都是黄埔军校毕业生。
秋收起义后,卢德铭、余洒度、苏先俊、陈浩、伍中豪、徐彦刚、陈毅安、张宗逊、谭希林、陈龙鹤、范树德、曾士峨、游雪程、刘型、王良、陈伯钧、吕赤、徐恕、黄子吉等学生,还有黄埔军校教官张子清等20人,跟随毛泽东转战井冈山途中。
1928年4月28日,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和南昌起义部分部队在井冈山龙市镇和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
会师后两军并为一军,改称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红4军前身),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和军委书记,陈毅为政治部主任,王尔琢任参谋长。
在第四军军中,王尔琢、王展程、朱云卿、杨至成、刘之至、林彪、唐天际、戴诚本、肖劲、朱舍我、段辉唐、袁崇全、陈东日、邝鄘、李天柱、陈俊、曹福昌、刘铁超、资秉谦等19名指战员是黄埔军校学生。
1928年12月10日,彭德怀、滕代远等人率领平江起义中组建的红5军和红4军在井冈山宁冈新城会师。
第5军军中有邓萍、贺国中2位黄埔军校学生直接上了井冈山,黄公略率部创建湘鄂赣根据地。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林彪、彭德怀、伍中豪、黄公略四人并称“毛泽东四骁将”,除彭德怀之外,其余三人全部都是黄埔军校毕业生。
由此可以看出,在毛泽东领导革命时期,黄埔军校毕业生是他委以重任的左膀右臂。
可惜,这些曾在井冈山斗争的黄埔英杰,大多都成为了革命烈士,仅有林彪、杨至成、张宗逊、陈伯钧、唐天际、谭希林、刘型、范树德8人幸运地见证新中国的成立和解放战争的胜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