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时,这里是安顺州的州府所在地,明成化年间,州府迁往安顺城,曾经的旧址便被人们称为了“旧州”。绕镇而行的邢江河依然清亮宁静,衬托着高原“小江南”的灵秀,层层叠叠的石院墙,老建筑,诉说着古镇深沉而厚重的历史积淀。
在旧州镇这片土地上,生活着汉、苗、布依等多个民族,大家虽然来自不同的民族,但对义的推崇却是一样的。
芦笙是苗族音乐中最为重要的一种乐器,杨文华已经在古镇里从事芦笙制作50多年年了,在他看来,制作芦笙的每一步都要十分细致,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差错,而这样的坚持源于30多年前的一桩往事。
苗族芦笙(苗族芦笙舞)
当时,杨文华刚刚开始独立制作芦笙,春节前,有三个村寨前来定制芦笙,以便过年跳花时演奏,生意找上门,杨文华很高兴,他每天加班加点赶制出三对芦笙,按时交了货,等到村寨跳花时,杨文华也跑去凑热闹,可是芦笙没吹几下,他就听出了毛病,音质和音量都有问题。
旧州镇居民杨文华回忆说“很微小,一点点问题。但是要是我不说,还是一样地可以用。”明知有问题却不改正,无疑是不义之举,而这样的人在旧州永远都不会被人尊敬。杨文华不想也不愿意日后被人背后戳脊梁。杨文华说“好像我们旧州人的性格都是这样,不踏实的东西就不想去做。”
那一年,贵州的天气异常寒冷,甚至飘起了鹅毛大雪,三个村寨相隔甚远,但杨文华没有犹豫,他骑着自行车,赶了几十公里的路,硬是把三村芦笙都收了回来,重新制作维修,又一个村寨一个村寨送了回去。
如今,很多年轻人也会慕名而来,向他学习传统的芦笙制作技艺,他时常告诫徒弟们,一定要讲诚信,遵道义,不违背良心,才能对得起所学的这门手艺。
数百年来,在旧州古镇,无论是传唱的戏文里,还是百姓的餐桌上,抑或是在伴奏的乐器中,都在向人们传递着“以义为先”的古老传统,也把一颗向义的种子,扎根在每个旧州人的心里。即使他们走出古镇,远赴他乡,当这些熟悉的乡愁印记,出现在脑海中的时候,这份来自旧州的文化传统始终不会磨灭。
每当提起故乡“山里小江南”的美名,当地人都会感到格外自豪,这种自豪不仅来自于当地独有的屯堡文化,和被岁月洗礼的古老建筑,最重要的是它来自于古镇人家,千百年来‘崇义’‘行义’的实际行动。这一切,既赋予了旧州难以估量的历史文化价值,让古镇人家生活得格外安心,更使得旧州不旧,历久弥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