毡房沟的大仙庙奇闻趣事数不胜数,千头万绪,盘根错节,只有找出一个线头来,才能有条有理。那我们就听毡房沟李连旺来说说他的爷爷讲他爷爷的爷爷(高祖)是怎么走口外、置田产、盖仙庙的故事吧。
“咸丰整五年,山西遭年限,有钱人家中坐,没钱人一个一个真可怜”。一曲凄婉悲凉的民间二人台“走西口”,传遍了晋陕蒙冀。从清末唱到民国,从民国唱到了现在。
其实,山西省晋中、晋北地区,十年九旱,荒年恶月经常出现,再加上晚清政府腐败无能,对外卑躬屈膝,对内横征暴敛。百姓室如悬磬,生活在水火之中又何止一个咸丰五年!
束发之年(束发之年是指多少岁)
本书的故事就发生在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晋、冀、鲁、豫、陕、甘均遭遇严重的干旱,据史书记载为“丁戊奇荒”(即丁丑年和戊寅年),整个华北地区“赤地千里,饿殍载途,亲人相食,白骨盈野。”可谓生灵涂炭,惨绝人寰。
崞县(今山西省原平市)的中阳乡上封村,座落在崞县东北部,距县城十公里。东靠北泉山,西临滹沱河,北与练家岗接壤,南与峙峪村相连。上峰村有一户李姓人家,老员外李德茂是当地少有的秀才。年近古稀,慈眉善目,宽厚仁爱,乐善好施。膝下有三男二女,长子李耀宇四十五岁,已成家立业,因屡试未果,只好主持家政,谋划生计。两个女儿均已出嫁,姐姐嫁到崞县县城,妹妹许配峙峪村王家,都门当户对,快婿乘龙,和谐美满。次子李耀斗十八岁,在私塾中读完四书五经后随上峰村武师陈桐研习太极和武学,使得一手好枪棒。身体也似铜浇铁铸,虎背熊腰,十分健壮。幼子李耀金,天资聪颖,刚入束发之年,仍在私塾读书,闲暇时也练习一些琴棋书画,读一些野史杂学,学一些诗词歌赋。只是体质较弱,得了一种咳喘病,多方求治,仍然时好时坏,未能痊愈。
今原平市中阳乡上封村
五月初五端阳节午后,老员外在大门外闲坐晒太阳,发现门前大道上行走着好多衣衫褴褛面容削瘦的男子,大都背个褡裢,提一截破树棍,有气无力地行走在官道上。老员外观察良久,越发郁闷。忽见一位老翁领着两个十四五岁的幼童走到李员外面前,低声下气地乞讨:“老先生,行行好,赏点吃食吧。两个孩子饿坏了,已经两天水米未进了。”李员外仔细打量三人,这可能是老者领着一双儿女。父子三人面色白中泛绿,目光游离无神。员外把他们让在大门内,让耀斗拿出一篮馒头,耀金也给端出几碗水。几个人饱餐一顿,十分感激。大灾之年,斗米斗金,象老员外这样慷慨赐食的仁慈之人实在难找了。这老翁谢过之后就和李老员外聊了起来。
旧社会的乞丐
原来他们是平阳府洪洞县人氏,老翁姓史名煜字永丰,娶妻高氏,仅生此一儿一女。本来家中光景也还殷实,怎奈这三年颗粒无收,佃户都逃荒在外,地租一两也收不上。坐吃山空,穷困交加,老伴又得了哮喘病。半月前急火攻心,撒手人寰。临终时握住史煜的手嘱咐道:“人挪活,树挪死,你快领孩子们到个好地方吧。守在这里,只有死路一条”。虽然痛失亲人,但一家人不敢大声啼哭,因为当地饿极了的饥民得知谁家有人死亡,就抢夺尸身,啃食其肉。实在骇人听闻。父子三人廉价变卖部分家产安葬老妇人后,略备盘川,打算一起外出讨生活。正好史煜老汉一个去年走口外的姑舅兄弟捎来口信,说口外有个归化城,城后隔座山有个武川,地广人稀,风调雨顺,落籽成苗,是个养穷人的好地方,他们就打算去投奔这个亲戚,不求发财,只图活命。
父子三人由霍州经介休,穿越祁县、榆次和阳曲,餐风露宿,十天才走到这里。他们一路上眼见好多逃荒之人,有人还苦中作乐地哼着小曲儿:“女人挖苦菜,男人走口外,背着阳婆走,脱离苦和灾”,但去口外不知还有多少路程,这苦和灾能否脱离?
这父子三人和老员外聊了一会儿,起身告辞。老员外又给装了几个馒头,三人连声道谢。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物伤其类,秋鸣也悲。李员外听完以后眉头紧皱,连声叹息。他们的现状,就怕咱也要重蹈覆辙,成为咱李家今后的样板。转身问长子耀宇:家中还有多少粮食?今年地租收了多少?耀宇怯生生地回答:“粮食只剩四石,地租一两也收不上来。”
这么一大家人,活动就得吃饭,吃饭才能活动。尽管李家有一点家底,这样寅吃卯粮,有出无入,眼看就要捉襟见肘,缺衣少食了,如之奈何?
耀斗走到父亲面前,躬身说道“爹爹不必发愁,自古道天无绝人之路。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孩儿已经成年,身体健壮,早想出去闯闯天下。他们能走口外,我们为什么不行?我想让大哥在家操持家业,侍奉二老,我领三弟去口外看看怎样?听人说‘黄河百害,独富两套’,口外沃野千里,无人耕种,蒙古人只善养牧,不会种田。朝廷也鼓励口里人到口外开荒种地,税赋也少一些。我和三弟出去干个一年二年,说不定就能挣个盆满钵滿,我给你老人家驮几袋子元宝回来摸着玩。”
李德茂老员外冷声喝道“不要胡说!你二人羽翼未丰,哪能经得起风雨?再说咱几代人创下的家业要靠你们传承,咱父子弟兄守在一起,才显得家运昌盛,根固苗旺。怎能各奔西东,弟兄离散?先去吃晚饭,明天再想办法。”
当晚李员外在床上辗转反侧,通宵未眠,连声叹息。
第二天早饭过后,李德茂老员外把耀斗、耀金唤到近前吩咐道:“孩儿呀,爹爹有一位道场老友张长生,法号慧宁,乡亲们都尊称慧宁真人。现在五峰山寿宁宫作住持。此人学识渊博,性识明茂,通晓天文地理,能算就前生后世之事,真正是个世外高人。你二人今日去拜见这位仙家,将为父这封书信呈上,求他给咱们指点迷津,万勿耽误。”说罢,将一封书信交于耀斗,催促他们今天早早过去,明天早早回来。
弟兄二人穿扮整齐,兴高采烈地拜别父母及长兄,健步向五峰山中峰出发。
五峰山在今原平市东北26公里处,距李员外居住的上峰村也不足20公里。五峰山是五台山的余脉,东峰有潄玉泉,南峰有冥府店,西峰有梵王宫,北峰有水草庙。中峰的寿宁宫为五台山寿宁宫的下院。此地山色秀丽,风景优美,在黄土高坡密密麻麻的沟壑簇拥下,格外挺拔俊朗。“五峰高耸,松柏万千,苍蔚生秀,分域而生。”中峰圣母殿泉水出自神像下,祈雨则应。相传清顺治帝福临四子玄烨(即康熙)出征边地,战事失利,遭遇饥渴,遇一妇人食物相助,玄烨感其恩德,问其住址,妇答曰“山西五峰山。”后玄烨派员专访五峰山,见有一座圣母庙,才知当初相助之妇早成神仙。遂即颁诏下旨敕封为“金天圣母”,号令崞县县令于每年五月十六代帝而祭。笔者以为这仅为传说而已。按清史记载,顺治去日,康熙尚未束发,岂能出征?
原平市五峰山
弟兄二人一边欣赏山中美景,一边赶路。远望寿宁宫立于中峰山腰,雾霭缭绕,若隐若现,宛若仙宫琼楼。道上香客摩肩接踵,熙熙攘攘。峰迴路转,大约未时,走到寿宁宫正殿前。只见殿内香烟缭绕,门前树木葱郁,雕梁画栋,梁柱涂金。殿前的朱漆巨柱上有一副描金对联,上联是:寿高鹤龄来日方长任汝修愿且修身;下联是:山青石耸今朝登峰始觉无为又无心。横批写:“寿宁仙宫”四个大字。
跨过门槛,只见庭院内有一巨大香炉香火旺盛,殿前有一小道童正在打扫炉前香灰。见弟兄二人近前,就注目观察良久,然后躬身施礼道:“想必二位就是上峰村李氏兄弟吧?师父让我在这里等候二位,请二位到后殿用茶。”耀斗、耀金吃惊地对视一下,耀金躬身还礼答道:“正是我们兄弟二人,谢过仙师”。这才是:“学会奇门遁,来人不用问”,这慧宁真人未卜先知,着实厉害!
这小道童道号叫清虚,浓眉大眼,十四五岁,个头和耀金差不多。清虚领着兄弟二人向后殿走去,途经一片园地,忽然从园中跑出一对梅花鹿来,口中各衔一段翠竹,到二人面前点头仰脑,四支鹿角上下摆动。弟兄二人大惑不解,清虚却朗声笑道:“此二鹿乃寿宁宫得道神鹿,知善恶,辩吉凶。来无影,去无踪。今日能与二位如此亲昵,可见二位仙缘不浅。口中翠竹,可除邪去秽,祛病镇魔。你们尽管收下,妥为保存。二位今后无论走到天涯海角,都会得到此神鹿庇佑。”
耀斗随即对二鹿深施一礼,取下口中翠竹,小心地收于贴身口袋中。耀金暗暗想道:梅花鹿秀美健壮,鹿角在所有动物中绝无仅有。南极仙翁选鹿为坐骑,姜子牙所乘四不象也酷似鹿形。古人对鹿的喜爱,可由李白诗中看出:
“别君去时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竹子四季常青,象征坚强与平安。元人杨载《题墨竹》曰:
“风味既淡泊,颜色不妩媚。孤生崖谷间,有此凌云气”。
今日我弟兄二人得此神鹿眷顾,真乃大吉之兆。思索间清虚已将二人领入后殿。只见殿上方有三位仙家的巨型塑像,慈眉善目,栩栩如生。分别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天尊足前有一供桌,供桌前的蒲团上团坐着一位道长,只见此人须发皆白,红光满面,头顶挽个发髻,两腿盘坐,双手合十,这必然是慧宁真人了。
弟兄二人不敢怠慢,急步向前,对慧宁真人行跪拜之礼,并将父亲书信奉上道:“我李家家道中落,衣食不保,家父心急如焚,派我弟兄二人来求道长指点迷津,望先辈慈悲为怀,赐解危渡困良方”。
真人微微颔首,轻声说道:“你父与我私交甚厚,李家几代人积德存善,扶危济困,每年也不吝银帛,布施我庙宇。贫道自当知无不言。然而《道德经》提倡‘无为而治’,两位贤侄告诉你父不必焦虑,道法自然,可宽心行可行之事,随方就圆,顺天应人,万事亨通。只要敬神明而爱生灵,自当逢凶化吉,遇难呈祥。我这里有玉佩三枚,乃开光圣物,你弟兄外出创业,要随身佩戴,如三清亲临。日后安居乐业之时,需修筑神殿,供奉此玉中仙人,可保李氏家族枝繁叶茂,人丁兴旺,衣食无忧,金玉满堂。若有危难之事,可摇此玉佩,将有神灵护佑,逢凶化吉。今日天色已晚,二位贤侄可游览一下这五峰山风光,晚间就在此处中安歇,明天一早再回。”耀斗耀金诺诺称是,接过玉佩。
弟兄二人仔细端祥玉佩,都是铜钱大小,晶莹剔透,隐隐有祥瑞之光。穿着银丝,洁白纯净。其上都雕有一个长髯老翁,不细看仿佛相同,仔细辨认,才能看出区别,仿佛就是大殿上三尊神像。弟兄二人又回头向上观看那三尊雕像,见三尊神像似乎活动一般,眉开眼笑,须髯微动,好象要说话一般。二人诧异,赶忙俯身跪倒,三拜九叩后,耀斗将玉佩藏在胸前贴身处。又拜别了慧宁真人,才与小道童一起缓缓退出。
道童清虚领二人在庙内四处游玩,只见堂廊之间、亭殿之间都建有装饰精美的间墙,殿堂都是气势恢宏,庄严肃穆,古色古香。此时日已偏西,阳光照在殿堂的琉璃瓦上,反射出金色的光芒。又走到前殿一个供桌前,见桌上放一竹筒,上写“吕祖灵签”四字,耀金好奇,对清虚说:“小师父可知这签真的灵验吗?”道童说“那你就抽一签试试吧。”耀金果然拿起签筒,摇晃了几下,只见一签从筒中弹出,拿起来放到眼前,只见签上写的是:
“坝上闻惊雷,他乡遇故知。毛屋可立业,华兴落日迟。”
耀金反复诵读,大惑不解。这前两句有一句是个谚语,后两句又是何意?转身向清虚求教。清虚笑道:“天机难测,日后自见分晓。”
这才是:
红尘万事由天定,
何必劳神费心机。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注:书稿中五峰山寿宁宫实为寿宁寺,改为寿宁宫是为了不使佛道混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