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上屋抽梯的意思(上屋抽梯的典故)

上屋抽梯的意思(上屋抽梯的典故)

上屋抽梯的意思(上屋抽梯的典故)前言上屋抽梯的意思(上屋抽梯的典故)上屋抽梯计来源于《三国演义》,东汉末年,诸侯割据。荆州刘表的长子刘琦,不为后母所容。为了保命,刘琦转向求助刘备,刘备指导其请教诸葛亮的“自安”之法。诸葛亮最初不愿掺和而拒绝。一天,刘琦和诸葛

前言

上屋抽梯的意思(上屋抽梯的典故)

上屋抽梯的意思(上屋抽梯的典故)

上屋抽梯计来源于《三国演义》,东汉末年,诸侯割据。荆州刘表的长子刘琦,不为后母所容。为了保命,刘琦转向求助刘备,刘备指导其请教诸葛亮的“自安”之法。诸葛亮最初不愿掺和而拒绝。

一天,刘琦和诸葛亮同上高楼,刘琦叫人撤去梯子,对诸葛亮说:“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出君之口,入琦之耳,可以赐教矣。”

诸葛亮见无法脱身,只得以春秋时期晋献公的妃子骊姬谋害太子申、重耳之事暗示,晋文公重耳在外而安。

刘琦恍然大悟,于是请求父亲将其派往江夏,从而避开了后母,也免遭祸害。

如果将其引申到职场用人权术上,就是之领导通过各种阴暗手段,将目标诱入预设“陷阱”,达到牢牢控制的目的。

这种方式的核心逻辑是使功不如使过。控制一个人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抓住他的把柄,进行威胁,让其为自己所用。

上屋抽梯通常是先甜后苦,也就是先满足预设对象的欲望,再让其调入预设的陷阱,让其不得不为自己卖命。

与利而诱之相比,它在手段上更显高明,在计谋上更加阴险,当然在效果上更加歹毒牢靠。简单一句话,好毒却好用。

具体来讲,一般常见的上屋抽梯有以下两种。

1.下属自设陷阱,领导顺势抓牢

职场中,有一些下属各个方面并不出众,表现平平,甚至自身素质还很差,存在严重的道德缺陷。像这类人,本身不在领导预设的对象之中。

但他们有时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以身试法犯了大错,被别有用心的领导乘机抓住,进而被牢牢控制。

从此,他们便失去了人身自由,甚至失去了人格尊严,只能死心塌地的依附领导,听其号令,为其卖命。像这类例子,在我们生活中不胜枚举。

比如某出纳贪污公款,被领导当场查获,不得不请求领导保密,并愿意为其效劳,而领导顺势答应,将其控制在手中。

再比如,某下属工作中发生严重过失,领导责令其写一份深刻检查,然后对其暗示,只要今后好好干,这份检查不入档案。该下属为了取回检查,只能老老实实为领导卖命。

还有,汉武帝时期有个酷吏叫王温舒,他治理地方时,搜集当地豪杰官吏的隐秘罪行,任用他们为官吏,治理当地。如果这些人不听话,就用他们所犯的罪行处置,甚至是株连灭族。

所以,任命的豪杰官吏不得不听话卖命。结果,在他治下,居然做到了道不拾遗的景象,周边盗贼也不敢入境为乱。

2.诱入预设陷阱,领导逼其就范

与第一种不同,这种是领导有了目标,主动作为,一步步设计陷阱,引诱下属入套,进而逼其就范。

很明显,这需要领导费尽心思,难度较高。当然,这也因人而异,有些领导段位高,可以不露声色、不留痕迹的完成;段位一般的,可能会明火执仗,公开要价。

当然预设的对象目标也会因素质差异而表现不同。素质高的,一般很难上钩,需要领导更加耐心,设计更加巧妙,属于放长线钓大鱼;素质较差的,往往不用耗费什么时间和精力,轻而易举的钓上来。

在引诱方法上,不拘一格,灵活多样,哪个有效就用哪个,比如金钱、美女、高官厚禄、名誉地位等等。

曾经听过一个非常耐人寻味的例子,这是一个多年从事干部工作时收集到的一件真事。

在某国企单位,有一个德才兼备的中年干部,在参加工作以来,十几年如一日,任劳任怨,工作上也从未出过半点差错,在与领导接触中也不搞吹嘘迎合那一套。

这是个典型的技术型干部。恰好有个领导看重了他的才能,想将其拉拢过来。

经过反复观察,领导发现这个中年干部有很强的上进心和好胜心。比如,每当他看到自己同期参加工作的同事,在职务上晋升后,他总有几天看起来不太高兴。

不怕讲原则,就怕没爱好。领导发现他的权力欲望后,便开始设计引诱。

在一次研究工作的时候,领导故意向他透漏了一件人事机密,近期他将提拔某人当生产科科长(领导向其现实自己具有提拔干部的实权)。

而过了不久,某人真的被提拔为生产科科长(相当于再次刺激一下他)。

领导又恰逢他心情不佳之际,向他暗示这个某人之所以被提拔,是有一个突出优点——能快速领会领导意图,喜欢接近领导(点拨其不足之处,也是暗示改变方向)。

该干部听后,低头不语。又过了几天,他主动找到领导家里,希望今后对他多“帮助”(像孙悟空一样,一点就透,直接上钩了)。

从此,该中层干部投入领导的阵营,被领导牢牢控制,也成为领导的得力帮手。

当然,领导的操作看起来是不光彩的,理应受到谴责的。而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也能看出,即便素质很好的干部,一旦不能克服自己的缺点或弱点,一样会成为某个领导的“猎物”。

3.总结

职场中,无论自己自身素质如何,一定要保护好自己,起码不能被动的被人牢牢控制。而这就需要识别和提防各种“陷阱”。

从最根本来讲,就是不断努力增强自身的素质,提高自己识别和防范陷阱的能力。只有这样,你才能最大限度避免被动的别人控制,而自己毫无反抗之力。

其次,不要轻易接受某个领导对自己的额外照顾。有额外照顾,就可能有额外的要求。

再次,遇到困难时,尽量依靠组织,而不是投靠某个领导个人。因为一旦找错人,你直接成为他人的替罪羊,最终永无翻身。

最后,换地换人。当领导品德低劣时,最好的方式就是重新选择一个氛围较好的环境,选择一个品德高尚的领导者。

上一篇: 刘备怎么死的(刘备之死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下一篇: 儒家三礼(儒家三礼分别是)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