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革命是指人们改造社会的重大变革。其最深刻的根源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
当现存的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继续发展的严重障碍时,就要求通过社会革命,改变旧的生产
关系以及维护这种生产关系的旧的上层建筑,即改变社会制度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推动社
会进一步向前发展。在阶级社会里,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必然趋势和集中表现。
基本定义
革命
革命是指事物的根本性变革,是事物从旧质向新质的飞跃。
从革命的本义上来看,主要指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在广泛意义上使用的科技革命、产
业革命等,则是革命的转义。
含义
是历史唯物主义特有的范畴,是指同整个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相联系的,促使社会形态
从低到高根本转变的社会活动,是革命的阶级为改变旧的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而进行的
统一的斗争过程。
实质
是革命阶层推翻旧的统治阶层,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
促进社会发展的活动能够,它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
标志
国家政权从旧阶层转移到革命的进步的阶层。
历史作用
社会革命是新旧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环节,是社会运动借以为自己开辟道路并摧毁僵
化的垂死的政治形式的工具。革命的历史作用在于改变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建立新的
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解放社会生产力。革命可以激发人民群众的革命意识、革命热情和创
造才能,鼓舞他们投身于创造历史的伟大事业。历史上的每一次大革命,总是在一定程度上
发动和锻炼人民群众,发挥群众创造历史的主动性、积极性,推动历史前进。马克思说:"革
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
革命要改变社会经济制度,必然集中地表现为争夺国家政权的政治斗争。政治斗争在社
会革命中具有决定意义,列宁指出:"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列宁选集》第
3卷,第19页)。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到进步阶级手里,是革命的首要的、基本的标
志。
根源条件
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是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革命的根源在于生
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当旧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旧
的上层建筑维护旧的经济基础,阻挠社会前进时,必然引起各种社会矛盾特别是阶级矛盾的
尖锐化,导致社会革命的发生。社会革命的爆发和胜利需要具备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社会
革命的客观条件是: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所导致的全国性危机,由此造成的革命形势。列
宁指出:"只有当'下层'不愿照旧生活而'上层'也不能照旧生活和统治下去的时候,革命才能获
得胜利"。主观条件包括:革命阶层的觉悟和组织程度的大大提高,形成革命的领导核心,能
够发动足以摧毁反动统治的强大的革命力量。无产阶级革命的主观条件的成熟集中表现为无
产阶级政党的成熟,即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本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订出
正确的革命路线和战略策略。
政治革命
在阶级社会中,一种政治运动同时又是社会运动,政治革命归根到底是为了社会革命即
为了变革旧的生产关系,确定和发展新的生产关系而进行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
任何真正的革命都是社会革命。
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关系还表现在:
1.政治革命是社会革命产生和发展的必然结果、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并与它一
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发生深刻矛盾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这种矛盾日趋尖
锐化的结果必然导致政治革命。社会革命在旧社会内部发生了。这种情况客观上要求政治革
命与之相适应。新的社会阶级经济力量的增长必然要求在政治上占统治地位。
2.社会革命又要求政治革命为自己开辟道路,政治革命是社会革命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因为旧的政治统治保护着旧的生产关系,阻碍着社会革命的进行,因此不进行政治革命,就
不可能取得社会革命的最后胜利。以政治革命建立新的政权,也为确立新的生产关系,解放
生产力提供了政治的保证。
类型形式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依据社会性质以及由此决定的革命对象、任务和动力,社会革
命区分为不同类型:反对奴隶主阶级的新兴地主阶级的革命,包括奴隶起义和奴隶暴动;反对
封建地主阶级的资产阶级革命,包括农民革命和农民战争;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
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深刻、最广泛、最彻
底的革命。它不是以一种私有制代替另一种私有制,一种剥削形式代替另一种剥削形式,而
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和阶级差别,最终过渡到无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
在剥削制度已被消灭的社会主义社会以及向共产主义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在社会生活的各个
领域还要不断进行改革,还会有质变,但这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革命。
社会革命的形式是多样的,通常采取暴力革命的形式。马克思说:"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
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19页)。社会革命在特定的
条件下也可能采取和平发展的形式。无产阶级在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中,采取何种形式,取
决于具体历史条件和客观的革命形势。马克思主义十分重视社会革命的伟大作用,但并不一
般地反对改良,不反对无产阶级为争取日常改良而进行的斗争,把改良作为革命的副产品和
辅助方法。在革命时机尚未成熟时,无产阶级通过改良为革命积蓄力量,利用改良为无产阶
级革命的总目标服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