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同时,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怎样理解这里说的“变”与“不变”的关系,这就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主要矛盾的发展阶段在变,所处基本国情最大实际不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许多阶段构成的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每个阶段又有各自的特征。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至于基本国情,则主要是从一个国家最根本、最本质的社会性质角度来定位的。经过努力奋斗,随着一般意义上的国情演变的积累,基本国情会出现某些阶段性局部性变化,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但这是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发生根本转变很不容易。近代以来的中国,基本国情只经历了一次根本性转变,就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变革到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准确理解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既要深刻认识主要矛盾发生了新变化,又要深刻认识“两个没有变”,才能牢牢把握“基本国情”和“最大实际”。
主要矛盾双方的内涵在变,结构不变
进入新时代,主要矛盾双方的内涵发生了变化,表述发生了变化,但矛盾内部实质结构“需要”和“满足需要”是不变的,无论是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还是“美好生活需要”,都是围绕群众“需要”变化的;同样“落后的社会生产”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紧扣的也是矛盾的另一端“满足需要”,两者之间的不协调始终存在于主要矛盾的演变过程之中,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主要矛盾发挥的作用在变,地位不变
主要矛盾的历史作用虽有不同,但地位是不变的。一定意义上讲,是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决定了新时代的出现。换言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出现新的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基础、为支撑的。正是由于出现了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才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判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
主要矛盾的解决途径在变,目标不变
主要矛盾的变化,带来解决途径的变化,但无论途径如何变化,路径指向的目标都是一样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永远不变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也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意识的集中体现。
主要矛盾双方的斗争性在变,同一性不变
矛盾的双方既有斗争性,也有同一性。当前,人们在生活需要不断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激发出更多更高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需要,从而使满足需要对社会生产的作用力、影响力越来越大,矛盾双方之间的张力逐渐倾向于需要一侧。进入新时代,无论主要矛盾如何变化,矛盾内部张力如何变化,都是存在于矛盾双方形成的同一体当中,而且矛盾双方的斗争性对事物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总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表述与过去相比,既有重大变化又保持了连续性,是“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