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民营经济改变中国——民营经济给中国经济社会带来的15个根本变化

民营经济改变中国——民营经济给中国经济社会带来的15个根本变化

民营经济改变中国——民营经济给中国经济社会带来的15个根本变化民营经济命运的改变,解放了蕴藏在千百万创业者身上的无限潜力,激发了蕴藏在亿万民众内心的无限活力。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最大主体。四十年来

民营经济命运的改变,解放了蕴藏在千百万创业者身上的无限潜力,激发了蕴藏在亿万民众内心的无限活力。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最大主体。四十年来,民营经济既为民又富民,既兴国又裕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结构与面貌。大致概括,民营经济给我国经济与社会文化的十五个重要方面带来根本与深刻的改变。

01

根本改变了中国的市场主体结构——私营企业法人占全国企业法人的85%以上,全部民营企业法人占全国的95%。

国家经济的微观基础是企业,市场的运行主体是企业。民营经济创业建企,从个体户到小企业,从小企业到中企业、大企业,到中国500强企业,再到世界500强企业。其资金与资本,从个体户几百元、几千元、几万元到几十万元,小型企业几十万元、几百万元到几千万元,中型企业几千万元、几亿元到几十亿元,大型企业的几十亿元、几百亿元、几千亿甚至上万亿元。1978年,中国个体工商户才15万家,没有一家私营企业。2017年,个体工商户达到近6579万家。1989年,中国私营企业才9万多家。2016年,中国法人企业总数为1461.8万家,其中国有控股法人企业31.1万家,占全国的2.1%;私营控股法人企业1253.7万家,占全国的86%;全部民营法人企业占全国的95%以上。私营企业投资者人数达3000多万人,加上个体工商户近6500多万人,这上亿人成为创业建企者,他们是中国经济微观基础的最大主体。

02

根本改变了中国的就业格局——民营企业就业占城镇就业存量的80%、增量的95%以上。

就业是民生的根本保障,推动就业是政府的基本职能,充分就业是国家与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民营经济提供就业,从小规模到大规模,从小比重到大比重,现已成为中国就业的最大主体。1978年,中国城镇就业人员中9514万人中,国有单位7451万人,占78.3%;集体单位2048万人,占21.5%,个体户只有15万人。2016年,城镇就业人员41428万人,国有单位6170万人,占14.9%;外资单位2666万人,占6.4%;私营单位12083万人,个体8627万人,二者占50%;全部民营单位就业占全国城镇就业的近80%。2016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为1018万人,其中国有单位减少38万人,私营就业增加903万人,个体就业增加827万人,二者共增加1730万人,是全国城镇新增就业总人数的1.7倍。这还不包括在农村中的私营企业与个体户就业的11000万人中的就业增量。

03

根本改变了中国的投资增长格局——民间投资占全国投资的60%以上。

投资增长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中国四十年、特别是近二十年来投资的高速增长,各类型经济均做出了重要贡献,但贡献最大的的民间投资、民营企业投资。长期以来,民营企业投资增速明显高于全国平均速度,成倍高于国有企业。1980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国有单位投资占80%以上,个体私营投资(含农村个体投资)仅占13%多。到2017年,全社会投资中的民营企业、民间投资已经占60%以上。在20多个大类行业中,多数行业民间投资占比超过50%,其中农林牧渔业、制造业等超过70%。民营企业投资、民间投资成为中国投资的最大主体,最大推动力。

04

根本改变了中国的制造业与工业发展格局——民营企业占制造业投资的3/4、工业营业收入的2/3。

制造业是一国的主要经济基础,振兴制造业是振兴中国经济的重中之重。中国目前已经是世界第一的制造业大国和制成品出口国。四十年来,民营制造业从零起步,现在已经成为中国制造的最大主力军。2016年,全国制造业投资,国有占7.7%,外资占4.3%,私营占77.2%,全部民营占85%以上。2017年,民营工业资产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总资产的42%,所有者权益占55%,营业总收入占55%,利润总额占53%;加上300多万家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其中民营企业占绝大多数),民营工业各项指标的比重更高。就制造业看,民营制造业各项指标的占比大约在65-85%之间。加上规模以下民营制造业,比重更高。民营企业在轻纺、食品、电子、普通机械等普通制造及制成品出口方面,基本上已占绝对优势,在重大装备、高技术等高端制造及制成品出口等方面,基本上是三分天下有其一,甚至是半壁江山。

05

根本改变了中国的消费商品供给格局——民营企业提供了全国80%的日用消费品、60%以上的中高档消费品。

人民的小康与富裕生活需要大量丰富的商品供应来满足。在过去相当长时期里,中国社会是商品严重短缺,严重供不应求,人民生活普遍贫乏。改革开放四十年,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从根本上解决了商品短缺问题,已经成为商品总体过剩国家。这主要归功于广泛而快速发展的民营经济。2000年私营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只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的5.7%,2016年占了35.4%,全部民营工业占约60%。目前,中国多数日用商品的产量与销量均居世界第一,这些商品的主要生产者与销售者大都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大约生产和销售了全国80%以上的日用消费品和60%以上的中高档消费品,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做出了巨大贡献。

06

根本改变了中国的商业服务格局——民营企业提供了3/4的生活消费服务。

服务业的发展是衡量国家与人民富裕的重要标志。目前中国服务业已占经济总量的55%左右。服务业中民营企业的数量、从业人员与销售总额超过一半。特别是生活与消费服务业,民营经济占3/4以上。根本改变人们生活方式、提高生活品质的通信与互联网服务,其增值服务大多数由民营企业提供,特别是智能产品的创新及日常消费模式的创新,基本是都源自民营企业。

07

根本改变了中国房产供给结构——民营企业承建了城镇3/4建筑与房屋。

居者有其屋,是人类长期的梦想。但亿万中国人过去长期难以实现。改革开放进入21世纪后,中国住房建设飞速发展,居者有其屋的人类梦想在中国得以基本实现。中国城镇人均住房面积,1978年为3平方米多,2000年为15平方米,2016年达到36.6平方米,目前城镇80%以上的家庭拥有住房。中国城镇居民住房的普遍解决,既得益于住房制度改革,也得益于房地产企业建房造屋、日益扩大住房供给。中国建筑企业与房地产企业中以民营企业占绝大多数。2016年,民营建筑企业产值占全国的85%以上,民营房地产企业数量与从业人员数量均占全国的90%以上。这反映,民营企业是中国城镇住房建设的最大提供者,为中国人居者有其屋梦想的总体实现做出了巨大贡献。

08

根本改变了中国的对外经济贸易格局——民营企业占全国出口的近一半与海外投资存量的1/3。

外经外贸是拉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进出口大国,世界第二对外投资大国。中国加入WTO之后,民营企业逐步取得了直接进出口权和对外投资权,民营企业外贸与对外投资得以迅速发展,现已成为一大主力军。2017年,中国出口总额为22635亿美元,其中国企占10.2%、外资占43.2%、民企占46.6%,民营企业已经成为第一出口主力;进口总额为19410亿美元,其中国企占23.8%、外资占46.8%、民企占29.4%。民企已经成为中国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的最大贡献者。在海外投资上,2015年,中国海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存量1.18万亿美元,其中国有占50.4%,非国有占49.6%,非国有中民营企业占绝大多数。当前,中国各类价廉物美的商品遍布全世界,中国各类投资者与商人走向全世界,中国已经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最大贡献国,这其中,民营企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09

根本改变了中国的科技创新发展格局——民营企业提供了中国专利的80%、发明专利的60%、新产品的70%。

科技兴国是中国的一项大基本国策。企业是科技兴国的基础与主力军。进入新世纪以来,大量上规模的民营企业把技术创新视为企业的保证生存、快速发展、提升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对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进行了大量投入。目前,民营企业已经占中国专利申请的80%以上、发明专利的60%以上、新产品提供的70%以上,为科技兴国做出了巨大贡献。2016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10945亿元,其中国有企业(包括国有独资公司)793亿元,外资企业2400多亿元,私营企业(不包括有限与股份公司中的私营控股公司)2800亿元,全部民营企业超过6000亿元;有效发明专利77万件,其中国有企业(包括国有独资公司)5.3万多件,外资企业14.5万件,私营企业(不包括有限与股份公司中的私营控股公司)18万件,全部民营企业超过50万件;新产品销售收入17.46万亿元,其中国有企业(包括国有独资公司)1.14万亿元,外资企业5.38万亿元,私营企业(不包括有限与股份公司中的私营控股公司)3.9万亿元,全部民营企业超过10万亿元。

10

根本改变了中国的税收来源格局——民营企业提供了全国税收的50%以上、税收增量的65%以上。

税收是国家财力的源泉,是国力的基础,是国家机器运行的基本保障。而税收的主要创造者是企业。经过四十年发展,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中国税收的最主要贡献者。2017年,中国税收总额为15.6万亿元,其中,国有控股4.447万亿元,占28.6%,涉外企业2.92万亿元,占18.7%,全部民营经济8.2万亿元,占52.6%。2017年,全国税收增加额为15235亿元,其中民营经济税收增加额为10228亿元,占全国税收增量的67.1%。就是说,中国民营经济为国家创造了1/2以上的税收总量和2/3以上的税收增量,已经成为国家财力增长的最大贡献者。

11

根本改变了中国普通劳动者的收入来源渠道——民营企业为城镇3亿多人发工资、涨收入。

有了就业,就有了工资收入,就有了生活保障,部分人过上温饱生活,多数人过上小康生活,一部分人过上富裕生活。目前中国城镇从业人员超过4亿人,其中3亿多劳动者在民营企业就业,在民营企业领工资,在民营企业获得社会保障。1978年,全国城镇职工平均年工资615元;2017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年工资74318元,名义工资增长了120倍,实际工资年均增长8%左右。中国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过去只有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一半左右,现在达到60%以上,近十年平均每年缩小1个多百分点。2017年,规模以上私营企业年工资水平达到49864元,为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包括私营与非私营企业)平均工资61578元的80%。总体上看,中国民营企业普通员工,已经普遍过上小康生活;技术工人与中层管理人员,已经普遍进入中产阶层;高层管理人员,已经普遍进入富裕阶层。

12

根本改变了中国经济的产权格局——民营企业让一亿多老百姓拥有了企业产权与股权。

有恒产者有恒心。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人民的财产增长速度与增大规模为世界所仅有。存款、房产、股权,是居民的三大主要财产。中国人民在家家拥有存款、大多数家庭拥有房产的同时,相当部分居民还拥有股权财产。个体工商户6000万人拥有小规模经营资产,私营企业3000多万投资者拥有企业股权财产,私营企业上千万中高层管理人员与技术骨干拥有企业股权激励的股份财产,一亿多个人股东拥有上市公司股票财产,而上市公司中60%为民营公司,其社会股东的持股比例远高于上市公司平均水平。民营企业是产权多元化、分散化、公众化与社会化的最主要推动者,他们为广大人民群众获得产权分享提供了条件。中国的华为公司,2016年职工股东达8万多人,占全部员工的一半,任正非个人持股才1%多。中国民生银行,2017年社会股东达30多万人。中国的最大分享经济是产权分享经济,民营企业是产权分享经济的主要推动者和最大提供者。

13

根本改变了中国的财富积累结构——民营企业使中国富翁产生的速度与规模超过中外历史任何时期。

人人都有追求财富积累的愿望,但实现巨额财富积累愿望者是极少数。改革开放的前20多年,一些民营企业家的个人与家庭财富从万元户变为百万元、千万元户,极少人达上亿元;改革开放的近20年,少数民营企业家的财富变为几十亿、几百亿、几千亿元。中国民营企业家财富积累速度之快、积累额度之大、富豪人数之多,为中国与世界历史之仅有,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2015年,中国私营企业1908万家,户均注册资金474万元。2017年,中国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22.24万家,户均资产1.12亿元、户均净资产近0.6亿元、户均主营业务收入2亿多元。中国民营企业500强2016年的进入门槛是120.5亿元营业收入,户均近500亿元,户均资产近600亿元。2017年进入《胡润中国富豪榜》的有2130人,进入门槛为20亿元,人均财富为81亿元,其中10亿美元以上财富者664人,百亿元人民币以上财富者400人,首富许家印达2900亿元。这只是民营经济中的富人情况,是公开可查的,而无法公开、难以查询或者来自其他领域的亿万富豪的人数,比公开上榜的富豪人数还多。

14

根本改变了中国的公益慈善事业格局——民营企业是中国公益慈善事业的最大贡献者。

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是现代企业的重要标志。中国民营企业在向现代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其中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与慈善事业。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中国公益慈善事业的最大贡献者。绝大多数民营企业和企业家都在不程度上参与了当地的公益慈善活动,从光彩事业到希望工程,从扶危济困到抗震救灾,从支持社区建设到投身精准扶贫,等等,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都是主要支持者和参与者。与中国富豪榜相并行,中国慈善榜已经成为民营企业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风向标。

15

根本改变了中国社会文化多个方面的发展格局——民营经济成为社会组织变革与社会文化发展的最主要创新者与推动者。

民营经济发展给中国带来的社会政治文化变化也是十分深刻而巨大的。一是深刻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阶层结构。改革开放以来,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动形成了一个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群体。主要包括四大群体: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社会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新媒体从业人员。据统战部早期的估计,21世纪初的新社会阶层人数大约有5000万,但加上在相关行业的所有从业人员,总人数约1.5亿,他们掌握或管理着10万亿元左右的资本,使用着全国半数以上的技术专利,并直接或间接贡献着全国近1/3的税收,每年吸纳了半数以上新增就业人员。经过十多年的新发展,上述各项指标数据至少增长了一倍。二是深刻改变了中国社会组织的结构。中国的各类社会组织已以民营民办为主。2016年,全国共有70.2万个社会组织,其中社会团体33.6万个,各类基金会5559个,各类民办非企业单位36.1万个。这些社会组织的绝大多数都民营民办的。三是深刻改变了中共党组织与党员的社会分布结构。现在,中共党组织和党员遍布于私营企业、民营企业之中。本世纪初以来,中共提出了私营企业主可以加入中共,党员数量3人以上的私营企业要建立中共党组织。

现在,规模以上的民营企业中,大约有1/4至1/3的企业主是中共党员,80%以上的企业建立有中共党组织。据中共中央组织部最新统计,全国187.7万个非公有制企业已经建立中共党组织,占非公企业总数的73.1%;30.3万个社会组织建立了中共党组织,覆盖率为61.7%。目前,全国民营企业中和民办社会组织中的中共党员的实际数量,估计有可能已经超过了国有企业中的中共党员数量。四是深刻改变了中国的主要政治社会组织的人员成份结构。全国各级党政工团等组织中都有不同数量的民营企业家代表。一些民营企业家,有的进入了各级党代会成为非公人士党代表,有的进入各级人大中成为非公人士人大代表,有的进入各级政协中成为非公人士政协委员,还有不少的民营企业家进入了各级共青团、妇联组织,有的民营企业家进入了八大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各级工商联及其所属的各类商会,更是以民营企业家为主的社会团体组织。五是深刻改变了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格局。民营企业机构单位已经成为中国电影、电视、戏剧、工艺美术、休闲娱乐等各类文化产品与服务的主要提供者。2017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5.5万家,营业收入9万多亿元。其中,民营企业占绝大多数,营业收入占一半以上。

(节选自大成企业研究院《民营经济改变中国——改革开放40年民营经济历史数据图表简明分析》书稿)

经济社会变迁_社会经济的变化_经济社会变化有哪些方面

社会经济的变化_经济社会变化有哪些方面_经济社会变迁

经济社会变迁_社会经济的变化_经济社会变化有哪些方面

上一篇: 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下一篇: 公共基础知识:道德之在创造社会价值中实现自我价值(一)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