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第四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 期末重点整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第四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 期末重点整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第四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 期末重点整理文章浏览阅读1.1k次,点赞28次,收藏17次。4.1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4.1.1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4.1.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4.1.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4

目录

4.1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4.1.1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在如何正确看待社会历史的发展及其规律的问题上,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4.1.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也称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层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主要包括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 4.1.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有决定作用: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4.1.4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对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正确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有赖于先进文化的建设;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凝聚力量、智力支持 4.1.5生产力的含义和基本要素 含义: 基本要素: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相结合才能变为现实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重要因素。 4.1.6生产关系的含义和内容 生产关系是人们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生产关系是一种物质利益关系,它体现了人们之间的物质经济利益,不是人们主观愿望和要求。 4.1.7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4.1.8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内涵 经济基础的含义: 上层建筑的含义: 4.1.9国家起源和实质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的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国家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4.1.10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4.1.11社会形态的内涵和特征 社会形态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意识形态;社会形态的三个特征:

4.2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4.2.1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规定并反映了社会的基本结构的性质和基本面貌;主要包括经济结构、政治结构、观念结构。 4.2.2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及其转化: 4.2.3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相关的活动;现代科技革命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线代科技革命推动了生活方式的变革;线代科技革命推动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4.3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4.4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 历史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中起着特殊作用: 从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中理解个人的历史作用:

历史人物的作用性质取决于他们的思想、行为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

上一篇: 2022考研政治每日一真题:人们历史活动的能动性和选择性主要体现在NO.44
下一篇: 大学生年度鉴定表自我鉴定范文(内容涵盖大一 大二 大三)三篇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