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语音播报)
俄罗斯埃文基人与中国鄂温克族人口变迁研究
刘晓春
[摘要]鄂温克族跨居中俄蒙三国,中国的鄂温克族与俄罗斯的埃文基人、蒙古国的喀穆尼堪人文化同源。根据中俄两国人口普查数据,梳理和归纳俄罗斯埃文基人和中国鄂温克族人口变迁,阐释两国跨界民族人口数量、人口增长、人口分布的差异性,探讨两国少数民族人口特征与变化趋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政治意义。研究俄罗斯埃文基人及北极诸民族是中国北极战略计划的基础,研究中蒙俄跨界民族文化交流合作是“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创造和谐边疆政治环境,推进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中国跨界民族的人口增长与跨越式发展,是中国特色民族发展道路的有益探索和成功实践,也为周边国家跨界民族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和范式。在全球化背景下,探讨中俄跨界民族的变迁与发展,体现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从而为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实证支撑。
[关键词]俄罗斯埃文基人;中国鄂温克族;人口变迁;人口分布;差异化;战略意义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参与海外利益保护
吴明策 秦永红 戴永红
[摘要]当前中国海外利益规模越来越大,所面临的风险因素与日俱增,海外利益保护的难度和强度陡然增加,仅仅依靠中央政府来实现海外利益的有效保护已然捉襟见肘,更多力量共同保护海外利益已是大势所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统一于政府的整体范畴之内,中央政府授予地方政府管理权限,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负责。央地关系在海外利益保护中表现为协调一致性,地方政府的参与可以有效填补海外利益保护的真空区域。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作为地方政府中的特殊存在,在央地关系中既符合协调一致性,又有其特殊性。民族自治地方政府既要加快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促进民族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又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各民族群众的国家认同。在深刻认识自身参与海外利益保护的优势和不足的基础上,民族自治地方政府扬长避短,从理念、能力、机构、机制等多个方面加以完善和优化,事半功倍地参与中国海外利益保护。
[关键词]海外利益保护;央地关系;民族地区;民族自治地方政府
美国“丝绸之路生物监测网络”对我国西部边疆的安全影响
王俭平 瞿萍 许蔓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正式启动的同时,美国国防威胁降低局有针对性地策划成立了“丝绸之路生物监测网络”,试图依托自身的生物霸权与技术优势对冲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影响力拓展。伴随着“丝绸之路生物监测网络”的持续扩张,各类生物组织与病毒实验室林立于我国西部周边,不仅加剧了边疆地区面临的生化安全风险,同时也会在政治渗透中日益弱化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的互信基础。然而,目前国内的生物安全研究过于内向聚焦,缺乏“命运共同体”视野下的全球安全意识,即使是我国所倡导的“一带一路”倡议也没有认识到沿线国家对生物安全治理需求的迫切性。对此,本文着眼于美国“丝绸之路生物监测网络”的组织建设进程,研析其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渗透与扩张能力,由此透析我国西部边疆以及“一带一路”可能面临的生物安全风险与政治冲击,从而弥补目前国内的研究空白。
[关键词]丝绸之路生物监测网络;生物安全;“一带一路”;边疆治理
民法典时代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法规对民族习惯的认可研究
汪燕
[摘要]虽然民法典正式确立不违背公序良俗的民族习惯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规范价值,但已被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法规认可为规范的民族习惯却因民法典对有关法律的废止成为无源之水,且“公序良俗”的判断依赖民族自治地方对“良俗”的认定,自治法规仍有必要对民族习惯明示态度。肯定认可的首要目的在于通过列举区域尊重的民族习惯,正面规定最低的良俗标准,细化民族习惯的补充适用情形,指引可以援用的民族习惯;还在于明确可以替代民法典规定的民族习惯,以及属于民法典法定情形应予尊重的民族习惯,以提升民法典的实施效果。不予认可则是为了向社会宣示民族自治地方改革风俗习惯的决定,引导人们遵守法律法规,反面确定公序良俗的判断标准,并排除替代适用和援用适用。这两种“认可”的最终目的均是为了有效发挥自治法规应有的“区域自治”功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功能。
[关键词]民法典;自治法规;民族习惯;认可
社会治理新模式:少数民族无讼村屯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林轲亮 唐一然
[摘要]无讼村屯治理模式是在无讼文化回归的基础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多重治理政策合力作用下产生的。少数民族无讼村屯将无讼文化、基层治理、民族团结这三个分别具有传统属性、现代属性、民族属性的概念有机结合,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可靠尝试。融合少数民族元素从主体、布局、方略、考核以及激励机制等方面,探究极具文化特色无讼民族村屯的建设实践,挖掘无讼民族村屯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剖析阻碍无讼民族村屯实现社会价值的根本原因,明晰无讼民族村屯建设中主体定位偏差、纠纷解决机制局限性,以及“三治”元素缺失的建设生态。针对其建设生态,直面少数民族乡村基层社会的复杂性与多元性,建设者宜构建一核多元、调解高效、“三治”元素与民族元素相融合的少数民族无讼村屯治理模式,以真正契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的多重政策要求,从而有力地推动少数民族乡村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少数民族村屯;无讼文化;基层治理;乡村振兴
新时代西部高校“精准化”网络思政教育实践研究
杨茂 吕明阳 热纳提•热黑木江
[摘要]随着新兴网络技术的发展,西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正朝着“精准化”方向不断提质增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对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越发突出。同时,我国西部高校在培养区域人才、服务区域经济、稳定区域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也表现出一些显著特点,面临着一些特殊情况,使西部高校网络思政教育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以打造“精准化”网络思政为目的,通过分析新时代多元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及西部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和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从优化网络思政教育内容、实施“精准化”策略、采用“电子信息+”手段、提高思政教师队伍专业素养、加强网络话语权等方面入手,对提升西部高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地区高等教育体系的完善,人才培养质量和全面发展的质量等方面有重要推动作用。
[关键词]新时代;精准网络思政;少数民族大学生;优化创新
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强化党史教育的多维思考
向眉 蒋家胜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强化党史教育是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增强学生使命担当和提升学生政治自觉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不懈地把党史作为必修课、常修课,让党史学习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常态化、长效化的重要举措。在政治性与学理性、价值性与知识性、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原则的指导下,通过创新把握主线主题、打造“三个课堂”、创新教育方法等实践路径,才能将党史教育资源有机融入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并依托课程教学主渠道,突出党史教育重点,党史教育走新走活、入脑入心,达到明理、增信、崇德、力行的学史初衷,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铸魂育人和弘扬历史主动精神的课程功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党史教育;有机融入;有效强化
我国民族文学经典英译本误译及其应对——以《尘埃落定》《萨迦格言》《阿诗玛》为例
魏清光 李跃平
[摘要]藏族作家阿来创作的《尘埃落定》自出版以来,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已经成为我国民族文学经典。运用文本对比的研究方法,辅以语篇语言学、小说理论做支撑,发现由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林丽君夫妇翻译的《尘埃落定》英译本存在严重破坏“文学经典性”的翻译问题,具体表现在误译致费解、违背生活的真实、语篇连贯不当、人物形象不符、精准叙事受损等方面。此现象不是孤例,类似的问题在英语母语者翻译的《萨迦格言》《阿诗玛》等民族文学经典中也同样存在。这些翻译问题阻碍了我国民族文学经典成为世界文学经典的可能性。对此,我们应遵循文学创作规律,对译者在翻译我国民族文学经典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必要的干预和纠正,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关键词]民族文学经典;《尘埃落定》;《萨迦格言》;《阿诗玛》;误译;文学创作规律
编校 | 李跃平 金骋
审核|王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