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上一篇的推送,大家都已经消化完毕。所以我们又推出了第二篇的速成指南的笔记,希望大家认认真真地阅读、吸收。第二篇主要覆盖《网络传播概论》第二章到第五章的核心知识要点,依然是名词解释和大题可能会考到的框架,接着往下看吧!
一、 网络传播:主要涵盖教材第二章和第三章
互联网
(1)提出者:“互联网+”战略是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提出的四个建议之一。
(2)定义:“互联网+”战略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
(3)目标:尽管不同行业对于“互联网+”有不同的理解与应用,但“互联网+”的总体目标,是促进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在这个融合过程中,传统行业以及互联网自身都将实现升级。
(1)提出者:“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也被译为“公共空间”)是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提出来的一个重要概念。
(2)定义:公共领域,“首先意指我们的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像公共意见这样的事物能够形成”。它是“介于私人领域和公共权威之间的一个领域,是一种非官方公共领域。它是各种公众聚会场所的总称,公众在这一领域对公共权威及其政策和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作出评判”。
(3)用途:它既可以整合和表达民间的要求,又能使公共权力接受来自民间的约束。
长尾理论
(1)提出者:美国《连线》杂志主编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在他的《长尾理论》一书中提出了“长尾理论”。
(2)定义:商业和文化的未来不在热门产品,不在传统需求曲线的主体部分,而在于过去被视为“失败者"的那些产品,也就是需求曲线中那条无穷长的尾巴。非主流的、个性化的产品需求,虽然是需求的尾巴(The Long Tail),但是,它们累积起来,也能产生与主体一样的销售业绩。
(3)应用:“长尾理论”说明了非主流的、个性化的需求在市场中的重要作用,而网络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这些非主流需求和相应的满足方式。因此,长尾理论被认为特别适合网络经济。
微内容
(1)提出者:美国学者雅各布·尼尔森于1998年首先使用“微内容”一词。
(2)定义:“微内容”指个人的、非公共的内容,与意义重大的“巨内容”相对。在网络语境下,微内容常常指的是由网民提供的各种内容。
(3)应用:虽然它们只是反映了网民的局部的、个性化的需求,但是,这些微内容集合起来仍然具有重大的价值。在网络经营中,微内容的开发,也是一个创新方向。
体验经济
(1)提出者:1999年美国的两位经济学家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摩撰写的《体验经济》一书明确提出了“体验经济”这一概念。
(2)定义:体验经济具有这样的理想特征:在这里,消费只是过程,消费者成为这一过程的产品。当过程结束后,体验记忆会长久地保存在消费者脑中。消费者会愿意为体验付费,因为它美好、难得、非我莫属、不可复制、不可转让、转瞬即逝,它的每一瞬间都是“唯一”的。
(3)特征:体验经济的特性包括游戏化-娱乐性、人性化-互动参与性。而网络平台恰恰在实现这些特性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4)发展方面:从网络经济角度看,体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开发:内容或服务带来的体验、社区带来的体验、网络“情境”带来的体验。
共享经济
(1)提出者:“共享经济”的思想通常被认为源自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马科斯·费尔逊和伊利诺伊大学琼·斯潘思两位社会学教授。1978年他们在其合作发表在《美国行为科学家》杂志上的论文《社区结构和协同消费》中提出了与“共享经济”相关的概念“协同消费”。
(2)定义:对于“共享经济”的一种界定是,利用移动互联网将闲置或未充分使用的资源(包括时间、空间、物体)等就近向需求者提供及时服务,互联网平台对供需进行资源组织和调度管理,形成事实上的产品品牌。平台上的服务供应方以独立承包商身份向需求方提供服务,平台收取服务佣金。
(3)例子:Uber等租车应用、Airbnb(家在四方)
(4)特点:共享经济的特点是人们认同的,那就是在需求与服务或资源之间提供实时的、高效率的匹配和连接。
认知盈余
(1)提出者:美国学者克莱·舍基曾提出“认知盈余”概念。
(2)定义:舍基把全世界受教育公民的自由时间看作一个集合体、一种“认知盈余”,进而指出:“这是一个不平凡的时代,因为现在我们可以把自由时间当作一种普遍的社会资产,用于大型的共同创造的项目,而不是仅供个人消磨的一连串时间。”
(3)意义:用户的“盈余”——时间盈余、知识盈余和资源盈余等是共享经济产生的一个重要基础。
网络社会
(1)提出者:曼纽尔·卡斯特在《网络社会的崛起》一书中提岀了“网络社会”的概念。
(2)定义:曼纽尔·卡特的网络社会概念是指一种具有更广泛意义的社会结构,是指新经济所带来的与信息化、全球化相平行的一种社会结构。网络由相互连接的节点构成,它在信息时代社会里扮演了核心角色。网络是开放的结构,能够无限延伸。一个以网络为基础的社会结构是具有高度活力的开放系统,能够创新而不致威胁其平衡。
(3)影响:网络建构了我们社会的新社会形态,而网络化逻辑的扩散实质性地改变了生产、经验、权力与文化中的操作和结果。
(4)例子:全球金融流动网络、欧盟的政治网络、新媒体网络、跨国企业等都可以被看作这样的网络。
流动空间
(1)提出者:卡斯特在《网络社会的崛起》一书中还提出了“流动空间"这样一种概念。
(2)定义:流动空间是围绕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信息流等要素流动而建立起来的空间,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网络流线和快速交通流线为支撑,创造一种反复的、可程式化的动态运动。流动空间通过节点将流向不同的各种流动相互连接起来,节点之间微妙异同实现流动循环。
(3)层次:流动空间由三个层次构成。第一个层次,即流动空间的第一个物质支持,是由电子交流的回路构成的。第二个层次,由其节点和枢纽构成。第三个层次,是占支配地位的管理精英(而非阶层)的空间组织。
(4)实质:空间的流动是网络社会的主要特征。
赛博空间
(1)提出者:1984年,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在其科幻小说《神经漫游者》(Necromancer)中首次使用了这一术语。
(2)定义:根据联合国国际电信联盟的定义,网络空间是指由以下所有或部分要素创建或组成的物理或非物理的领域,这些要素包括计算机、计算机系统、网络及其软件支持、计算机数据、内容数据、流量数据以及用户。从这个定义看,网络空间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机器系统与人的系统的结合。
(3)意义:从国家层面看,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与陆、海、空、太空等并行的第五大空间,属于国家主权空间。“网络空间安全”这个概念中的“网络空间”,即具有此含义。
社会网络
(1)定义: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指的是社会行动者(Social Actor)及其间关系的集合。也可以说,一个社会网络是多个点(社会行动者)和各点之间的连线(行动者之间的关系)组成的集合。
(2)意义:社会网络研究者正是通过分析行动者之间的关系、网络结构对行动者及其关系的影响力来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
(3)要点:社会网络是以个体即社会行动者为起点而形成的。这涉及两个要点:其一,个体是如何形成与发展自己的关系网的,个体间的关系网是如何连接成一个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的;其二,这种网络中的关系与结构是如何作用于个体的。
(4)变化:Web1.0时代,网民主要在封闭的社区中活动,这在较大程度上是由于社会归属感的驱动。Web2.0时代,网民活动逐渐从封闭的社区向开放式社会网络拓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网民从社会归属需要到社会资本需要的转移。
社群经济
(1)定义:社群经济是指互联网时代,一群有共同兴趣、认知、价值观的用户抱成团。发生群蜂效应,在一起互动、交流、协作、感染,对产品品牌本身产生反哺的价值关系。
(2)条件:社群,就是基于传播媒介聚合到一起,进行信息传播、情感交流、价值共享的用户群体,比如天涯社区、豆瓣小组等。社群的最大优势是沉淀用户,激活用户的参与度、信任感,以及盘活粉丝经济。因此,品牌方可以构建社群,依靠社群的优势进行商业变现。
(3)发展方向:社群经济目前主要有三种指向,一是将社群作为服务对象或营销场所,二是挖掘粉丝社群的价值,三是集合社群成员力量来进行共同创造或经营活动,让社群成为一种生产力。而第三种指向,被很多研究者和实践者认为是社群经济更理想的目标,在这样一个方向下,具有共同目标和群体意识是社群产生共同的行动力甚至生产力的重要基础。
网络论坛
(1)定义:通常是指以各种话题讨论为主的BBS。它是利用网络手段开展多对多交流的平台,也是网络中最早的社会化媒体之一。
(2)分类:但从组织方式上看,可分为以下类型:专题式论坛、综合式论坛、专业式论坛。从论坛的管理方式看,又可分为以下几种论坛:有限制式论坛、半限制式论坛、无限制式论坛。
(3)作用:网络论坛作用主要分为对网民的作用和网站的作用。网民在论坛中的突出诉求表现在以下几方面:自我表现与表达、获得社会归属感、获得环境认知、获得社会认同。网络论坛对于网站具有多重价值。其对网站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培育用户黏性、了解与研究网民、构建网站品牌。
(4)社会意义:网络论坛是网络社会的基本单元之一,它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独特的作用。其主要价值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公共信息的传播渠道、民意表达与社会记录的重要渠道、公共服务的平台、群体的培育空间、网络文化的孕育地。
强联系
(1)提出者:“强联系”和“弱联系”是由学者格兰诺维特提出的一对概念。
(2)定义:每一个个体都会通过这个网络与他人产生联系。与那些固定的交流对象的联系,可以说是一种“强联系”。
(3)相对概念:除了“强联系”,即时通信交流网络中的个体还可以通过他人的“中转”与素不相识的人产生联系,这种联系可以说是一种“弱联系”。
(4)影响:“弱联系”更多传递信息与知识等资源,“强联系”则更多传递信任感与影响力等资源,并带来感情支持。
六度分隔
(1)提出者:1929年,匈牙利作家弗里吉斯·卡林蒂(Frigyes Karinthy)在他的小说《链条》中提出了“六度分隔”的猜想。
(2)定义:“六度分隔”即平均而言,每两个人之间的关系间隔不超过6层,也就是任何两个人之间要形成关系,中间最多只需要经过6个人的中转。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伦(Stanley Milgram)通过明信片邮寄实验证实了这一猜想。他得到的数据是,两个人要产生联系需要经过4.4-5.7个人,数据因样本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都没有超过6个人。于是,“六度分隔”理论得以确立。
(3)理论意义:这个理论提示我们,只要处于现代人际社会中,任何两个个体之间都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这个理论揭示了现实社会中人们关系的紧密性,它也被称为“小世界理论”。“六度分隔”理论也说明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着的“弱纽带”关系,这种关系虽然是弱联系,却发挥着非常强大的作用。
公民新闻
(1)定义:公民新闻是指没有专业媒体背景的普通公众通过各种媒介传播自己所搜集或撰写的新闻信息,或主动参与媒体的新闻生产过程的行为及现象。
(2)实质:公民新闻是由公民直接提供的新闻和时事评论,是公民对公共生活、公共事务的一种参与,而公民参与是民主的希望和基石,也是受到公共决策影响的公共参与决策的权利。
(3)条件:公民参与要有参与意识和条件,包括制度条件和参与途径条件。新闻媒介在培育参与意识和创造参与条件中有重要的作用,新闻媒介本身又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参与途径。公民新闻的理论和实践使新闻传播的内容更加全面和反映民情民意,也促使其他新闻更加及时和客观。
维基
(1)定义:维基(Wiki)指的是一种超文本系统。这种超文本系统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也就是说,这是在互联网上支持多人协作的写作工具。
(2)特点:在维基页面上,每个人都可浏览、创建、更改文本。系统可以对不同版本的内容进行有效控制管理,所有的修改记录都会保存下来,不但可事后查验,也能追踪、恢复至本来面目。这也就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方便地对共同的主题进行写作、修改、扩展或者探讨。
(3)运用实例:维基技术理念最成功的应用,是维基百科。维基百科(Wikipedia)是一个基于维基技术的多语言的网络百科全书的全球协作计划,这是一部用不同语言写成的网络百科全书。维基百科的创办者是吉米·威尔士,英文版Wikipedia于2001年1月15日开始建设,中文版Wikipedia的建设始于2002年10月底。
(4)作用:但维基百科的作用不仅在于对那些已有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它同样可以在新闻传播尤其是突发新闻报道中发挥作用。
SNS
(1)定义:SNS是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的缩写,中文译为“社会网络服务”。它是一种帮助人们建立社交网络或社会关系的互联网应用服务。
(2)特点:SNS以鼓励用户实名注册为前提,为用户提供建立自己的朋友圈的服务。所有用户的朋友圈相互交织,这样就扩展成一个庞大的联系网络,“小世界”也就得以实现。SNS网站也可以为人们提供以兴趣为基础的社群服务。由于SNS建立的是熟人的网络,因此,其交流的信任度更高。
(3)意义:SNS在很大程度上印证了“六度分隔理论”,甚至进一步缩小了人们之间的分隔度数。可以说,SNS是基于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构建的新的网络平台,这个平台以个人为中心,以社交为出发点,但是,在社交的推动下,也会产生大量的公共活动与公共信息。
三度影响力原则
(1)提出者:根据美国学者尼古拉斯·克里斯塔斯基和詹姆斯·富勒的研究,影响力在社会网络上的传播遵循着一定的规律,我们称之为三度影响力原则。
(2)定义:三度影响力原则是指人们在社会网络中的任何行为都会泛起涟漪,波及他们的“朋友”(一度连接)、“朋友的朋友”(二度连接),甚至“朋友的朋友的朋友”(三度连接),但超过三度分隔,影响力就会逐渐消失。
(3)理论意义:强连接与弱连接,主要是根据关系的直接程度区分岀来的。强连接指三度及以内的连接,弱连接则是指三度以上的连接。在研究者看来,强连接的意义是引发行为,而弱连接的作用是传递信息。
APP
(1)定义:APP(应用)主要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智能电视等设备的第三方应用程序,在中国,通常也称为客户端。
(2)特点:APP简化了获取信息的路径,降低了获取信息的成本,更方便人们在移动状态下操作,同时,它也有助于固化用户的习惯。从传播角度看,APP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网站传播的特点,如点对面的传播、传播主体对内容的控制等。但与此同时,APP又是对网站传播的垂直化与移动化改造。
(3)影响:APP模式在一定意义上削弱了过去门户网站的中心地位。但是,另一方面,“应用商店”的提供者,特别是像苹果这样的服务商,变成了另一种中心。虽然它不是传播中心,但作为平台的提供者和监管者,它可以通过对APP的审核与把关来影响用户,形成了另一个层面的集权。
二、网络媒体与新闻传播:主要涵盖教材第四章重点内容
BuzzFeed
(1)定义:BuzzFeed是美国的一个社会化新闻聚合网站。
(2)创办人:2006年乔纳·佩雷蒂于纽约创建BuzzFeed。乔纳·佩雷蒂也是《赫芬顿邮报》的联合创始人。
(3)特点:BuzzFeed起步时,是以数百个新闻博客为信息源,梳理当天网上的热门信息,向用户推送,也就是说,它的核心是对社会化媒体中的内容进行聚合、优化,为用户提供一种再加工式的信息服务。与其他网站不同的是,它关注的不是如何将用户拉到自己的网站上,而是如何将内容推送到用户们聚集的那些平台。目前BuzzFeed内容推送的范围已覆盖到包括Facebook、俄国社交网站VK和Telegram在内的30多个社会化媒体平台,并根据网络平台和用户的特点对特定的内容进行不同版本的调整。
后真相
(1)定义:“后真相”(Post-truth)这个词,被《牛津词典》选为2016年度词语。在这个词里,“Post”表示的是“超越”,也就是“真相”不再那么重要。这个词反映的是当今的一种典型状态,那就是“客观事实的陈述,往往不如诉诸情感和煽动信仰容易影响民意”。或者说,今天的人们不再追求事实与真相,而是容易为各种情绪、情感所煽动。
(2)原因:今天“后真相”的蔓延,的确与社会化媒体的传播机制不无关系。社会化媒体是以个人为传播节点、以社交网络为传播渠道的平台。在这种每个个体都参与的传播机制中,诉诸情感的内容往往比诉诸理性的内容更容易得到传播。人们在传播中还会不断加上带有个人情绪色彩的评论,评论往往比事实更容易引起关注与呼应,意见、情绪、立场常常会凌驾于事实之上,同时又渗透到对于事实的陈述中,事实与意见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
(3)评价:正如哲学研究者蓝江所指出的,后真相时代是因为“原来支撑真相的两大基础都崩溃了,即作为普世性原则的理性原则,以及作为经验性数据收集、统计、分析的客观性结论”。但他同时也指出,在“后真相”时代,我们恰恰需要重新高举真相的大旗。因为不是没有真相,而是以往我们接近真相的方式都出现了漏洞,需要在更宏大的背景下,重建一个可以接近客观性标准的框架,而不是让主观性占据真相留下的空位。
网络新闻传播中的典型陷阱与困境
(一) 网络媒体中导致虚假新闻的陷阱
1.来源陷阱
2.时间陷阱
3.专业陷阱
4.情绪、情感或认知框架陷阱
5.炒作陷阱
(二) 社会化媒体传播与个性化新闻带来的困境
1.后真相
2.信息茧房与回升室效应
网络新闻传播中的专业主义与“把关人”
(一) 网络新闻传播中的专业性坚持
1.新闻专业主义:传统媒体的自我规范
2.网络新闻传播中专业性的目标
新闻业基本原则的坚持、新闻专业能力的坚持与提升、新闻传播伦理的坚持
(二) 网络新闻传播中的“把关人”
1.网络新闻传播中的把关机制
信息生产与发布环节的把关、信息扩散环节的把关、信息循环环节的把关
三、网络传播中的用户:主要涵盖教材第五章重点内容
数字化生存
(1)定义:数字化生存这一概念,最初是由美国学者尼葛洛庞帝在其1996年出版的《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提出。他认为数字化生存指的是人类生存于一个虚拟的、数字化的生存活动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人们应用数字技术从事信息传播、交流、学习、工作等活动。
(2)影响:大量收集数据虽然能够给人们提供便利,但是数据化也会使个体暴露在更多的风险中。在未来,人们会需要争取自己的数据的不公开权以及被遗忘权。
(3)评价:新媒体时代,数字化生存是一种社会生存状态,技术发展铺设了数字化的底层逻辑,用户以虚拟的身份在网络空间交往。
被遗忘权
(1)定义:被遗忘权即服从人们的要求顺从民意,把新闻文章和其他网页上可能会令人尴尬的内容链接从搜索结果中移除。尽管你可以要求某一特定文件从搜索引擎上移走,但事实是,它依然存在于相应的主机上面。它只是不再被搜索引擎纳入序列,而不是真正消失了。除非你有真正合法的理由要求删除,不然一切就只能指望网管的慈悲。
(2)法律:欧美多国都曾在相关法律中提出了“被遗忘权”的概念,比如美国加州就通过了“橡皮”法律,要求科技公司应用户要求删除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就国内法律来说,隐私权在立法上没有确立,更无“被遗忘权”这一说法。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许春明指出,如果不是明显侵害个人权益的信息,而是网站公开的正常信息,搜索引擎就不负责删除。“个人想要删除公开报道的内容,就国内法律来说,没有法律依据,很难得到处理。”
(3)意义:被遗忘权的提出体现了互联网环境下人们渴望捍卫自我尊严,掌握个人信息的控制权,提倡尊重他人自由,创造免于恐惧的自由生活。
群氓的智慧
(1)提出者/著作:凯文·凯利在《失控》提出了“群氓的智慧”。凯文·凯利指出:“群体被看作一种自适应的技巧,适应任何分布式的活系统,无论是有机的,还是人造的。”
(2)定义:群氓的智慧指群体所具有的优于个体或个体综合的智慧与能力。
(3)发展:尼古拉斯·克里斯塔斯基、詹姆斯·富勒在《大连接》一书中则更明确地说:“社会网络可以表现出一种智慧,它可以让个体更有智慧,或者成为对个体智慧的补充。社会网络可以捕捉和容纳人人相传的、不同时间的信息,还可以通过计算将成千上万的决策汇总。不管个体成员的智慧如何,网络都可以产生这样的效果。”
群体盲思
(1)提出者:桑斯坦在《信息乌托邦》一书中提到了欧文·詹尼斯提出的群体肓思(Groupthink)的概念。
(2)定义:“群体盲思”即群体可能助长轻率的一致以及危险的自我审查,因而不能综合信息、扩大讨论的范围。
(3)评论:桑斯坦本人也对群体智慧一定优于个人智慧的乐观看法进行了反思,指出了群体协商失灵或失败的种种可能及其原因。
群体极化
(1)提出者:桑斯坦的著作使“群体极化”为更多人所了解,但群体极化研究并非起源于桑斯坦,社会心理学领域早就有了很多相关研究。
(2)定义:桑斯坦指出,群体极化现象指的是,协商群体的成员典型地选择与协商开始前他们的倾向相一致的更为极端的立场。群体极化是协商群体的常态。
(3)后果:群体极化有两种情形,群体讨论往往会强化其成员的最初意向,例如,使偏激者更偏激;但群体讨论也会强化群体成员的共同态度,强化群体成员的平均倾向。从这个词本身的含义来看,它是中性的,群体极化未必一定产生消极结果。
“群氓的智慧”还是“群体性迷失”
(一)“群氓的智慧”及其形成原因
1.社会网络铺垫了群体智慧的基础
2.个体间的互补产生群体智慧
3.群体互动有助于激发利他行为
4.自组织机制是群体聚合从混沌走向秩序
(二)群体性迷失及其原因
1.群体心理
2.信息的遮蔽
3.匿名效应
(三)影响网络群体智慧形成的结构与机制因素
1.群体的连接模式:“多中心”的分布式
2.群体的聚合结构:开放、流动中的秩序
3.群体的协作机制:分工明确、有效激励、相互校正
4.群体的协商氛围:“理想的商谈环境”
第二期到这里就结束啦,希望大家直接安排时间记忆上面的知识点,才能有更好的复习效果,第三期我们不见不散~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