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1.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演进和更替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第一个社会形态。石器是原始社会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原始社会生产资料归氏族公社所有,实行集体劳动,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占有劳动产品。原始社会的生活资料实行平均分配,以保证原始社会人的共同生存,由此决定了原始社会没有私有制、没有阶级、没有剥削。
奴隶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阶级剥削社会。在奴隶社会中,奴隶主和奴隶是两个基本阶级。奴隶社会第一次出现了城市和乡村的分离,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这种分离既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又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奴隶社会普遍使用金属工具,大量使用奴隶进行协作劳动,出现城乡分工和体脑分工,这都有助于生产发展和文化繁荣。
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以封建主占有土地等生产资料和不完全占有农民(农奴)为基本特征。地租是封建剥削的基本形式,集中反映了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封建社会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生产活动分散,规模狭小,生产技术长期处于落后停滞状态,生产力发展十分缓慢。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资本主义萌芽于14世纪末15世纪初,在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出现,其途径有两个:一是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二是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
3.资本的原始积累
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资本原始积累主要通过两个途径进行: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资本原始积累的事实表明,资产阶级的发家史就是一部罪恶的掠夺史,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这种剥夺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写在人类的编年史中的。”
4.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
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对上层建筑的彻底变革提出了强烈要求。从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后半期,英、法等国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实现了产业革命,机器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空前大发展,最终建立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二、价值是什么
1.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商品经济是作为自然经济的对立物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自然经济是一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自然经济以分散的、自给自足的家庭生产为基础,生产规模狭小,社会分工低下,以使用价值为生产目的。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2.商品的二因素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共有的属性。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比例相交换,就是因为它们都有价值。商品价值在质的规定性上是相同的,因而彼此可以比较。商品的价值实体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社会关系。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重点:商品的二因素
使用价值商品的有用性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属性普通劳动产品也具有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劳动人与人的关系社会属性普通劳动产品不具有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
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缺一不可。一种物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即使人们为它付出了劳动,也没有价值;一种物品尽管具有使用价值,但如果不是劳动产品,也没有价值。
3.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即有用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
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它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另一方面,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三、价值如何衡量
1.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商品的价值不仅有质的规定性,而且还有量的规定性。商品价值的质即实体是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商品价值的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是按劳动时间来计量的。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劳动生产率指的是劳动者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它的高低可以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测量,也可以用单位产品中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测量。
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主要包括: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
重点: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相同时间生产商品数量商品价值总量
社会(部门)劳动生产率增加减少增多 不变
个别劳动生产率增加不变增多增多
3.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
商品的价值量同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密切相关。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的一般劳动者都能从事的劳动。复杂劳动是指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术专长的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商品价值量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计量的,复杂劳动等于自乘的或多倍的简单劳动。复杂劳动转化为简单劳动,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自发实现的。
四、价值如何表现
商品的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以及货币形式。
商品的交换是以货币为媒介的,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有五种基本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最基本的职能。
货币的产生使整个商品世界分化为两极:一极是各种各样的具体商品,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使用价值;一极是货币,它们只代表商品的价值。这样,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发展成为外在的商品和货币的矛盾。货币的出现,有利于解决商品交换的困难,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货币的出现并没有也不可能解决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反而使矛盾更加扩大和加深了。所以,马克思把商品转换成货币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占有者”。
五、价值有何规律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它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自发波动。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由于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商品的价格总是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不停地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从较长时间来看,价格高于价值的部分和价格低于价值的部分能够相抵,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是一致的。
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分配。
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必然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后果。其一,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进步;其二,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一部分具有有利条件的生产者可能积累大量的财富,而一部分处于不利地位的生产者可能亏损甚至破产;其三,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状况,造成社会资源浪费。
六、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的社会性质是由社会分工决定的,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每个商品生产者在社会分工体系中从事的是某一种商品生产,他们的劳动都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存在,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又是按照自己的利益和要求进行的,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及其运动,使商品生产者认为商品、价值乃至货币似乎具有一种超自然的神秘性,商品生产者听凭商品、价值、货币运动的摆布,人们之间一定的社会关系在人们面前采取了物与物的关系的虚幻形式,马克思称之为商品拜物教。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世界的拜物教性质的产生具有必然性。其一,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产品只有采取商品的形式才能进行交换,人类劳动的等同性只有采取了同质的价值形式才能在交换中体现出来;其二,劳动量只有采取价值量这一物的形式才能进行计算和比较;其三,生产者的劳动关系的社会性质只有采取了商品之间即物与物之间相交换的形式才能间接地表现出来,这就使人们之间一定的社会关系被物与物的关系所掩盖,具有了拜物教性质。商品世界的拜物教性质掩盖了商品经济关系的本质,妨碍人们透过物的外表认识商品、价值以及货币的实质。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进一步发展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一矛盾的不断运动,才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被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具有了客观必然性。
七、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马克思在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创造价值理论的同时,创立了劳动二重性理论,第一次确定了什么劳动形成价值、为什么形成价值以及怎样形成价值,阐明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从而为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创立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础。此外,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等政治经济学的一系列重要理论的创立,也同劳动二重性学说有关。因此,劳动二重性理论成为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第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中所揭示的关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一般理论,对于我国深化经济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2.科学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人类进入了21世纪,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社会经济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必须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第一,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做出新的界定;第二,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的作用的认识;第三,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的作用的认识;第四,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