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常识需要日常积累
今天小编给你精选了5道题
看看你能做对吗~
没做对的小伙伴
记得学习答案中的知识点哦~
ps:点击题目下方空白处就可以对答案
01
1.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关于党的历史,下列选项有误的是:
A.中共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B.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武装斗争
C.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中共七大的历史性贡献
D.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答案:B
解析:1939年10月,毛泽东在撰写《〈共产党人〉发刊词》、论述新民主主义理论时,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而1992年10月,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保证我们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
因此,选择B选项。
A项: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召开。中共二大正确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A项正确。
C项: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新的党章,确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统一的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一切工作的指针。C项正确。
D项: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是在对建国前夕由全国政协制定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进行修改的基础上制定的。D项正确。
02
2.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什么?
A.落后的社会生产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C.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答案:C
解析:“变化者,乃天地之自然。”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不断向前发展的,社会主要矛盾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变化。经过长期努力,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我国长期所处的短缺经济和供给不足状况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变,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再讲“落后的社会生产”已经不符合实际。同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再只讲“物质文化需要”已不能真实全面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因素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是动态过程,不平衡不充分是永远存在的,但当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不平衡不充分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时,就必须下功夫去认识它、解决它,否则就会制约发展全局。这些就是我们作出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判断的主要依据。(摘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
03
3.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A.改革
B.开放
C.解放生产力
D.科技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答案:A
解析:改革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之一,也是邓小平理论最具特色的内容之一。改革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因此,选择A选项。
B项: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C项:解放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和内容和根本任务之一,不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不选。
D项:1988年9月5日,邓小平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同年9月12日,1992年初,在视察南方时的谈话中,邓小平再次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04
4.为持续推进我国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国家文物局等9部门2021年5月24日发布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____年,中国特色博物馆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博物馆____更加完善,基本建成世界博物馆强国,为全球博物馆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A.2035 社会功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