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事业单位全国公基方向各类考试中,文史常识,特别是历史部分考察较为细致且全面,特别是近年来各类制度领域出题量偏多,今天带领同学们一起梳理公基文史常识中我国古代奴隶制社会土地制度的演变。
马克思提出了五种所有制形式的构想,恩格斯提出了"五种社会形态说"。1846年马克思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时就已经有了五种所有制形式的构想。马克思又在《共产党宣言》《雇佣劳动与资本》中都讲到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如果加上原始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也是五种所有制形式。
奴隶社会是一种社会形态,以奴隶主占有奴隶和生产资料为基础。奴隶制社会的生产力比原始公社有所提高,为了镇压奴隶的反抗建立了奴隶主专政的国家。基本特征是奴隶主占有奴隶和生产资料,奴隶没有自由,为奴隶主进行生产劳动。
土地制度有广义和狭义的概念之分。广义的土地制度是指包括一切土地问题的制度,是人们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因土地的归属和利用问题而产生的所有土地关系的总称。广义的土地制度包括土地所有制度、土地使用制度、土地规划制度、土地保护制度、土地征用制度、土地税收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等。狭义的土地制度仅仅指土地的所有制度、土地的使用制度和土地的国家管理制度。
“井田制”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土地国有制度,出现于商朝,在西周时期盛行,因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作“井田”。其内容是将每方圆一里内的九百亩土地划分为井字状的九块,周围八块作为私田,分予私人耕种;中间一块,其中二十亩作为宅基地,供八家盖房住人,剩下的八十亩作为公田,由八家共同负责耕种。
井田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实质是一种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其出现于商朝,西周时发展成熟,春秋时期,由于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普及等诸多原因逐渐瓦解。西周时期,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作“井田”。
由于井田制的相关考古资料缺乏,有学者认为,井田制可能仅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制度。
“相地而衰征”是齐国管仲提出的按照土地不同情况分等征收农业税的财政思想。管仲认为征收赋税额仅根据土地数量而不考虑好坏程度、距离远近情况等因素,就会造成赋税负担不合理的状况,从而引起一部分劳动者因赋税负担过重而破产逃亡,甚至进行反叛斗争。“相地而衰征”可以使纳税负担合理,鼓励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纳税者安心生产,从而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保证统治阶级的税收收入。
管仲(前719-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春秋时期法家人物。被称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汉族,颍上(今安徽省颍上县)人,周穆王的后代。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经济学家、改革家,被誉为“圣人之师”和“华夏文明的保护者”。
春秋时期,由于牛耕和铁制农具的应用和普及,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大量的荒地被开垦后,隐瞒在私人手中,成为私有财产;同时贵族之间通过转让、互相劫夺、赏赐等途径转化的私有土地急剧增加。公元前594年,鲁国为了增加收入,规定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田亩收税。此后,楚国、郑国、晋国等国家也陆续实行了税亩制,在客观上承认了土地私有,促进了“井田制”的瓦解。
到了战国,秦国商鞅变法明确规定: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此后,各国在改革中也先后以法律形式规定了土地私有,标志着井田制彻底崩溃,代之而起的是多种形式的封建土地所有制。
商鞅变法是指战国时期秦国秦孝公支持商鞅进行的一次较为彻底的封建化变法改革运动,先后两次改革,第一次开始于公元前356年,第二次开始于公元前350年,持续18年。
商鞅变法的启示有:改革具有必要性、多样性、复杂曲折性、进步性和局限性;改革必须坚持不懈,有牺牲精神;改革应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要制订法律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改革要讲究策略的灵活性,以减少改革的阻力;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有大无畏的精神和勇气;改革伟业与个人努力有关,但是与个人命运并无必然联系。
商鞅变法后商鞅被车裂的原因是其变法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秦孝公死后,商鞅失去政治支柱。
【试题练习】(判断)井田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西周时期,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作“井田制”。
【解析】正确。“井田制”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土地国有制度,出现于商朝,在西周时期盛行,因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作“井田”。
【点拨】中国古代历史上不同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不一导致土地制度各异,故试题中细节考查较多,做题难度较大,各位同学可以在今天总结的知识点上加以补充,不断积累拓展加深印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