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统计局有关统计公报,截至2022年12月31日,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为28004万人,占总人口的19.8%。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与社会数字化转型,推动着占总人口近20%的银发群体迈入数字化生活浪潮,最新报告显示,老年人通过成为银发网红、借助信息平台再就业等方式跨越“数字鸿沟”,主动参与社会。
近日,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智慧医养分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智慧老年友好社会建设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立德楼召开。活动上,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左美云教授报告了由中国人民大学智慧养老研究所与中移智库联合发布的《数智时代老年人社会参与现状报告》(以下简称《现状报告》),中国移动研究院用户与市场研究所副所长吴淑燕代表中移智库发布了《中国银发群体大数据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洞察报告》)。
2022年5月17日,安徽寿县,一营业厅工作人员向老人讲解手机安全支付注意事项,助力“银发族”跨越“数字鸿沟”,享受数字生活带来的便利。图/IC photo
我国银发群体已初步跨越基础使用门槛,数字生活趋于多元化
根据国家统计局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即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11月,国家已先后出台26项政策,推动智慧技术赋能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涉及“整体规划”“智慧养老” “智慧助老”“适老改造”“试点评选”和“交通出行”等方面,创造出良好的宏观环境,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融入数智时代。
《洞察报告》基于覆盖31省(自治区、直辖市)、9000+样本的城乡人群调研,吴淑燕在解读报告时表示:“当‘老龄化’遇到‘数字化’,信息服务已经通过适老助老行动开始为银发群体的生活插上‘数字翅膀’,银发群体的数字生活也呈现出新的特征。”
《洞察报告》指出,在信息服务日益普及与适老化建设积极推进的背景下,我国银发群体已初步跨越基础使用门槛,日均在网时长与2020年相比增幅高达60%。银发群体数字生活体验多元丰富,社交通讯、地图导航、长短视频、资讯、综合购物、搜索浏览器等常用APP已渗透到银发群体日常生活中,其中,地图导航、短视频、资讯、综合购物等APP的使用显著增加,2023年渗透率均超过55%。
《洞察报告》还区分了传统银发群体和新银发群体,传统银发群体以生活观念传统、完成基础数字接入、城乡65岁以上的人群为代表,新银发群体以生活观念革新、数字接入程度较深、一二线城市50-65岁的人群为代表。
其中,新银发群体对数字社会的融入程度更深,数字应用的使用率与类型丰富程度均高于银发群体的总体水平。社交通讯类、地图导航类、长短视频类、资讯类、综合购物类APP渗透率超65%。互联网渐趋成为新银发群体了解新鲜事、新科技、新产品的重要窗口。超七成新银发群体每天花时间上网看新闻,近三成新银发群体形成科技尝鲜习惯。
不过,《洞察报告》也指出,传统银发群体数字出行、数字就医能力亟待增强。在出行、医疗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字服务方面,传统银发群体中超六成表示不会自主使用上网导航/打车等数字 出行服务,超五成不能独立完成线上挂号。
银发网红、志愿活动和再就业是数智时代老年人参与社会的主要方式
《现状报告》认为,当前智慧技术主要从“智慧助老”和“智慧用老”两方面促进了老年人在数智时代的社会参与。
在智慧用老方面,《现状报告》揭示了目前老年人主动参与社会的三种主要方式。其一是银发网红,许多老年人在短视频平台上创作自己的内容,通过分享专业知识、多彩与幽默的生活片段,满足了自我表达和实现的需求,传播积极正能量。以短视频代表APP“抖音”平台为例,截至2023年11月30日,60岁及以上且粉丝量大于等于400万的银发网红数量已经达到20人,排名第一的银发网红“我是田姥姥”粉丝数超过3500万。
6月13日,吉林省吉林市,老人们在松花江畔唱二人转并用手机直播。图/IC photo
同时,许多低龄老年人(60至69岁的老年人)在退休后通过“时间银行”“智慧助老公益行动-传帮带”等方式参与志愿活动,为高龄老年人提供陪伴、照顾和帮助等服务。
老年人才再就业也是老年人参与社会的主要方式之一。许多单位和企业开始针对有技能、有意愿的老年人开设定向招聘计划,一些机构还建立了专门的老年人才信息平台(如“中国老年人才网”“全国离退休人才网”等),提供求职、招聘信息与专业咨询。基于“全国离退休人才网”求职数据进行的分析显示,求职者主要以男性、60-64岁求职者为主。求职者人数排名前十的省级行政区为上海、北京、广东、江苏、山东、辽宁、 浙江、河北、湖北和天津,东部沿海或发达地区老年人更倾向于再就业。求职老年人当前待遇期望在7500元左右的最多。
“当前我国正处于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和数智化社会进程不断加快的共振时期。作为时代新课题,如何让数智技术赋能老年人的社会参与,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以银发用户为中心积极探索产品服务创新,合力构建包容、有韧性的数字社会。”左美云分析。
■ 隐忧:
老年群体可能沉迷网购、遭遇网络诈骗
日常消费是老年人高频的社会参与方式,随着互联网在银发人群中的渗透率越来越高,中老年群体作为移动互联网新晋增量的红利不断显现,同时,他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正悄然改变,巨大的线上消费不断释放。
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2022年北京市老年人智能手机使用习惯和态度调查报告》显示,智能手机在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更加普及,超七成被访者表示最常使用“线下支付”“新闻资讯”和“网购” 等功能,其中“线下支付”功能应用率提升最多,较2011年增加了42.8%。
《现状报告》指出,在政策、企业以及社会的共同推动下,老年人对智能设备使用的学习逐渐深入,他们不断地跨越“数字壁垒”,提升数字素养,越来越多地享受智慧技术发展带来的红利,伴随适老化改造的深入,老年人利用智慧技术参与日常消费等社会生活将更加便利。
然而,在越来越多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成为网购一族之后,也相应产生了一些问题,比如部分老年人有可能演变为“剁手族”。沉迷网购、网络诈骗以及对退换货流程的不熟悉都是老年人可能遇到的问题。
该报告内有一个生动的例子:在玉石珠宝行业的直播间中,老年群体已逐渐成为消费的主力军。主播们普遍使用简单却有效的策略,即不断重复强调“为家人提供福利,亏本清仓限量抢购”等话术,让老年人深信自己“占到了便宜”。部分主播还会与助理进行一唱一和的表演,或是在直播间诉 说悲惨遭遇,以引起老年观众的共鸣。对于老年人而言,最具有吸引力的策略莫过于“告诉他们这个玉具有治疗作用,那个玉能够安神,这串珠子能够抗癌,那个吊坠可以防辐射”。然而,缺少玉石相关知识的老年人,更容易在主播的诱导下冲动消费,掉入直播间的消费陷阱。
《洞察报告》也认为,传统银发群体安全风险防范意识有待提升。仅半数左右传统银发群体在线交易时会注意核实对方真实身份,风险防范意识低于全网水平。
“因此,有必要加强老年人对网络购物安全的教育,提高其对线上消费的警惕性。”左美云表示。
新京报记者 叶红梅
编辑 陈静 校对 吴兴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