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型时期,良好的心态有助于青少年形成对社会、家庭、人生的正确认识,并对今后一生的道路产生深远的影响。
很多人在少年时期,受生理、心理、社会环境、以及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心理健康问题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困扰。今天我们就来关注一下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几大重要因素。
情绪障碍
情绪障碍通常在青春期出现。除了抑郁或焦虑外,患有情绪障碍的青少年还可能经历过度烦躁,沮丧或愤怒。症状可以在多种情绪障碍中重叠,情绪和情绪爆发的快速和意外变化。年轻的青少年可能还会出现与情绪有关的身体症状,如胃痛,头痛或恶心。
情绪障碍可能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功能,影响学业和出勤。退出或避免家人,同龄人或社区可能会加剧孤立和孤独。更糟糕的是,抑郁症可能导致自杀。
自卑心理
自卑是一种因过多地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自卑感人人都有,只有当自卑达到一定程度,影响到学习和工作的正常进行时,才归之为心理疾病。在人际交往中,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等自身因素评价过低;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经不起较强的刺激;谨小慎微、多愁善感,常产生疑忌心理;行为畏缩、瞻前顾后等。
自卑是心理暂时失去平衡的一种心理状态,对此可以通过补偿的方法来加以调适,这种补偿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有的青少年明知自己能力不强,却故作姿态,甚至以奇异打扮来招人注意,借以弥补自己内心的空虚。这种消极的补偿方法,是不足取的。
饮食失调
饮食失调通常在青春期和青年期出现。大多数饮食失调对女性的影响比男性更常见。诸如神经性厌食症,神经性贪食症和暴食症等饮食失调的特征在于有害的饮食行为。厌食症和神经性贪食症还包括对食物,体形或体重的关注,以及诸如过度运动或呕吐以补偿卡路里摄入的行为。
患有神经性厌食症的人体重低,对体重增加的恐惧感增强。暴饮暴食的人在暴饮暴食时会感受到痛苦,内疚或自我厌恶的感觉。进食障碍对健康有害并且经常与抑郁,焦虑或物质滥用共存。
自杀和自残
自杀是中老年青少年死亡的第三大原因。自杀企图可能是冲动的,也可能与绝望或孤独感有关。自杀的风险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有害使用酒精,儿童时期的虐待,寻求帮助的耻辱,获得医疗的障碍以及获得手段的途径。
人的身体和精神是密不可分的,不但要有健康的身体,更要有健康的心理。在这里仅一也呼吁大家,在青春期的敏感时期,多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预防不良后果的产生。
往期精彩回顾
编辑 | 仅一 主播 | 仅一
欢迎投稿:cnjksxr@163.com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