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天任
探寻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政治经济机制
作者 | 葛天任
作者单位 |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原文 |
非常荣幸《土地金融如何塑造中产阶层——基于金融社会学的分析》一文在《社会学研究》2024年第1期发表。这篇文章的选题最初由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李强教授向我们提出,经过多年多地的观察与调查,我们选择从金融社会学视角出发,剖析土地金融塑造中产阶层崛起机制,其立意在于探寻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政治经济机制。研究中国社会真问题为李强老师所毕生倡导,我们谨以此文缅怀和纪念敬爱的李老师!论文初稿曾在2019年中国社会学会金融社会学论坛宣读并得到师友们的意见和建议,论文在投稿过程中得到了来自匿名评审人和编辑部、责任编辑的专业详细的建议,在此我们一并致以衷心感谢!下面,我们将从选题立意、分析写作和研究展望三个方面介绍本文的研究历程与心得体会。
一、选题立意
选题立意是文章之魂。本文选题主要有如下两方面考虑:第一,关注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大问题”。现代化理论源自于社会学,现代化问题是社会学的核心问题。现代化转型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即中产阶层的发展壮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现代化转型的最大成就或者说与以往中国社会结构之最大不同是中产阶层的发展壮大,这是中国式现代化所依托的最重要的社会“基本盘”。论文的研究问题就是立基于这样一个基本事实:中国中产阶层的大规模快速崛起。搞清楚中国中产阶层大规模快速崛起的核心机制,就能寻找到防止中产衰落的“药方”,能够为思考未来橄榄型社会建设提供讨论基础。尤其在大国竞争博弈加剧的时代,可谓意义重大。第二,发挥社会学的想象力,以土地城镇化发展模式为切口。找准问题切口并不容易。中国中产阶层地位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住房资产比重较高,这与中国大规模快速的土地城镇化发展模式有着密切关联。关于这方面的思考,我最开始是从2004年在鄂西北农村调查开始,那次调查让我意识到解决中国农村问题的唯一出路是城镇化,只有通过城镇化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现代化。后来我关注的问题变为:究竟如何才能把如此大规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之中实现真正的市民化。随着研究的深入,特别是参加了李强老师负责的多元城镇化课题组,我有机会到各地调研访谈,让我日益感到土地城镇化正是中国近30年来经济飞速发展的核心动力,更是塑造中国现代社会结构的核心动力。因此,我感到研究中国中产阶层发展壮大问题需要“向前思考”,即讨论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政治经济机制。
二、分析写作
分析视角是文章之眼。确定选题立意之后,如何“驾驭”这样一篇“大文章”,着实需要费一番心思,这就需要选准分析视角。关于选取分析视角,当时有两方面考虑:第一,搞清楚土地城镇化形成背景与核心机制。这方面,我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张明研究员关于中国经济增长逻辑链条精彩分析的启发,他关于分税制改革、土地财政形成、地方政府债务的分析廓清了土地城镇化的背景与动力。此外,厦门大学经济学与规划学双聘的赵燕菁教授关于土地财政、土地金融的系列论文进一步启发我将思考的焦点落到了土地金融之上。第二,对话金融社会学理论,深刻认识现代金融的重要性。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是金融,研究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不能不研究金融,甚至研究国际政治也不能不研究金融,但金融学、经济学研究金融问题缺乏社会学的宏观视野、结构-行动视角,没有把金融视作社会运行的一部分,没有将金融本身视作一种社会建构。就中国中产阶层大规模快速崛起问题而言,现代金融机制的重要性无论如何强调都不过分。在此意义上,随着金融与社会日益深度融合,金融社会学的重要性将不仅是基础性的,更是战略性的。这方面,中国社会学会金融社会学论坛持续举办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交流平台,对研究的深入有着极大帮助。
选准分析视角只是论文写作的开始,论文过程是一个不断优化、不断修改、不断学习的过程。我们通过学科交叉找到研究创新点,在多位师友的建议下,我们逐渐将土地金融塑造中产阶层崛起机制作为论文的主攻方向。在具体的论文写作过程中,如何对话理论、构建论文架构、细化论证,这些工作其实更加重要。这方面本文的合作者之一、清华大学社会学系郑路老师给予了深入且细致的指导。本文的合作者杨晓晨博士既有经济学、金融学的学科背景,又有在房地产金融领域的从业经验,对土地金融运行有着切实的观察和体认,他强调从金融社会学视角讨论土地金融与中产阶层问题更符合实际的、切身的感受,提供了大量一手材料,数据分析,尤其是独到的观察、见解对本文的形成有着重要支撑作用。我在论文初稿写作修改过程中把这些内容消化吸收,本身就是一个不断丰富知识结构、不断学习和请教提升的过程。我深刻感受到通过论文写作能够有效促进对专业领域的学科交叉和知识积累。此外,在论文的分析写作过程中,通过有效的跨学科交叉,尤其是“自组织”的团队合作,是研究“大问题”、推动学术自主创新的关键。如果由此延伸到人文社会科学的国际间“竞争”,我还想表达的是,英美社会科学研究除了在打破学科壁垒、鼓励跨学科交叉与团队自由合作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其形成了一套高度“产业化”的“知识生产”生态系统更是值得我们深入反思和借鉴,尤其是数据开放性、丰富性与分析性方面值得我们学习改进。
三、研究展望
对于中国土地金融与中产阶层发展问题的研究,这篇论文仅仅是“抛砖引玉”。对于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政治经济机制问题的研究,这篇论文更只是一个粗浅的探索和尝试。这些问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而对这些问题的研究需要更多关注、需要更多研究者参与进来、需要持续不断地推陈出新。展望未来,我想还有“向前”、“向后”两方面研究值得进一步思考和推进:第一,“向前”研究政治经济机制。关于土地金融的循环过程仍有不少内容、环节需要深化、细化,尤其在量化研究方面需要进一步补充相关数据。更深入地认识到中国的土地金融模式的形成,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把握中国改革发展的深层动力机制。这有助于我们应对大国博弈时代自身经济深层动能的激发,尤其是改革发展的“方法论”。第二,“向后”研究土地金融的过渡模式和替代模式。尽管土地金融模式具有双重风险且不可持续,但其形成演化并非一日之功,探索土地金融模式的过渡模式、替代模式可能需要大格局和大智慧,还需要多学科的知识积累。这方面,香港中文大学陶然教授的《人地之间——中国增长模式下的城乡土地改革》一书已经开启了有益的相关探索,我也在近期上海的若干调研中发现了一些宝贵的案例实践,但我清楚地知道这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就能够搞清楚的大问题,而是需要更加机制化的极为艰苦的思想探索与创新!从更长远的历史视角看,探寻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政治经济机制或许是我们这几代学人的使命和责任。在此意义上,我们还需更开阔的视野与更大的努力才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