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
“广商团学”公众号现开展
“党史小课堂”系列推文
号召同学们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传承红色精神
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一百周年!
学党史 强信念 跟党走
党史小课堂第九期开始啦!
本期内容是1949年10月至1956年底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一起来看看
当时的重要决策吧
// 过渡转变 //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是指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具有新旧社会交替时期的特征。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旧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社会形态。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中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渡的形式。所以主要的经济成分是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
新民主主义社会要继续向前发展,就要不断扩大国营经济,同时逐步将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改变为社会主义经济,使社会主义经济逐步成为我国的经济基础。
// 过渡总路线 //
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阶段中的总路线。早在全国解放前夕,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就提出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已基本完成,根据毛泽东的建议,党中央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作为过渡时期各项工作的指南。1953年9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的庆祝国庆四周年的口号中,正式公布了这条总路线,即“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以工业化为主体,三大改造为两翼,二者是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这条总路线的实质是改变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为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1953年6月15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第一次对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的内容作了比较完整的表述。“这条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不要脱离这条路线,脱离了就要发生‘左’倾或右倾的错误。”这是一条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的总路线。它的根本思想,早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就提出来了。1952年9月以后,毛泽东曾多次讲到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问题。在6月15日的这次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以后,中央宣传部着手起草关于总路线的宣传提纲。毛泽东在修改这个提纲时,把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进一步完整准确地表述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这条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各项工作离开它,就要犯右倾或‘左’倾的错误”。
中国共产党在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过渡时期的基本任务和准则。
// 提出背景 //
1952年底到1953年初,中国的发展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问题。抗美援朝渴望结束;土地革命的任务已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完成;国民经济恢复工作提前实现预定目标;第一个五年计划即将开始;中国社会生活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新的形势和新的问题,需要提出新的任务和目标。
这条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各项工作离开它,就要犯右倾或“左”倾的错误。1952年下半年由毛泽东提出,1954年为中共七届四中全会批准,并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原来估计十五年左右时间完成,但在实际执行中,于1956年完成了三大改造,接着又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中国共产党在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时期的总任务。它的要点是:过渡时期总路线于1952年提出,1953年公布。它的基本思想早在1949年 3月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的决议中就作了原则性的规定。
// 具体措施 //
在过渡时期中,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创造了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委托经销代销、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最后实现了马克思和列宁曾经设想过的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对个体农业,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创造了从临时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发展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发展到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过渡形式。对于个体手工业的改造,也采取了类似的方法。
在改造过程中,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和合作经济表现了明显的优越性。到1956年,中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这项工作中也有缺点和偏差。在1955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致在长期间遗留了一些问题。1956年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对于一部分原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也不很适当。
1954年9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5年3月召开的中共全国代表会议,总结了反对野心家高岗、饶漱石阴谋分裂党、篡夺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斗争,增强了的团结。1956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和随后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规定了对知识分子和教育科学文化工作的正确政策,促进了这方面事业的繁荣。
1956年9月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中国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中国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虽然还有阶级斗争,还要加强人民民主专政,但其根本任务已经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大会坚持了1956年5月中共中央提出的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大会着重提出了执政党的建设问题,强调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它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中共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 重要作用 //
这条总路线,符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反映了当时全国人民的普遍愿望。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下,处于贫困落后状态的中国人民,一旦掌握了国家政权和国民经济命脉以后,迫切需要过渡时期总路线,并且也有可能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以便迅速发展生产力。
只有社会主义工业化,才能用先进的生产手段改造和装备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迅速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增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领导地位,巩固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确保国家的独立与安全,使人民生活不断得到改善。而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又必须对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因为在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以后,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不解决这一矛盾,不仅社会主义工业化将得不到它所需要的劳动力、资金、粮食、原料和市场,而且土地改革以后的农村也会出现新的两极分化。因此毛泽东曾形象地把工业化比作鸟的“主体”,把社会主义改造比作鸟的“两翼”,两者只有同时并举,才能展翅飞翔。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是以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生产资料私有制。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必须建立
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是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
也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
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看完本期视频
就是我们党史知识竞答环节啦!
听说答题还有学时
赶紧往下滑吧
⏬⏬
1.1927年9月29日至10月3日,毛泽东在江西永新县三湾村,来到了举世闻名“_____”。从政治上组织上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
2.抗战期间,八路军鲁南军区爆破英雄_____多次率领爆破组炸毁日伪军据点,被称为“爆破大王”。
3.毛泽东1927年初对湖南农民运动进行了32天的考察,写成了()。
A.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 《井冈山的斗争》
D.《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4.1934年,东北抗日联军的杰出代表()参与创建了珠河、汤原抗日游击根据地。
A. 杨靖宇
B. 赵尚志
C. 何展浩
D. 黎永雄
5.1990年12月,()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大陆开业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
A. 北京
B. 深圳
C. 上海
D. 南京
想参加党史知识竞答吗?
那就赶紧扫码下方二维码
开始答题吧
前10名答对可获得一个"4+X"思想品德素质的学时
快冲呀!
我想一定有人迫不及待
要看上周题目的答案了
别急!
团团都已经给你们整理好
放在下面啦
1.民主革命2.群众 3.C 4.D 5.A
当然啦
还有上周答题得分前10名的同学
恭喜他们获得一个"4+X"思想品德素质的学时
以下就是答对前10名的名单
学习完本次的小知识
你有什么心得体会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