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思想道德建设为法治建设提供思想指引和价值基础;法制建设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制度支撑和法律保障。
2.法律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
3.世界观决定人生观,人生观从属于世界观。人生观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4.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不是由人生目的决定的。
5.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人生态度、人生价值选择。
6.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人生的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体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保障。
7.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最重要的就是看一个人是否用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国家和社会真诚奉献,为人民群众尽心尽力服务。
8.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
9.评价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实践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10.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最根本的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
11.社会利益是所有人利益的有机统一,它体现了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是个人利益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它也保障着个人利益的实现。
12.人的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
13.评价人生价值大小的方法是:
既要看贡献的大小,也要看尽力的程度;
既要尊重物质贡献,也要尊重精神贡献;
既要注重社会贡献,也要注重自身完善。
14.幸福是一个总体性范畴。幸福总是相对的,不是尽善尽美的。
15.信仰是最高层次的信念,具有最大的统摄力。
16.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个人理想以社会理想为指引,个人理想从属于社会理想;
社会理想是对个人理想的凝聚和升华;
社会理想的实现,归根到底要靠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并体现在实现个人理想的具体实践之中。
17.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的表现:
第一,表现为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互关系的独到理解;
第二,表现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第三,表现为对品格养成的重视。
18.中国精神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
19.爱国主义是具体的、历史的、现实的。
20.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是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自己的国家。
21.文化是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民族精神的摇篮。
22.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23.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处于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
24.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
25.富强是促进社会进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富强就是人民的富裕和国家的强盛。
26.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
27.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贯穿中国革命道德始终的一根红线,是社会主义道德观的集中体现,是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2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
2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观念上层建筑。
30.把道德的起源或者归结为与生俱来的善性,或者归结为先天存在的良心、理念或精神的“先天人性论”,是在道德起源上的唯心主义观点。
31.作为社会意识的道德一经产生,便有相对独立性,这种相对独立性既表现为道德的历史继承性,也表现为道德对社会发展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32.在道德的功能系统中,最基本的功能是认识功能,规范功能和调节功能。
33.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
34.根据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道德的实际,对公民最基本的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是:顾全大局、遵纪守法;热爱祖国、诚实劳动。
35.当代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活动范围的广泛性、活动内容的开放性、交往对象的复杂性、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36.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生产活动的重要基础,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37.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是贡献社会。
38.家庭美德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互助为主要内容。
39.法律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
40.法律制定是国家对权利和义务,即社会权益和负担进行的权威性分配;法律的执行、适用、遵守,则是把法律规范转化为法律实践,把法定的权利和义务转化为现实的权利和义务。
41.行政执法是法律实施和实现的重要环节,必须坚持合法性,合理性,信赖保护、效率等基本原则。
42.“十一个坚持”中,科学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前进方向的是:
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43.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44.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历史的必然结论,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所决定的,是立足我国基本国情的必然选择。
45.坚持党的领导,体现在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46.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
47.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
48.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
49.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制度的范畴;法治是法律统治的简称,是一种治国原则和方法。
50.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
51.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德治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
52.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
53.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前提,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制度基础。
54.建设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点。
55.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是宪法法律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是加强对权利运行制约和监督的迫切要求。
56.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依托。
57.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是一个有机整体,关键在于党要坚持依法执政,各级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
58.公平正义是法治的生命线,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主要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救济公平。
59.权力制约的要求有:权利由法定,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
60.机会公平包括:起点平等,发展平等,代际平等。
61.权利的法律保障包括宪法保障,立法保障,行政保障和司法保障。
62.程序正当表现在程序的合法性,中立性,参与性,公开性,时限性等方面。
63.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表达权,民主管理权,监督权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