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人格理论上,人类可以大略区分成三大人格群:A型人格、B型人格与C型人格。三个人格群底下各自可细分成多种人格,而每一种人格又具有不同的人格属性,透过当事人身处的环境,这些属性会跟心理防卫机转发生互动,最后才展现成为一个个别的动机,并且在团体动力的调整下,形塑成一组特定的行为。这在个人行为分析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A型人格群显着冷静,对外界不关心,喜欢独处,但是也担心别人会害他。这一型人格群最少,通常也不会有什么大成就。不过,这类人格群者,非常适合研究室里沉闷的工作,倘若又侥幸配上一个超高智商的脑袋,那前途几乎难以限量。爱因斯坦就是这类典范。
C型人格群底下有很多人格类别,本身也占了社会的绝大多数。共同特色是容易紧张、固执、不知变通、缺乏想象力。这类人士由于太多了,笔者不打算特别举例。
本文将聚焦在B型人格群上面。因为B型人格是社会中的少数,但比A型人格活跃多了,人数也显着较多。这人格群可分成四种属性,倘若有哪一种属性明显比其它属性强烈的多,可以干脆就将该属性纳入诊断中。
B型人格群有四个属性,每一个都可以单独存在,但是通常都会一起出现,只有比重不一而已。这四种属性分别是:「戏剧性人格」、「自我中心人格」、「反社会人格」与「边缘性人格」
B型人格群几乎都是心思很细腻,工于心计的。他的特征有下列几点:
1. B型人格者,可以同时又爱又恨一个人或一件事情(同时喔!)
2. B型人格者,很容易分化群众,他们具有高度煽动力,以及明显且不合理的假想敌。所以,B型人格只要成功,若非是众人咏戴之「圣雄」,就是万夫所指的「撒旦的化身」。
3. B型人格者的意见改变之快,往往让所有人措手不及。别人会误以为是当事人搞鬼或背叛,其实不是,只是人格使然──B型人格者根本不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4. B型人格者不太会受到社会规范的限制,他们讨厌权威,但不知道自己本身就很渴望成为权威。所以,社会地位低、资源少者,就是地痞流氓的头头;相反的,倘若社会资源多者,即便当上总统也不奇怪。现在台湾总统毫无疑问就是B型人格,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何尝不是有一大票B型人格混在其间。
5. B型人格通常不畏惧失败,毅力十足,但是只会做表面功夫而以,他们懂得怎么把心力花在刀口上,有投资,当然要有所回报啰!
6. B型人格喜欢在聚光灯下的舞台上,最好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只要有观众,B型人格就满意了,至于观众反应如何,B型人格是根本不在乎的。B型人格的群众魅力很高,而且争议不断但是竖敌的速度是一样的快。
7. B型人格的人际关系不好,酒肉朋友多,但是知心朋友可说没有。而且会有一定程度的被害妄想,也会不断提防外界,但不会有A型人格那么严重。
8. B型人格必须使用B型人格专用的,你如果没有使用stilnox的状况,只要紧紧跟随,万一发生问题教育。教育对于已经定型的B型人格几乎没有用处。固然,他们也许可以记住你说的每一句话,但他不会因此而改变。反复犯错是B型人格的特点。但B型人格也会因此训练出很有效率的「合理化」心理机转,把任何批评都扭曲成对自己有利的解释。
不知情的人们首次接触B型人格,往往会被剥削的一干二净,从外在资源到心理健康,会被吮吸干尽,也因此,多数精神科医师对此类人格避之唯恐不及,宁可钱少赚一点,能转就转,能不住院就不要住院。
笔者长年专攻B型人格障碍,倒不觉得这类人士有什么可怕。因为B型人格难缠到连当事人自己也无法控制,所以,只要对于B型人格抛出来的议题完全采取漠视态度,而且完全不要响应。B型人格者在毫无讯息之下,自己心中就会产生「内战」,终至瓦解。但是万一有人跟着起舞,不管是附和或是怒骂,还记得前面所提到的:B型人格只要有观众就好,至于喜欢或厌恶,他们根本不在意。所以,毫无反应,就是最佳的应对方式。
对反社会人格的诊断标准。国外学者克莱克里在他的《正常的银面具》中作过描述,揭示了反社会人格的16种人格特点:
1. 相貌智力均在中等以上,给人的第一印象,常使人产生好感。
2. 不带有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思维并不紊乱,也没有幻觉与妄想现象。
3. 不带有焦虑症与情感障碍的症状,情绪既少焦虑,也少激动。
4. 对人对事既无责任心,亦无义务感;因此,在言行上无法取信于人
5. 缺乏坦诚气概,予人以虚伪印象。
6. 知过而不思悔改,且无羞耻之心。
7. 所表现之侵犯别人的行为,事先并无明确动机或计划,多系起于隐蔽性的冲动。
8. 缺乏是非善恶判断能力,不能从失败经验中获取教训。
9. 极端自我中心;在损害别人利益以满足起私欲之后,不肯对人回报,甚至不愿付出应用的亲情与爱意。
10. 情感冷漠而缺少变化,不似常人般受外因感动而有喜怒哀乐的表情。
11. 缺乏领悟能力,不能见贤思齐,不能从别人的榜样行为中学习改变自己。
12. 虽不关心别人,却强烈需要别人的关注与信赖。
13. 常在幻想状态下对人表现恶作剧行为;以粗鄙丑陋的言行惹人厌恶。尤以酒后为然。
14. 不显示有自杀倾向。
15. 在两性关系上,纯以自我满足为出发点,与异性交往从不认真,从不向对方付出真心与爱情。
16. 生活无目标,无计划,也无方向;在生活中的一切活动,对其自身幸福而言,都是一些自毁行为。①(据张春兴的《现代心理学》)在做出反社会人格时,最为关键的是个人对自己的反社会行为的反应。在上述特征中,尤以无道德之心、无羞耻之心、冷酷无情最为严重,一旦有这种倾向,往往会表现为偷窃、流浪和对抗等行为,如果任由其发展还会对社会造成更大的危害。
上述这些反社会人格特征都是在青年早期就出现了,最晚不迟于25岁。
在做出反社会型人格的诊断时,所要考虑的最关键方面是个人对自己的反社会行为的反应。在上述特征中,无责任感和无羞耻心特别重要。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即便在做了大多数人通常会感到可耻和罪恶的事后,在情感上也无反应。
临床心理学家还发现,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在童年时期就有所表现,加偷窃、任性、逃学、离家出走、积习不改、流浪和对…切权威的反抗行为;少年时期过早出现性行为或性犯罪;常有酗酒和破坏公物、不遵守规章制度等不良习惯;成年后工作表现差,常旷工,对家庭不负责任,在外欠款不还,常犯规违法;30岁以后,大约有30%一40%的患者有缓解或明显的改善。
在网上读到一篇文章, “Bad is good as a mating
strategy”,作者梅森·因曼,翻译者BY。他把这个标题翻译为:“被科学验证的择偶策略:男人不坏,女人不爱”。但其实,我个人更喜欢直接译为:“择偶策略:坏的就是好的”。这篇据说是2008年《新科学家》阅读量第一的文章中列举了三种反社会人格,第一种:自恋癖(narcissism)——自我中心,第二种:心理变态(psychopath)——易冲动、喜刺激、冷漠无情;第三种:马基雅维利主义(Machiavellianism)——瞒骗和无情利用他人。科学家把这三种黑暗人格的组合称为“黑暗三合一”(dark triad),研究发现,“这三种反社会人格实际上是同一东西,而且代表一种成功的进化策略”。
研究者以200百名大学生为样本进行人格测试,结果是“黑暗三合一”特质测试中得分越高的人,倾向于拥有越多的性伙伴,也更喜欢短期关系。这种“黑暗三合一”的代表人物是007,“性格外向,喜欢尝试新事物——杀几个人,泡几个新妞”。另一涉及到涵盖五十七个国家中的三万五千多人的研究也得出类似结论。研究者表示:“这是跨越文化的共通行为,具有‘黑暗三合一’人格的男人,更喜欢尝试接近别人的伴侣,以期建立露水情缘。”
以上是这篇文章的摘要,我不是科学家,也不是科研工作者,复杂的人类行为实验以及繁复的数据我并不感兴趣,我感兴趣的是“结论”——“通过数量至上或所谓的‘霰弹’策略(shotgun approach),拥有‘黑暗三合一’特质的人或许在繁衍后代方面更加成功,即便他们不留下照看后代也是一样。”
病态人格的特征
(1)幼年开始,而且一旦形成就比较稳定而且不易改变。
(2)一般说来意识是清醒的,而且没有智力障碍。
(3)有严重的情感障碍,情感不稳定、情感体验肤浅或冷酷无情。
(4)行为的目的和动机不明确,具有冲动性、攻击性,损人且害己。
(5)不能从过去的生活中吸取经验和教训,缺乏羞愧感。
68 病态人格形成的环境因素
恶劣的社会环境和不合理的养育环境是造成病态人格的温床。
(1)童年的精神创伤。
(2)不和谐的家庭关系。
(3)不合理的教养。
(4)恶劣的社会环境。
69偏执型病态人格,又称妄想型病态人格,这种人格的主要特点是(固执刻板、敏感多疑和自我评价过高)。偏执型病态人格患者多见于男性。
70循环型病态人格。这种病态人格的特点是终身都有情绪调节上的障碍,它包括三种类型:双相的循环型,单项的情感高涨型和单项的情感低落型。循环型病态人格者的情绪变化与外界环境无关。
71 癔病型病态人格。主要特征表现为过分做作,暗示性强,自我中心和情感不稳定。癔病型病态人格者多以女性为多见。
72悖德型病态人格。又称反社会性病态人格、社会病态或精神病态。它的主要表现有四种:缺乏正常的人间情感,冲动性行为,缺乏罪责感以及不能吸取教训。
73 病态人格一旦形成很难改正,因此应该强调预防为主的原则。
74 反社会人格的形成原因
(一)生物学原因
(1)内分泌激素的研究表明,雄性激素与进攻性行为有关,注射过大剂量雄激素的动物会变得特别粗暴、霸道。
(2)关于染色体的研究,研究人员报告罪犯的XXY染色体异常是一般人染色体异常的十倍。
(3)双生子研究提示,反社会人格在同卵双生子中比异卵双生子中更有可能出现。
(二)环境因素。在各种环境因素中,家庭环境的影响为最大,一般人认为家庭的破裂、父母的忽视和打骂、缺乏一般情感上和对躯体健康上的爱护有可能造成反社会人格。家庭背景有如下特点者就易产生反社会人格:(1)父亲表现有反社会的倾向。(2)管教明显不一致或根本没有管教。(3)缺乏父母的爱,经常遭到暴力惩罚。(4)从小或者年轻时期进教养院产生社会和心理上的被剥夺和与世隔绝。
(三)心理学的解释
(1)心理动力学的解释。经典弗洛伊德派的理论家认为,反社会人格是超我的发展不完善造成的。
(2)学习学派的解释,艾森克假设反社会人格者在素质上缺乏对恐惧和焦虑的感受,因此他们不必学着克制自己不受欢迎的行为举止。同时,他们以父母为榜样,习得反社会行为。班杜拉认为儿童从自己所处的环境中习得各种行为,一个在富于进攻、无视法律和道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很容易接受这种价值观,形成反社会人格。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