氤氲春光烂漫,共话诗书意气。寒假期间,我院开展第四届“与春书”自由阅读展活动,通过读书笔记、读书心得、阅读打卡、读书小游戏等方式记录并分享你的阅读体会。
与春书第三期,让我们跟随财税2303班的黄经宸同学一起走入《乡土中国》,了解我国的乡土社会。
作者简介
费孝通(1910—2005),江苏吴江人,社会学家。1920年进入苏州振华女校读书。1928年就读于东吴大学医学预科。1930年考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1933年成为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及人类学系研究生。1936年获公费留学资格赴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习人类学。1938年获哲学博士(社会人类学)学位。
回国后,先后在云南大学、清华大学任教授。1942年加入民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第三、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政协常务委员,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央民族学院教授、副院长,国务院专家局副局长,第六届政协副主席,第七、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副主席、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学会会长,国家民委顾问等。
内容简介
《乡土中国》一书收录了《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十四篇论文,分别从乡村社区、文化传递、家族制度、道德观念、权力结构、社会规范、社会变迁等诸多方面深度解剖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及其本色。
读书心得
《乡土中国》读后感
财税2303黄经宸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的社会学大作,出版于1948年。全书14篇,涵盖了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道德体系、法礼、血缘地缘等各个方面。先生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概述,为我们揭开了乡土社会的种种实质。
初读这篇文章,觉得晦涩难懂。但是一旦细品,咬文嚼字,便会发现这本书对于一个热爱社会交际的人来说,简直如获至宝。
中国社会的一大特点是乡土本色,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一个个家庭聚集在一起,形成了稳定的村落。村落因其稳定,大家依靠农业为生,流动性也比较差。漂泊在外的人,最后还是“落叶归根”,归于家乡的泥土。
印象最深的是书中描写中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像水波,外国是捆起来的柴。我记得是这样的,很生动形象。
费先生也指出,乡人不愚。其实乡土的人并不比城里的人差,乡土的人不会使城里的汽车,但城里的人到了乡下,却也不知道怎么赶狗。没错,乡下的老人也许会在城中,因为不懂路而晕头转向,但是城里的人到了乡下,却也分不清稻谷和小麦,更别说各种豆类,只是我们生活在了不同的领域,仅此而已。
最让我感到意外的点是《乡土中国》能在互相矛盾的群体和社会制度之间达成和解。很多国内的书藉在谈论到西方的社会体制时常抱有敌意的态度来片面衬托中国,告诉读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完胜其他社会制度。而《乡土中国》不全盘否定,而是认为东西方各有千秋,甚至是承认自己的不足借鉴其他国家体制的优点。作者对西方社会制度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非常客观地体现了两个社会制度的差异,没有夹杂任何谁好谁坏的意思。作者中立和谦虚的态度使读者感觉里面的内容更为理性和全面,而不是一个只站在自己角度没有社科学识作家的歇斯底里。
在阅读过程中,我也对书中的一些观点产生了共鸣。名实分离,实际操作中人们往往采用自己的那一套“实”,而并非完全遵循老祖宗定下来的“名”。反映了传统中国社会的保守和封闭性,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在面对现实困境时的智慧和变通。这种“名实分离”的现象,在现代社会中也依然存在,我们在面对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时,也需要学会在坚守传统的同时,灵活应对现实挑战。
其实看《乡土中国》这本书,我们不仅仅是从其中感受老祖宗的智慧,更是能够从中得到我们心灵对于乡土的归属感,这是一种感觉,是一种由《乡土中国》中所描述的文字才能够给人的纯真的感觉,是费先生一生文化的底蕴和功力才能传达出来的过人之处。
我们不妨想想,为什么每一个中国人都有一个想要归隐田园的愿景?为什么中国人失意的时候都想着不如回老家种地算了?那是因为乡土是我们的根,乡情是我们的血脉,家中有亲人,家中有亲情,人间自有真情在,回到家乡都是爱,其实人们说想要回家种地,并不是真想种地,而是想回到那种闲适朴素无忧的生活,但是乡土特有的感觉。
费先生用循序渐进描绘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特征,解剖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构建中国社会特有的乡土伦理体系,利于扩大受众,传递知识,也为了解中国社会文化的基本特性提供了重要参考。乡土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引发共鸣情怀,也具有助力现代社会建设的现实意义。但是他的观点具有不完善性,我们要辩证看待中国传统乡土思想,思考时代价值与意义。
END
文编 | 金馨妍 马凌洁
美编 | 崔灿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