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题+答案)4
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__
一、单选题
1.社会革命的爆发需要的客观条件有()。
A.革命阶级的觉悟程度B.革命阶级的组织程度
C.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D.群众的发动程度
2.揭示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析性统一的规律是()。
A.联系和发展的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D.否定之否定规律
3.任何真理都带有近似正确的性质,这种观点是()。
A.相对主义B.绝对主义
C.唯心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
4.现实的人的本质在于()。
A.人能够改造世界B.人具有阶级性
C.人能够制造生产工具D.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5.在共产主义社会,工业活动和农业活动、城市生活和乡村生活、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在活动方式和环节等方面的差异()。
A.能消除B.不能消除
C.不会完全消除D.完全不消除
6.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A.唯一动力
B.最终动力
C.根本动力
D.直接动力
7.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是()。
A.生活的第一需要B.谋生手段
C.技能D.兴趣爱好
8.从国家的起源看,国家是()。
A.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B.社会管理职能的独立化
C.人们为了解决纠纷而制定的契约D.保护全民利益的产物和表现
9.在实践中形成的、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促进作用的价值观,是()。
A.革命阶级的价值观B.符合时代要求的价值观
C.对人民有用的价值观D.正确的价值观
10.关于评价无产阶级领袖人物,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要坚持历史分析法B.要坚持阶级分析方法
C.要高度肯定他们带领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伟大功绩
D.要忽略他们在认识和行动上的所存在的历史局限性
11.只有通过实践,客观事物才会成为认识的对象,才有人对客观事物的反应。表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12.由于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使价格与价值不一致,这说明()
A.价值规律失去了作用B.商品的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
C.价值规律的作用受到了限制D.正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13.实践的客体是()
A.绝对精神的对象化B.客观物质世界
C.人的意识的创造物D.纳入主体实践活动范围之内的客观事物
14.在真理观上坚持辩证法,就必须承认()。
A.真理既是普遍的又是具体的B.真理既是正确的又包含错误因素
C.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D.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15.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
A.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B.价值规律
C.剩余价值规律
D.货币流通规律
16.平均利润的形成是()。
A.部门之间竞争结果B.部门内部竞争结果
C.资本有机构成平均化的结果
D.剩余价值率平均化的结果
17.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指()。
A.不存在静止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C.运动就是物质D.除了运动,物质不具有任何别的属性
18.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D.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标准
19.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表现的是商品的()
A.交换价值B.价值C.使用价值D.价格
20.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可以一眼望到头,具有历史暂时性B.只要破除生产关系就可以了
C.我们可以预测资本主义还有多少年D.从历史的实际进程看,最终呈现的是一个长期历史过程的结果
21.在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是()。
A.顾客用10元钱可购买5斤苹果
B.顾客购买5斤苹果,一周后付款10元
C.顾客用10元钱购买了5斤苹果
D.顾客向水果店以每斤2元的价格预定5斤苹果
22.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理论立足于()。
A.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的科学预言
B.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
C.巴黎公社的原则D.生产力决定论
23.“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主要依据是()。
A.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B.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生产资料的矛盾不可调和
C.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和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尖锐化
24.社会主义必然代取资本主义的主要依据是()。
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尖锐化
B.个别企业有组织的生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C.现代无产阶级的日益壮大D.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25.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
A.唯物主义B.辩证唯物主义
C.唯物主义辩证法D.辩证法
26.“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理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这一论断说明了()。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
D.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
27.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金融资本是指()。
A.银行垄断资本B.工业垄断资本
C.银行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的融合
D.银行垄断资本与工业垄断资本融合生长形成的新型垄断资本
28.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这是()。
A.辨证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B.一切唯物主义都承认的观点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观点
D.唯心主义的错误观点
2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伟大理论成果是()。
A.大同思想B.三民主义
C.毛泽东思想D.邓小平理论
30.上层建筑的反作用的后果取决于()。
A.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B.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
C.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D.社会生产力的性质
31.概念、判断、推理是()
A.感性认识的三种基本形式B.理性认识的三种基本形式
C.社会意识的三种基本形式D.社会心理的三种基本形式
32.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3.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变化根源于()。
A.经济基础B.社会关系
C.上层建筑D.生产力
34.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二者关系不大B.二者互相决定、互相制约
C.后者决定前者的产生和发展,前者也会影响和制约后者
D.前者决定后者的产生和发展,后者也会影响和制约前者
35.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
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C.各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D.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36.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
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
37.“世界比我们伟大,不会按我们的想法行事;我们比世界渺小,必须遵循它的法则”,本杰明?惠奇科特这句话告诉我们()
①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②规律具有客观性
③规律是可以被人所创造的④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遵循规律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③④
38.医学科学证明,如果人的大脑皮层受损,就会丧失思维能力,没有意识,这说明()
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B.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C.人脑健康自然会有正确的意识D.意识是对外接事物的正确反映
39.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
A、事物的普遍联系B、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C、事物的发展动力是内部矛盾D、事物的发展经过量变到质变
40.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是()。
A.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B.建立革命的统一战线
C.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的极大提高
D.国家政权问题
二、多选题
1.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是()。
A.价值形成过程B.价值增殖过程
C.工人在资本家监督下劳动,其劳动属于资本家
D.劳动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E.私人劳动过程
2.下列选项中,体现发展的实质的有()。
A.因祸得福,祸福相依B.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
C.培育出新优质品种D.原始社会的公有制经过私有制到社会主义的公有制
E.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3.关于政治法律思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政治法律思想是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
B.政治法律思想在意识形态中最为抽象
C.政治法律思想是最直接、最集中地反映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
D.政治法律思想在意识形态中起主导作用
E.政治法律思想在意识形态中居于核心地位
4.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要时刻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来看待一切社会问题
B.要全面、动态地分析阶级状况,分析各阶级的经济地位、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
C.要准确把握各阶级之间的关系和阶级力量的对比及其变化,把握社会运动和社会生活的脉搏
D.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的重要依据
E.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去观察和认识阶级社会的社会历史现象
5.改造主观世界包括()。
A.改造自然界B.提高人的认识能力
C.丰富人的情感世界和提升人的意志品质
D.改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关系
E.核心是改造世界观
6.全球化的消极后果有()()
A.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地位和收益不平等、不平衡
B.加剧了发展中国家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恶化
C.一定程度上增加经济风险D.人口增加
E.民族矛盾加剧
7.无产阶级革命()。
A.只能是暴力革命B.要采取和平方式
C.从理论上说可以有暴力革命和非暴力革命两种
D.暴力革命是迄今的社会主义实践中主要的基本形式
E.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8.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有()。
A.磨擦生热,热胀冷缩
B.冬去春来,夏尽秋至
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D.勤学出智慧,实践出真知
E.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9.剩余价值()
A.是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B.资本家全部预付资本所带来的收益
C.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D.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10.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下列选项中属于物质的有()。
A.山脉河流B.社会生产关系
C.引力场D.城市建设规划
E.党的方针政策
11.金融寡头的统治途径主要有()。
A.经济上通过“参与制”B.政治上通过“个人联合”
C.生产上通过“企业联合”D.管理上通过“经理负责制”
E.经营上通过“协议制”
12.从历史上看,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
A.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D.货币形式
E.交换价值形式
13.改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集中表现在:它是()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A.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B.彻底解决社会基本矛盾
C.促进生产力的发展D.推翻统治阶级
E.推动社会进步
14.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表现为()。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C.运动是物质的运动D.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E.物质与运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离
15.关于我国改革的说法,以下正确的有()。
A.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B.改革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C.改革的直接对象是束缚经济社会发展的旧体制和旧观念等
D.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E.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16.国家相对于原始氏族组织的不同主要在于()。
A.国家按照民族来划分国民B.国家按照地域来划分国民
C.国家依靠强制性或暴力手段来维系D.国家依靠宗教信仰来维系
E.国家依靠征收赋税来维系
17.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的经济社会根源是()。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
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D.社会科学的进步
E.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
18.下列有关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B.实践创新为理论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
C.理论创新为实践创新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南
D.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使互动过程呈现良性运动状态的基础保障
E.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运动是顺利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的关键。
19.垄断不能消灭竞争的原因在于()。
A.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
B.垄断资本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
C.垄断资本主义仍然是私有制经济
D.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
E.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
20.社会意识作为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A.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和科学等社会意识形式
B.包括社会心理
C.是社会存在的反映D.是成为一定的社会形态的精神标志的社会意识形态
E.是反映并服务于社会的经济基础的观念上层建筑
三、判断题
1.精神文化的生产是一个纯粹的意识过程。()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当代青年特别是当代大学生提供了实施人生才华的极为有利的历史机遇。
3.在社会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社会形式,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物质内容。
4.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的产物,现在是21世纪了,时代变了,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
5.商品经济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至今,存在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
6.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市场机制发挥其功能的基础,市场机制是价值规律得以贯彻的形式。()
7.自然地理环境的优劣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并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延缓作用。()
8.量变质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9.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要是面向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成员的,是全体中华儿女和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世界人民和世界民族的理想。()
11.货币资本是指以货币形式存在的资本,其职能就是在资本循环的购买阶段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商品,为生产剩余价值作准备。()
12.一切唯物主义都是能动的反映论。()
13.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因而它的存在不需要任何条件。()
14.在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中,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因而是主要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因而是次要的。()
15.到共产主义社会,阶级消灭了,阶级剥削和压迫不复存在,阶级斗争也随之消失。()
16.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
17.圣西门提出“实业制度”,并呼吁法国统治者接受自己的改革方案。
18.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在世界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改变了世界的尤其是中国的历史进程。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性真理性在消失。
19.大银行要派人充当企业的董事或经理,实现银行与企业人事上的结合,直接掌握和控制企业。银行与工业企业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促使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逐渐融合起来。()
20.从认识到实践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人民群众进行组织和宣传,让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并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四、简答题
1.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司法体制改革是依法治国方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构建了分类分层有序推进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的整体布局:对条件成熟、难度不大的改革举措,要求加快推进、早见成效;对重大改革、尚不具备全面推进条件的,要求先行试点,积累经验后再全面推开;对情况复杂、牵涉面广、条件暂不成熟的,要求抓紧研究论证,尽早拿出改革方案。
请根据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分析材料中司法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合理性。(15分)
2.人的自由在于认识必然性。
一、单选题
1.C2.D3.D4.D5.C6.D7.A8.A9.D10.D11.A12.D13.D14.D15.B16.A17.B18.A19.A20.D21.C22.B23.B24.D25.D26.B27.D28.B29.C30.C31.B32.A33.D34.D35.D36.C37.B38.B39.C40.A
二、多选题
1.ABCD2.BCD3.ACDE4.BCDE5.BCDE6.ABC7.CDE8.ADE9.ACD10.ABC11.AB12.ABCD13.ACE14.ABCD15.ABCDE16.BCE17.AC18.ABCDE19.ABCDE20.ABC
三、判断题
1.错2.对3.错4.错5.对6.对7.对8.对9.对10.错11.对12.错13.错14.错15.对16.对17.对18.错19.对20.对
四、简答题
1.2、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具有普遍性,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要求我们在实践过程中要勇于承认矛盾、分析矛盾,积极解决矛盾。在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矛盾,因此我们要勇于承认问题,全面分析矛盾,对司法体制改革分层认识,认真对待。(7分)同时,矛盾具有特殊性,我们应该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材料中,司法体制改革要根据不同层面的问题,制定不同的方案解决问题,比如对于不具条件的重大改革方面,要先行试点,积累经验再推开。(8分)(加红的地方为本题的得分点,得分点准确,材料结合得当即可满分,如果学生用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等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2.正确。
必然是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是客观世界运动变化的不可避免的趋势。人的自由在于认识必然性,并利用其来改造世界,达到人自己的目的。恩格斯所说:“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