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的:尝试从环境史角度理解美国奴隶制的瓦解
「1」资源耗竭与土地疲劳
烟草和棉花是美国南部种植园经济的代表性作物,它们的大范围种植都导致土壤资源的消耗殆尽,首先我们来考察烟草。历史学家艾弗里澳·克雷文认为:“地力耗竭与烟草种植是齐头并进的。”烟草对于土壤中氮元素和钾元素的吸收量大,在不人工施加肥料的情况下一块土壤仅能供烟草茂盛生长三到四年。通过施加粪肥可以补充土壤流失的元素,但种植园主认为这会破坏烟草的味道,于是将牲畜驱赶到树林之中游荡,使得土壤没有办法汲取养分。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殖民者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不断开垦新的土地以供种植。在殖民早期的北美,土地似乎是无限的,因此烟草种植者所关心的是扩大种植面积,而不是养护土地,这导致了耕作的粗放和无节制——他们将土地视为“消费和抛弃的一次性商品”,在收获烟草,将肥力耗尽后就抛弃它们,带着被其奴役的人来到新的边疆,在那里再度复制这个过程。除了开垦新的土地,种植者还通过改变耕作方式来适应土地枯竭,Timothy Silver指出:“种植者首先通过在磨损的土地上种植玉米来调整,然后让它们休耕。这种做法一直持续到人口和劳动力增长到无法让枯竭的土地有足够的时间恢复。”
当烟草种植所造成的环境危机日益严重时,其对奴隶制瓦解的影响也表现出来。一个典型的例子发生在弗吉尼亚州:弗吉尼亚的烟草种植在早期主要分布在沿海的河谷冲积区,这些地区大多为沙质土壤,可耕耘的表土稀薄,其中的肥力很快被烟草种植消耗殆尽而枯竭。烟草种植造成的松动的表土极易被流水冲走,很快露出了贫瘠的底土。种植者开始寻找新的土壤,于是,弗吉尼亚的烟草种植从沿海地区逐渐扩展到内陆那些适合种植烟草的山麓地带。随着烟草种植者向西进入皮埃蒙特地区,他们遇到的问题也在增多,因为富含黏土的土壤和更陡峭的坡度导致了更快的侵蚀和土壤退化。许多种植园主发现,这些新土壤在耗尽之前只能收获两次。1838年,一位弗吉尼亚人哀叹:“世界上最好的土地已经被烟草文化摧残得疲惫不堪了。”资源的枯竭和土地的疲惫削弱了奴隶制经济的可持续性,为奴隶制的瓦解奠定了基础,1807年非洲奴隶贸易遭到禁止后,一些南方奴隶主在饱受烟草种植摧残的土地上产生了解放奴隶的想法。
1793年以轧棉机发明为代表的棉纺织技术更新使得棉花种植取代了烟草种植在南方的地位,也为南方奴隶制带来了新的繁荣。到1860年,也就是南北战争之前,棉花年产量从500万英镑飙升到17.5亿英镑(其中百分之八十都出口到了国外),美国南方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的产棉区,与之相适应的奴隶制生产也迎来了二次繁荣。与烟草种植一样,土壤枯竭是棉农面临的一个问题,他们最终重蹈了覆辙,采取了开垦新土地而非维护旧土地的方法。随着棉花“边疆”的不断扩展,在其背后留下了满目疮痍的土地。19世纪30年代,佐治亚州的一家报纸报道,数千英亩“曾经肥沃,回报丰厚”的土地,现在变得“分文不值,只有贫瘠的红黏土”。土地的贫瘠又迫使种植园主迁徙。1850年至1860年,棉花带有近60%的种植园主迁移他处。1853年,一家报纸的编辑詹姆斯·D.B·德伯哀叹道:南部未能接受农业改革,产生了一个四处流动的种植园主阶级,“最肥沃的土地最终变得几乎无可挽回地贫瘠”。到十九世纪末,土地地力流失作为一个重要原因导致美国南部的棉花经济失去往日辉煌,与之挂钩的奴隶制便也走向了衰落。
「2」水土流失与自然灾害
烟草和棉花的种植不仅导致了资源耗竭与土地疲劳,还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与自然灾害。前文已经提到,烟草最初在河谷冲击区种植会导致易松动的表土被冲走,这实际上就是水土流失的体现,而当烟草的种植向山麓地带转移,水土流失的危机则范围更大,程度更深:比如17世纪切萨皮克地区持续的烟草种植耗尽了土壤中的养分,并使表层土壤变成了粉末状,一遇风雨就很迅速流失。奴隶的耕作也导致了水土流失,从欧洲引入的耕犁在连绵起伏的山地丘陵犁出了一条条沟壑,使其成为雨水的通道,造成了严重的土壤侵蚀。棉花对土地造成的侵蚀伤害更为严重,为了最大限度地吸收阳光,种植者倾向于按东西方向播种棉花,形成一行一行的棉株,这样做忽略了自然形成的地势,一遇大雨,垄沟就变成河道,造成表土侵蚀。考虑到当时的耕作技术和环境观念,水土流失的地区基本意味着被放弃耕作,长此以往,大量原本肥沃的土地变成了无法再利用的废地,这一转变的速率超过了种植者的预料,进而深刻的影响了南方奴隶制的基础。
自然灾害也是影响奴隶制基础的重要因素,这里举两个代表性的例子,首先是棉铃象鼻虫灾。1893年,一种对棉花危害极大的害虫——棉铃象鼻虫由墨西哥跨越边境进入得克萨斯。1903年,它到达路易斯安那州的边境,其后散布到南部的很多地方。棉铃象鼻虫对美国南部的棉花种植构成了巨大威胁。1898年以后,这种昆虫摧毁约一半棉花作物,导致了棉花产量的大幅度下降;到20世纪初,在得克萨斯的斯莱姆斯通(Limestone)和罗伯逊(Robertson),有“将近一半的农场被遗弃,镇上三分之一的商店关闭”;在路易斯安那,成千上万个农场空置,城镇空无一人。我们无法准确计算出虫灾多大程度上与奴隶制对生态多样性的破坏有关,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破坏使得奴隶制维系变得困难,因为无法产出产品意味着无利可图,这从根本上打击了奴隶制的基础。
第二个例子要谈到南方的另一典型性作物:稻米。稻米种植发源于17世纪70年代的南卡罗来纳州,并在其后的几十年中扩展到了大西洋下游的平原地区,最终在1850年至1860年美国内战前达到顶峰。在南方水稻种植发展的几十年间,超过95,000公顷的湿地和相关的景观被奴隶制驱动的水稻文化所影响,变成了成片的水稻种植园。改造湿地的过程中,为了降低土壤的湿度,保证其稳定性和可耕性,种植园主驱使奴隶修建排水系统和堤坝、水闸等设施,排出湿地中多余的水进而控制水位在适合稻米生长的高度。这有利于稻米的生长,但很大程度上损害了湿地的调节功能,使得南方大片地区的水文环境遭到了不可修复的破坏。南北战争之后,水稻种植走向崩溃并且无法恢复的重要原因就是大暴雨与大暴雨引发的大洪水冲毁了为水稻种植兴修的设备,导致了耕作无法继续。大洪水的出现与调节能力失效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承担蓄水和排水作用的湿地被改造成了农田,而农田面对自然灾害的自我调节能力几乎为零
总结来看,奴隶制时期的种植经济高度依赖特定的生态环境条件,如湿地和河流流域等。然而,水土流失、自然灾害(如洪水、旱灾、虫灾等)的发生可能对这些种植系统造成严重破坏。这些灾害事件会导致农作物歉收、土地受损和资源短缺,削弱奴隶制经济的稳定性,加速奴隶制的瓦解。
「3」环境意识与技术革新
逐渐兴起的环境意识和社会压力对奴隶制的瓦解产生了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环境破坏和资源枯竭的认识逐渐加深,社会对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呼声增加。这些意识和压力促使了对奴隶制下环境破坏的质疑,为废除奴隶制提供了社会动力。18世纪末,烟草种植导致的地力枯竭和土壤侵蚀等环境问题已十分严重,加之烟草市场波动及其引发的社会经济问题,在美国南部兴起了一场包括轮作和休耕等在内的农业改良运动。该运动在19世纪初的几十年中持续发展,此间出现了许多主张农业改良的倡导者,像农学家和种植园主埃德蒙·鲁芬,弗吉尼亚州众议员、联邦参议员、农学家约翰·泰勒,种植园主詹姆斯·M. 加内特等都积极倡导践行科学的农耕方法。然而,随着棉花种植的兴起及其引发的广泛社会经济效应,这一改革趋势未能持续发展。最终,早期形成的农业耕种模式被延续下来,环境问题继续恶化,乃至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但我们仍然要从其中看到,部分有识之士产生了环境意识并付诸了行动,这会产生对种植园经济的社会压力,进而使奴隶制瓦解的进程加快。
其次,技术的革新也间接动摇着奴隶制的基础。过去研究中形成的主要观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技术的诞生使得北方迅速工业化,进而激化了南北矛盾,引起了战争与战后的奴隶制废除。如果从环境史角度来理解这个过程,则主要有两条线索。首先是土地资源的开发对南北战争结果的影响。18世纪末开始,西进运动的推进为美国带来了大量新获取的肥沃土地,这这客观上削减了南方对作为一种资本的土地资源的占用比例,同时给北方提供了易于获取且适宜耕作的土地,辅助了工业化的进程,并间接导致了南北战争中北方的胜利和奴隶制的废除;其次,新技术产生也同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石油资源的大量开采与利用。石油资源深刻影响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程,因其不仅是优质的燃料,也是众多工业产品不可或缺的原料,正因石油的出现,工业化的车轮开始不停飞转,最终不可避免的导致了南北战争的爆发,送葬了南方的奴隶制度。
参考文献:
英文文献:
1.Albert E. Cowdrey, This Land, This South: An Environmental History,KentuckyUniversityPress, 1996.
2.David Silkenat, Scars on the Land:An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Slavery in the American South,OxfordUniversityPress, 2022.
3.Charles Ball, Slavery in the United States, Published by John S. Taylor, 1837.
4.Carolyn Merchant, The Columbia Guide to American Environmental History,ColumbiaUniversityPress, 2002.
5.Avery Odelle Craven,Soil ExhaustionasFactorin theAgricultural HistoryVirginia and Maryland, 1606 -1860,Published byPeter Smith, 1965.
6.Allison Davis, etal, Deep South: A Social Anthropological Study of Caste and Class, University of ChicagoPress, 1941.
中文文献:
1.滕海键:《环境史视野下美国南部烟草与棉花种植的兴衰演变及其原因》,《世界历史》,2022年第6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