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教学目标:1、把握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及其重要意义。2、要求学生全面理解掌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把握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其特殊形式。3、要求学生了解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弄清阶级斗争、革命和改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4、向学生讲清历史的创造者是人民群众而非少数“英雄人物”,让学生掌握历史人物的作用和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教学重点:1、两种对立的历史观及历史观的基本问题。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讲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决定与被决定、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讲清由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变革,导致上层建筑革命,社会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我国进行体制改革的客观必然性。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教学难点: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与哲学基本问题的关系。2、“第一生产力”与“先进生产力”的关系。3、把握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的同时,还要理解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与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关系问题。
学时安排:9 学时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在对待社会历史问题上,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唯物史观,另一种是唯心史观。(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它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全部历史的基础。它具有客观显示性和社会历史性。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及其意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两者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
这种矛盾运动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这是人类社会的另一个基本规律。(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它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两部分。(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也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一)社会形态的内涵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提到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它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二)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五大社会形态依次更替,是社会历史运动的一般过程和一般规律,表现了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但是在一些国家或民族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超越一个或几个典型社会形态的情况,还有一些国家或民族出现了一个非典型的社会形态,这些都是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多样性。
(三)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主要是指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社会形态的更替归根结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但是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也是人们的自己的社会行动规律,它并不否定人们历史活动的能动性。(四)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主要是指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基本趋势,但这一过程并不否认历史发展的曲折性和跨越性。一种新制度取代旧制度,往往并不是从旧社会制度发展较为充分的典型国家开始,而更易于在旧制度发展不很完善或者很不充分的地方突破,这既体现了社会形态更替过程的曲折性,又为社会形态更替的跨越性提供了条件和历史契机。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囊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形成了社会有机体的基本结构,存在于人类经历的每一个社会形态之中,贯穿社会发展始终,是其他社会矛盾最为深刻的根源,决定并制约着其他社会矛盾的存在和解决。这两对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所以这两对矛盾被称为社会基本矛盾。(二)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再次,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一)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社会基本矛盾集中表现为阶级矛盾,基本矛盾的解决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因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是经济利益根本对立的会集团之间的斗争。争取和维护本阶级的经济利益是阶级斗争的实质内容。(二)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它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阶级斗争推动了同一社会形态自身的发展;其次,阶级斗争的作用更突出地表现在阶级社会中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转变的质变过程中;最后,阶级斗争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最集中地表现在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的过渡中。(三)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坚持阶级分析方法,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去贯彻和认识阶级社会的社会历史现象。
阶级分析的方法为我们透过纷繁复杂的阶级社会现象,认识阶级社会的本质和规律,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三、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阶级斗争具有多种表现形式,而社会革命则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一)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形态的新旧更替是通过社会革命实现的。社会革命不是指社会生活个别方面的变化,而是同整个社会根本制度的变革相联系的。它是革命阶级为改变旧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而进行的政治斗争,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形式。社会革命的实质是进步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腐朽落后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革命的首要标志是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中转到革命阶级手中。社会革命的根源:社会革命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马克思指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发展的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这就是说,社会革命最深刻的根源,就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活跃易变的生产力则是它的终极动因。(二)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社会革命的作用:首先,社会革命对社会历史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革命是历史前进的“火车头”,是阶级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性环节和手段。其次,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再次,无产阶级革命将会为消除阶级对抗,并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超过,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而创造条件。四、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一)社会改革及其根源社会革命和改革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两个十分重要的概念,社会革命是社会根本制度的变革,是社会发展中质的飞跃。社会改革是在保持社会根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对社会制度的实现形式或某些环节和方面进行的变革,是社会发展中的量变或部分质变。社会改革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革命性的改革;另一种是改良性的改革,也称社会改良。社会改革的根源: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都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基本形式和途径,两者相互补充,共同推动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二)改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社会改革,作为历史观范畴,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所谓社会改革的普遍性,是指社会改革不仅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中,而且存在于人类有史以来 的各种社会制度之中,并对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所谓社会改革的特殊性,是指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制度条件下的社会改革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
(三)社会主义改革首先,社会主义社会仍然有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情况,这种情况有时甚至还很严重,不改革就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其次,社会主义制度是对传统所有制的彻底否定,不可能一开始就十分完美,需要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再次,社会主义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首先获得胜利的,无论是物质条件、精神条件还是制度创新的经验都很欠缺,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必然会存在许多问题,只能通过改革来解决问题。最后,世界正处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并存、对峙、竞争的时代,科技发展十分迅速,经济竞争异常激烈,为适应这样的国际形势,世界各国都在改革,社会主义国家必须通过改革适应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才能充分显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所以邓小平认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从解放生产力这个意义上讲,改革与革命有相似之处,所以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这是社会主义改革的本质规定。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活动,科学技术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系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科学技术是科学和技术的统称。科学和技术彼此密切相联,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作用。
(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这具体表现在它服务于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进动社会财富的增长和社会形态的变迁上,具有增长知识、改善思维、提高认识、更新观念的社会功能。具体地来说:第一,科技改革推动生产方式变革。第二,科技革命推动生活方式变革。第三,科技革命推动思维方式变革。(二)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科技革命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大大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但同时也意味着增强了人类破坏自然的能力。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全球问题”。但“全球问题”决不能单纯归结为科学技术的原因。全球问题是社会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的产生同人们长期以来片面看待科技的作用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直接相关。而造成全球问题更为主要的根源是各种社会因素。全球问题的最终解决,不仅要依赖社会制度、价值观念的变革,依赖国际社会的通力合作,也必须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合理利用。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是社会成员的大多数。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从事物质财富生 产的体力劳动者和从事精神财富生产的脑力劳动者(知识分子)都始终是人民群众的主体。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历史的决定力量。(一)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唯物主义历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出发,坚持群众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唯心主义历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出发,坚持英雄史观,认为少数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二)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现实的人是从事一定实践活动的、处于一定社会广泛系中的、具有能动性的人。只有把人看作是现实的人,才能正确把握人及其活动的本质,把握人与社会历史的关系。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三)从社会历史的整体联系和具体过程中认识和把握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唯物史观在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时坚持以下原则:第一,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历史创造者问题。第二,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第三,唯物史观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四)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第一,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第二,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 第三,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也是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
(五)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群众观点包括四个基本观点:一是相信人民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二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三是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四是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路线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以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认识方法和领导方法。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一)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每个人尽管在历史上发挥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各有不同,但都会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记。离开了每一个个人的作用也就不可能有群众的作用。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提出:每个历史阶段和历史事变中的主要人物,既是历史剧的“剧作者”,又是历史剧的“剧中人”。可以说,“剧作者”与“剧中人”的比喻是对所有历史人物和政治领袖历史地位及作用的最生动的揭示。(二)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当事人,他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明显地打上了其个人印记,他们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倡导者、发起人、组织者和领导者。
历史人物分为杰出人物和反面人物。杰出人物,特别是杰出的政治家,由于他们在知识、才能、品质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素质,往往比一般人站得高、看得远,能够比较深刻地认识社会的发展趋势,顺应时代潮流,集中群众智慧,提出新的理论,并组织和领导广大群众为实现特定的历史任务而斗争。因而对历史的发展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但不管什么样的历史人物,也都要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三)从必然和偶然的辩证统一中理解个人的历史作用任何历史人物的出现,特别是杰出的政治人物的出现,都体现了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时势造英雄”的历史规律告诉人们:历史人物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要受社会种种必然因素和偶然因素的制约。(四)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科学方法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应坚持两个基本原则,即历史主义的科学态度和阶级分析方法。所谓历史主义的科学态度是指要把历史人物置于他所处的历史时代去认识和评价,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标准去苛求古人。所谓阶级分析方法就是要把历史人物放到他所属的阶级中去考察,即要对历史人物的阶级归属做出一般分析,又要通过特定历史阶段的阶级关系对历史人物的特殊性格和特殊表现做出具体的说明。思考题:1、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需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
同时,我国自然资源十分有限。环境污染较严重。我国面临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面临开发资源和保护资源的矛盾。结合实际,并根据你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理解,谈谈在利用科学技术方面我们应该怎样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2、试分析: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为什么同一时代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却丰富多彩、差异很大甚至产生对立呢?搞清这些道理,对于提高自己思想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会有什么帮助?3、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有哪些变化?分配机制有哪些改变?4、结合我国社会存在着的一些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在实践中坚持群众观点,做到以人为本。5、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参考书目:1、马克思:《1844 年哲学手稿》(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2、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3、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于结》、《反杜林论》(节选)、《自然辩证法》(节选)4、毛泽东:《人是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毛泽东文集》第 8 卷,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5、毛泽东:《实践论》,《毛泽东文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6、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文选》第 2 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