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世纪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未来世纪国力兴衰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如何理解和坚持
以人为本,确立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坚定不移地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在发挥高等教育我国新
世纪新阶段实施的人才强国战略中的主力军作用,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高等教育竞争带来的挑战,
是我国高校当前面临的最为紧迫的问题。
一、大学生主体地位的基本内涵
大学生主体地位即指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等各项活动中突出大学生的主体性,并赋予
其相应的地位。大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大学生在探求知识,学习技能和为人处事中居于主体位置,承
担主体职责,发挥主体作用。
在现代高等教育中,大学生既是接受教育的主体,也是探求知识的主体;既是接受管理的主体,
也是参与管理的主体;既是高等教育消费的主体,也是享受高等教育服务的主体。大学生的主体地
位要求高等学校要把学生看成能动的、独立的主体,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培养学生在自觉活动
中的自主性、自为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当前,在我国高校中确立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包括以下
几方面的基本涵义。
1.
大学生是学校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坚持大学生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就是要把
维护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一切工作都要从满足学生的全面需求、促进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出
发,真正做到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帮助学生,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
和为了学生一切。
2.
大学生是学校做好一切工作的主体力量。无论是教学工作、科研工作,还是管理工作,离开
了学生都无从谈起,学生不仅是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客体,更是促进各项工作的主体力量。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