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吴楠)如何从“跨文化”的视角来审视我们在哲学思考中的误解?如何从“理论范式”上来解释我们对于似乎相同概念的误读?如何在实践领域避免因为误解和误读而产生的选择性误判?10月26—30日,“跨文化研究:超越误解”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师范大学举行。会议以“跨文化研究:超越误解”为主题,旨在进一步推动消除不同文明间、不同国家间的误解,搭建跨文化沟通的桥梁,建设一个更加和谐与宽容的世界。
“跨文化研究:超越误解”国际学术研讨会现场 本网记者吴楠/摄
据介绍,这一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赵汀阳和欧洲跨文化研究院教授阿兰·乐比雄(Alain Le Pichon)共同发起,经长时间的策划、多方参与、筹备,于2021年11月2—5日在线上举行了第一届国际学术研讨会。首届国际学术研讨会以24个文化基础关键词为核心,取得了重要成果,分别以中英文两种语言出版了“Transcultural Dictionary of Misunderstandings: European and Chinese Horizons”和《跨文化误解字典》第一卷。在第二届“跨文化研究:超越误解”研讨会上,与会学者聚焦中欧思想文化中的26个扩展关键词,透过语境的变换来理解语义中的歧义,拓宽跨文化研究的范围,深化人们对于中欧在文化误解方面的理解。同时与会学者也力图以跨文化的视域超越这些误解,达到更高层次的相互理解和互通互鉴。
联合国世界哲学联合会主席卢卡·马里亚·斯卡兰蒂诺(Luca Maria Scarantino)表示,在这里看到了很多数十年未见的老朋友,感觉宾至如归。在过去10年间,我们有很多思想的碰撞,也在不断推进跨文化研究。当今哲学家考虑的更多是跨文化之间的交流,我们现在致力于打造一个词典,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沟通。其中有很多内涵不是新的,而是将不同文化融合在一起,这是属于全世界的,中国在其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未来,希望与会学者要力争打破障碍,搭建不同学术之间沟通的桥梁,促进学者们之间的合作,并利用学术力量推动世界发展。
“跨文化研究:超越误解”国际学术研讨会现场 本网记者吴楠/摄
阿兰·乐比雄在致辞中介绍了他与中国高校学者的合作经历,并表示,欧洲跨文化研究院创立至今,在世界各地发起过大量的交流活动,与中国的合作尤其密切。数十年来,作为欧洲跨文化研究院的主席,见证了中国文化学者的努力。他认为,中国拥有强大的文化传统与丰富的语言体系,是跨文化研究得以建立的重要一环,为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与交流作出了积极贡献,也为形成更多研究成果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机遇。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姚新中表示,我们希望通过本次会议的深入讨论,重新厘清不同概念的相似性,考察关于相似概念的不同理解,来尝试回答文化误解中带有普遍性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他提出,中国近现代的学术发展呈现了一个非常独特的历程,其中有很多古代的词、语是经过19世纪末日本学者、中国学者的消化改造之后,重造出来以翻译和解释来自西学的新术语、新概念、新学科。这些所谓的新术语、新概念在20世纪初得以广泛传播、逐渐为大部分学人所接受,由此塑造了20世纪中国思想的形态和样式。但这样一个特殊的转、译、造、介过程,不仅引起了古与今、西与中之间在思想表达方面的某些断裂,而且也生发出在文化上、思想上、观念上的种种误解。因此,如何连接传统思想与当代学术,如何厘清中国古代术语与现代西方概念之间的异同,如何分析中欧在学术表达方面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误解,对于持续推进中国自主的学术思想体系更是意义非凡。
香港中国学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平提到,跨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持续吸引着年轻力量的加入,目前研讨会在跨文化概念解释方面已经形成初步研究成果,希望研讨会走得更加顺畅,产出更多优秀成果。他表示,概念的翻译存在一些屏障,这些屏障既有物质的,也有偏见、历史、政治、文化、思想等原因造成的不对等、不平衡。要超越原有的知识屏障、知识偏见、知识无知开展跨文化交流与合作。
浙江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郑孟状介绍该校在办学、对外传播、文化交流方面的成果,并表示,文化交流的核心在于思想的交流、感情的交流、心灵的交流。习近平主席强调:“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世界文化百花齐放,中西方文明有交流理解,但也存在矛盾的差异,就是这些矛盾与差异的人文与文化根源,进而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融通,是跨文化研究的基本使命。他相信本次会议的举办不仅能够进一步提升浙师大相关学科和人文高等研究院的发展,增进与海内外一流学术研究机构的交流合作,也一定能够为搭建跨文化沟通桥梁,推动建设更加和谐与宽容的世界作出积极的贡献。
“跨文化研究:超越误解”国际学术研讨会现场 本网记者吴楠/摄
欧洲跨文化研究院院长、德国莱比锡大学教授廷卡·莱希曼(Tinka Reichmann),法国国家信息与自动化研究所教授郭青溪(Stephane Grumbach),黄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王齐,浙江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处处长冯昊青,赵汀阳,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万俊人,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渠敬东等国内外的80余位知名学者围绕“跨文化研究:超越误解”的主题,就跨文化国际合作关注的26个“关键词”,运用跨文化研究方法,并通过一系列跨文化对话形式,探讨不同文化对于同一概念的不同理解。闭幕式上,廷卡·莱希曼、赵汀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哲学联合会主席卢卡·玛丽亚·斯卡兰蒂诺(Luca Maria Scarantino)、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志强等进行总评论。廷卡·莱希曼表示,相较于线上会议,大家相聚在一起,面对面直接交流、互相倾听,更容易消除隔阂,促进彼此的理解。赵汀阳提出,经过三天的交流、辨析,我们双方对一些概念的认识更加清晰。总体而言,这是一场成效显著的对话,尽管言辞辩论很激烈,但气氛坦诚、融洽,是一场团结的大会。卢卡·玛丽亚·斯卡兰蒂诺表示,会继续支持浙江师范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的各项工作,预祝浙师大人文学科实现更大发展。张志强提出,会议促进了中外学者对相关概念的理解,期待中外学者下一次的交流与合作。
与会学者表示,本次以“跨文化研究:超越误解”为主题的国际学术会议,不仅富有学术观念史的意义,而且彰显当代文化研究的价值,可以视为中外思想之间跨文化研究的桥梁。中外学者通过对思想史与现代观念演变中诸多问题的深入分析、研究和讨论,为我们了解、理解、超越文化误解开辟出新的路径。
会议由浙江师范大学主办,浙江师范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学院承办。会上,郑孟状和姚新中共同为浙江师范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揭牌。据介绍,该研究院是新设立的高端学术研究机构,其宗旨是进一步推进浙师大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交叉融合和当代“新文科”的建设,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汇聚学术精英、涵育学术风尚、服务学术创新。该研究院希望经过10年左右的建设,聘请一批领军人物,引育一批学术名师,产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原创性成果,成为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重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