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目标、新要求的提出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目标、新要求的提出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目标、新要求的提出党的十六大以后,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既继续给我们以机遇,又给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国际上,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后,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既继续给我们以机遇,又给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国际上,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中国已完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但发达国家利用其在知识和技术方面的优势以及在旧有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中的有利地位,占有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知识化所带来的绝大多数利益,给我国的进一步发展造成巨大压力。经过20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但资本和土地资源等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开始呈现递减趋势,经济增长方式落后,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和竞争力不强的情况日益明显地表现出来。中国社会的发展也进入一个“矛盾凸显期”。主要是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人口增长、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加,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加剧,等等。

新世纪、新阶段、新起点。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洞察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中国基本国情,总结中国发展的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推动改革发展的新措施,带领全党全国人民谱写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篇章。

探索新形势下中国发展的新思路,是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暴露出我国在公共卫生建设等社会建设方面的薄弱环节,促使我们党进一步思考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

正是在抗击非典斗争的过程中,2003年4月15日,胡锦涛在疫情严重的广东地区考察工作时提出要坚持“全面的发展观”,探索加快发展的新路子。(《人民日报》2003年4月16日)7月28日,胡锦涛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全面总结抗击非典斗争的经验,用“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概括了这种新“发展观”。8月,他在江西考察工作时使用了“科学发展观”的概念。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465页)胡锦涛同志在全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2004年3月10日,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在总结二十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发展问题形成的新认识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新的指导方针。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及要求的认识不断提高、深化。这在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前,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最根本的是要持续地发展经济。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沿用的是一种过多地依靠消耗能源资源的粗放式增长方式。不改变这种增长方式,经济质量保证不了,持续发展也实现不了,最终经济发展的目标必然落空。党的十六大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加大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工作力度,不断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新的思路。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制定和实施“十一五”规划,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建议》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了以“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为主要内容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2006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对经济发展的要求,将过去使用的“又快又好”的提法,改为“又好又快”。在12月5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他又进一步阐发了这个思想,说:“又好又快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发挥各类生产要素潜力的有效途径,是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实现综合国力整体跃升的必由之路。”(《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806页)

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就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特别是受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等多方面的限制,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加大。花更大气力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大力促进社会和谐,“这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前提。”(《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697页)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在省部级要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696页)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648页)

上一篇: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方法(上)
下一篇: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以及超额剩余价值应该怎样理解?它们的区别是什么?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