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江苏省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意见》的通知

江苏省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意见》的通知

江苏省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意见》的通知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现将《南京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二○○八年八月七日南京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意见为深入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现将《南京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二○○八年八月七日南京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意见为深入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用三年时间逐步建立具有南京特色的节水型社会法规制度、管理方式和宣传教育体系,确保到2010年成功创建国家级节水型社会,根据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建设部《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一五”规划》和省政府《关于南京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的批复》的有关要求,现就全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清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认真贯彻中央、省关于开展节水型社会试点工作要求的具体实践,也是我市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用水效率,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选择。虽然我市是一座丰水型城市,但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局部区域和时段水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比较突出;同时,全市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水污染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控制,节水型社会建设任重道远。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清建设节水型社会的重要意义,思想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珍惜水资源,改善水环境,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二、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目标,以协调统筹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需求为出发点,以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为核心,突出节水减排、节水减污,大力建设农业、工业和城市等各类节水载体,培育和强化社会公众节水意识,不断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二)工作目标。1、近期目标:按序时要求完成节水型社会创建工作任务,到2010年,基本建成“制度完备、设施完善、用水高效、生态良好”的节水型社会,跨入丰水地区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的先进行列。建成一批重点示范性节水载体工程,全社会节水意识普遍提高,全市总节水9.23亿m3,减排污水5.93亿m3.全市单位GDP用水量降低到130立方米/万元以下;一般工业(火电行业除外)单位增加值取水量降低到40立方米/万元以下、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达到65%以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75%;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比例控制在11.4%以下。认真做好江宁区省级节水型社会创建工作,确保2010年顺利通过省级验收。2、远期目标:建立具有我市特色的节水法规制度体系、水生态保护体系、节水指标体系和节水宣传体系。

实现水资源供需和生态系统平衡,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得到充分保障。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各项节水指标基本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全社会节水意识、节水行为规范达到较高水平。到2020年,全市总节水15.08亿m3,减排污水11.54亿m3.三、重点建设任务(一)推进节水型农业载体建设。加快农业节水设施建设,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农药化肥排放和农田灌溉能耗,有效缓解丘陵山区用水矛盾,努力实现农业用水负增长。1、加大灌区节水改造力度。重点抓好丘陵山区农业节水工程建设,开展大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加强渠系和渠道的调整、维修,减少渗、漏水损失。实施中小型泵站改造,以及灌排渠系建筑物与田间建筑物的配套改造,提高泵站使用效率。2、建设农业节水增效示范区。围绕发展现代都市农业,重点在水资源短缺、节水灌溉效益明显、面积相对集中连片的地区建设农业节水增效示范区,因地制宜地选择节水灌溉模式,切实提高全市农业节水水平。3、构建灌溉计量体系。结合各类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采用先进的量水技术和量水设备,推进灌溉按方计量、按户收费工程。到2010年全市大型灌区主要斗渠安装计量设施,改造后的中型灌区安装一级至二级量水设施。

(二)推进节水型工业载体建设。以节水减污、节水减排、高效用水为重点,坚持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的原则,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强化工业节水治污管理,推进工业企业节水技术升级改造,实施八大行业节水行动,促进工业增长与水环境治理协调发展。1、合理调整工业用水结构。根据全市水资源分布和行业特点,切实调整工业用水结构。缺水地区严格限制新上高耗水项目,禁止引进高耗水、高污染项目,鼓励发展用水效率高的高新技术产业。丰水地区高用水行业企业的布局和生产规模,要与当地水环境相协调,切实落实相关减排措施,尽可能减少对水体的污染。2、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完善工业节水标准体系,全面推行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切实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实施水资源循环利用,有效降低工业生产的水消耗和污水排放量,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按照建设生态工业园区要求,在全市选择一批工业园区,推行厂际串联用水,实现污水资源化利用,基本达到零排放,实现从末端治理为主向全过程管理为主的转变。3、建设节水技改示范工程。重点在火力发电、石油化工、钢铁等高耗水行业实施30项节水技改示范工程,引导节水减排技术和工艺发展,有效提高高耗水行业节水水平。定期发布国家公布的节水型用水工艺、设备和产品名录,制定分行业节水技术改造投资导向目录,引导和推动企业进行节水技术改造。

4、积极创建节水型企业。定期开展水平衡测试和查漏维修维护工作,强化对企业用水和节水的计量管理,主要用水车间和主要用水设备的计量器具装配率达到100%.积极开展八大行业节水企业创建活动,到2010年全市50%的大、中型取水企业达到节水型企业的标准。5、有效规范节水产品市场。编制节水型产品相关标准,强化产品生产质量的监管,加强产品标识管理,试点建立产品认证和重要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对节水产品市场进行清理整顿,进一步规范节水产品市场行为。(三)推进节水型城市载体建设。根据国家《节水型城市目标导则》和《江苏省省级节水型城市目标导则》要求,积极推进节水型城市载体建设。进一步加强公共用水管理,加快城市供水管网改造步伐,推广使用节水器具,重视对雨水、中水等非传统水源的开发利用,完善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全面提升城市节水水平。到2010年,全市建成100个节水型单位、30个节水型小区。(四)推进水资源保护体系建设。1、强化水功能区管理。制定水功能区管理办法,推行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和最小流量(水位)的监管。切实加强水质动态监测,强化企业退水水质管理和监督检查,确保全市水功能区达到水质保护要求。2、强化入河排污口管理。

划定禁止和限制设置入河排污口区域,严格限制污水管网到达地区设置单独入河排污口。加大对现有入河排污口的整治力度,逐步完成对饮用水源保护区、重要水生态敏感区域和渔业水域,以及跨流域调水供水河道等范围内已有入河排污口的清理。3、强化饮用水源地保护管理。认真落实省人大《关于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的决定》,依法加强对重要引水河道和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定期监控水体水质。组织开展饮用水源地安全状况调查评价,编制安全保障规划。落实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措施,有效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建立健全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和饮用水源地长效管理机制,保障全市饮水安全。4、强化地下水资源管理。统筹安排深层地下水、浅层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开发,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总量。建立地下水位、水质监测管理系统,切实加强地下水保护。合理确定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标准,着力提高采矿权人保护地下热水资源的意识,以资源的集约利用促进经济的集约发展。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把节水型社会建设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行动,列入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节水型社会建设领导小组,各区县和部门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明确具体责任,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形成一级抓一级的工作机制。

要以区域节水为重点,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本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落实节水年度计划。要把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纳入到日常管理和工作考核中,建立奖惩机制,保障各项节水措施落到实处。(二)加强协调配合。节水型社会建设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加强工作中的协调配合。市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按照工作要求,履行各自的职责,加强沟通协调,建立全市节水减排项目审核、节水器具推广、用水监督等工作联动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落实有效政策措施,增强全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合力。(三)完善制度体系。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制度研究,制定相关制度,进一步规范节水行为。要建立水资源论证制度,在编制发展规划和各类区域性开发项目建设时,依法进行水资源和水土保持论证,不符合要求的必须重新调整。要建立建设项目节水评估制度,对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建设项目,要严格按照“三同时、四到位”的要求,配套建设节水设施。要建立水资源消耗核算制度和节水考核指标体系,将用水和节水统计纳入国民经济统计体系,实行目标考核。要制定科学的水价政策,运用经济手段和价格杠杆,引导和鼓励全市水资源利用向高效率、高效益、低排放、低污染、少浪费的方向发展。

(四)拓宽投入渠道。加大公共财政对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投入,重点支持节水关键技术开发、示范和推广,工农业和城市生活节水示范工程,以及城市供排水建设和改造工程等。建立节水补偿机制,调优节水投入结构,积极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投入节水工作。落实相关税收政策,鼓励使用废水、再生水等污水资源,鼓励生产、销售和使用节水产品。(五)强化科技支撑。加强先进实用节水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增加节水技改资金的投入,把重点节水技术的开发列入地方创新和科技攻关计划,推进节水技术进步。鼓励成立节水高新技术研究中心,组织相关技术交流,建立技术跟踪、分类、评价信息系统,健全和完善节水技术推广和服务网络。强化节水技术培训,努力提高节水管理和技术人员的综合水平。(六)注重宣传引导。要充分利用新闻、广告媒体,有计划、有步骤地广泛宣传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先进典型,普及节水知识,提高全民节水意识,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用水管理和监督,营造良好的节水工作氛围,使节约用水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和普遍共识。附:南京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目标一览表类别 指标名称 单位 现状(2005) 2010年 2020年 综合用水指标 单位GDP用水量 m3/万元 175 130 70 人均用水量 m3/人 610 615 620 COD排放量 万t/a 14.49 13 10 生活用水指标 城镇供水管网漏损率 % 16

上一篇: 派出所辖区治安形势特点(5篇)
下一篇: 人民网评:国家治理现代化,我们都是参与者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