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四、孔子眼中的“小康”社会

四、孔子眼中的“小康”社会

四、孔子眼中的“小康”社会四、孔子眼中的“小康”社会《礼记·礼运》: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

四、孔子眼中的“小康”社会

《礼记·礼运》: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从前,孔子曾作为来宾参与蜡祭,祭毕,孔子出来到宫门外的高台上散步,不禁感慨而叹。孔子的感叹,当是感叹鲁君的失礼。言堰在一旁问道:“老师为什么叹气呢?”孔子说:“大道实行的时代,和夏商周三代杰出君主在位的时代,我没有赶得上,而内心深怀向往。

《礼记·礼运》: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自夏、商、周三代以来,大道已经隐没,天下成为一家姓所有,人们只管亲爱自己的双亲,爱护自己的子女,财物生怕不归自己所有,气力则唯恐出于己身。天子、诸侯的宝座,时兴父传于子,兄传于弟。内城外城加上护城河,这被当作防御设施。把礼义作为根本大法,用以规范君臣的关系,强调父子的慈孝,和合兄弟的友爱,调理夫妇的和谐,以此设立制度,确立田地和住宅,表彰有勇有智的人,把功绩记到自己的账上。因此,勾心斗角的事就随之而生,兵戎相见的事也因此而起。夏禹、商汤、周文王、武王、成王、周公,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佼佼者。这六位君子,没有一个不是把礼当作法宝,用礼来表彰正义,考察诚信,指明过错,效法仁爱,讲究礼让,向百姓展示一切都是有规可循。如有不按礼办事的,当官的要被撤职,民众都把他看作祸害。这就是小康社会。”

孔子把夏禹、商汤、周文王、武王、成王、周公治理下的社会看做“小康”,虽然是一家一姓的天下,但他们能效法仁爱,讲究礼让,有功予以奖赏,有罪严厉惩处,伸张公平正义,促进国泰民安。也是面对现实一个值得赞颂的时代。

上一篇: 2016吉林省医疗卫生招聘考试公基复习资料重点:社会革命及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下一篇: 专访蒋庆:中国应主要通过礼乐解决社会问题,比完全靠法律好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