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大家好。我是Wapi。总有人问我怎么消失啦,其实我一直都在没药花园上继续更新哦。在粉象的上一篇写的是:由于我一人的写作速度有点慢,所以会推荐一些新作者的好文。这些文章在推送前我都有读过、编辑过。今天这篇是另一位作者写的上海冰柜藏尸案。老读者都知道,我以前写过这个案子。我的观点和检方一样:这是一起有预谋的谋杀案。本文的某些小观点可能和我不太一样,但作者对凶手的人格分析也可以给大家提供不同的思路。
2018年8月末,有一个案子终于宣判,被告人以故意杀人罪被一审判处死刑。这个案子就是之前轰动一时的“上海杀妻藏尸案”。
案件发生在2016年的10月中旬,凶手朱晓东在位于虹口区的家中,与妻子杨俪萍发生争吵。朱晓东用双手扼住杨俪萍的脖子,将其活活掐死。随后,骇人听闻的一幕发生了,朱晓东没有选择报警,而是将妻子的尸体藏于冷柜之中。
(朱晓东与受害人杨俪萍)
在这之后长达3个月的时间里,他一直冒充妻子,通过微信与亡妻的家人和朋友联系。直到2017年的2月初,受害者的父亲要过60岁大寿。这时,凶手发现,他已经没有任何理由可以再继续隐瞒下去了。于是,朱晓东在父母的陪同下向公安机关自首。此时,受害者的父亲才知道女儿早已经遇害,并且葬身于冷柜中达105天之久。
诸如此类的案子,我们可以称之为“情杀”。情杀,跟一般的凶杀案比起来,原因更加扑朔迷离、迷雾重重。因为它前后的反差过于巨大。谁都知道爱情是一件美好的东西,那最后为什么,却又以如此惨烈的、悲剧性的结尾收场?这令很多人都百思不得其解。这样巨大的反差,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解决以下问题后,我们将会得到答案——
“心理疾病之王”是什么?
什么又是反社会人格障碍?
为什么说爱欲本身,就与生死有脱不开的关系?
“心理疾病之王”是什么?
一提到心理问题,很多人大概只会想到抑郁症、强迫症等比较耳熟能详的,有明显症状的心理疾病,却往往忽略掉一种更为严重,也更加棘手的心理问题。是什么呢?如果说,把抑郁症和强迫症比作心理疾病中的感冒的话,那么人格障碍可以称得上是癌症,是当之无愧的“心理疾病之王”了!
为什么这么说?
人格障碍是在人很小的时候,便埋下病患的种子。可能那时,人承受了某些在那个年纪不应该承受的东西,然后,内心发生了扭曲,就此埋下伏笔。随着年龄的增长,从外表上是看不出来的,但内心的症结早已经根深蒂固,难以纠正和改变,患者会无法适应所处的外部世界,并且给周围的人带来深深的痛苦或者伤害。
人格障碍甚至都不是以疾病的方式存在的,我觉得有一句诗来形容它,还挺合适的,叫“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么多年,它隐藏之深,它潜伏之久,最后,在我们青春期,或者成年早期的时候现身,并且持续一生。
人格障碍有十几种之多,比方说:偏执型人格障碍、分裂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
而反社会人格障碍,也是其中一种。
在情杀中,凶手的性格特点,与反社会人格障碍特别吻合。下面,我就结合具体案例,来说一下什么是反社会人格障碍,同时也揭开情杀之谜。
为什么有人可以随便伤害别人
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第一个特点:容易冲动,不计较后果。
放到严重的情况下来说,会发生什么呢?就是反社会人格障碍者会临时起意地抢劫和随机地杀人。而放在我们生活中来说,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一贯不负责任,工作说不做就不做了,或者经常无理由地迟到早退,以致最后被开除。有的人,上学时也经常逃课,不顾可能完不成学业,被留级的后果。
在我们刚才提到的“上海杀妻藏尸案”中,凶手朱晓东在他初二那年,就曾因参与抢劫而被警察当场抓住。初中毕业以后,朱晓东进入职业学校,19岁便离开校园,走入社会,成为某商场的店员。在工作期间,有时,他只是做几个月便辞职走人,在多家商场间辗转切换。每一份工作都维护不长久。尤其是后来,他还拖着妻子,也就是受害者杨俪萍,辞掉了重点小学老师的稳定工作。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冲动和不计后果的情况呢?
因为,在我们每个人的体内,其实都存在一个“刹车机制”。这个刹车机制,会对我们的行为产生预判,当它预判到行为的结果可能是不好的,那么,它就会提前阻止行为的发生。
而在反社会人格障碍者的体内,这种“刹车机制”是失灵的。它即使能够提前预判到结果,也阻止不了什么。
这是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第一个特点。我们接着说第二个特点:仇视社会,不知悔改。
拿情杀来说,有一点我们通常会感到很困惑,别说是两个曾经相爱过的人,就算是两个陌生人,甚至是见面分外眼红的仇人,当发生冲突时,我们都很难下如此狠手,置对方于死地。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考虑一个问题,就是在这件事上,我们自己有没有错?
而对反社会人格障碍者而言,他们完全不会考虑自己的过错。
我怎么会有错呢?我不仅没错,我还美貌与智慧并存,是英雄与侠义的化身,我这是在替天行道!那些被我伤害或者杀害的人,若不是他们说了什么,或者做了什么,怎么会落得今天这个下场,一切都是他咎由自取!活该!
所以,在“朱晓东杀妻案”中,就有这样一个细节:他解释说当时为什么会动手杀掉妻子,因为跟妻子出去旅游时没有订到满意的酒店,这让妻子不满;后来返程时,他又没买到高铁票,妻子又和他吵了一架。在这个过程中,对方一直喋喋不休,抱怨个不停,怎么劝也没用,让他觉得很烦。于是干脆用手掐住了妻子的脖子,让她闭嘴。言外之意,对方的死,要归咎于她自己总是在唠叨个不停。
下面说反社会人格障碍者的第三个特点:就是对他人冷漠无情,将他人“物化”。
“物化”乍一听我们可能会有一些陌生,但有一个词你一定很熟悉,那就是“拟人化”。
我们人类其实是一种非常别扭的动物,能经常给自己整出很多幺蛾子来。比方说,这里有一个心理名词,叫“反人类变体特性”,听着有些复杂,但是解释起来非常容易。“反人类变体特性”,又叫“将人的特征赐予没有生命的物体”,也就是所谓的“拟人化”。
打个比方,寺庙里有很多神像,比如各种菩萨、四大金刚、玉皇大帝等。这些神像,实际上,只是由一堆普通的砖瓦泥料、木头、钢筋等,经人手建造而成。但是,当我们赋予了它们超脱人类力量的意义之后,它们一下子就能“法力无边,普度众生”了,你说神奇不神奇?
还有一种操作,正好和“反人类变体特性”,即“拟人化”相反。那就是“物化”。是说将有生命的个体物体化,实际上是剥夺了人作为人的地位。
“物化”,这种心理现象,经常出现在大规模的屠杀和战争中。
一位日本将领曾说过,在日本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侵华战争中,日本兵很容易就可以残忍地屠杀许多中国百姓,“因为我们觉得他们只是东西,不像我们一样是人”。同样,纳粹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行动,在开始时,也是先制作宣传电影和海报,对德国人进行洗脑,让德国人将某些人类同类,视为劣等形态的动物,是害虫,或者贪婪肮脏的鼠辈。
在情杀中,物化的现象也常常出现。当凶手打算举刀杀害对方的那一瞬间,受害者已经不再是那个曾经与他真实相恋过的,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此时她已经幻化成了一个符号。也就是我们说的“物化”。
这个符号可能象征着凶手以往的挫败、童年时期的痛楚、深埋一生的不堪记忆,这些都在此刻被引爆,令他痛苦到无法自持。那么,此时,他能做的,便只有抹掉这个符号,方能解脱自己。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正常人之所以做不到随便伤害别人,是因为我们能够感同身受对方的痛苦,这叫同理心,或者同情心。伤害对方就如同在伤害自己。但是反社会人格障碍者就体会不到别人的痛苦,他们对此很麻木,因为他们已经将对方“物化”,你不可能因为伤害一个物体,而内心受到触动。所以,也就没有所谓的良心受谴责,或者负疚感一说。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你的良心不会痛吗?!——不会,因为,没有良心。
“朱晓东杀妻案”中,还有一个细节,朱晓东事后将妻子的尸体放进冰柜冷冻,遗体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冰柜里冻了3个多月之久,最后,皮肤组织严重受损,全身发黑,可以说是惨不忍睹。而这个冰柜之前是用来存放凶手所养的宠物蛇与蜥蜴的口粮,即老鼠的尸体的。所以,可以证明,在朱晓东眼中,他的妻子早已经被“物化”了,跟宠物的食物做同等地位看待。
而且,在妻子遇害后一周,朱晓东便带着各种女人四处旅游、开房,花天酒地、肆意消费,透支信用卡。可见,他也没有丝毫愧疚之感和罪恶感。没有良心。
反社会人格障碍的最后一个特点是充满魅力。跟我们通常想象的猥琐和凶神恶煞的形象不一样的是,反社会人格障碍者,大多数都长得很帅。为什么说长得帅?因为反社会人格障碍者基本上都是男性。他们通常能言善辩、风度翩翩、英俊潇洒又风流倜傥,这样,才能吸引到别人来到他们身边。
据了解,在2007年的时候,那时刚满20岁的朱晓东曾报名参加了东方卫视的歌唱类选秀节目《我型我秀》。而且他还是那年中性风格的代表选手,被粉丝们视为“王子”。当时有一句话是这么形容他的,在他“干净得让人心动的脸庞和纯净如初的眼神”中,不少女孩为之心醉。
(朱晓东参加选秀时期的自拍图片)
反社会人格障碍者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魅力?这大概就跟有毒的植物通常色彩都很鲜艳是一个道理吧。
最后,对于情杀的解释,从另外一种精神分析的深层次角度来说,其实,爱欲本身,就与生死有脱不开的关系。
爱欲与生死,是互相纠缠不清、犬牙交错的。打个比方,生命是怎么诞生的?是要做爱。有一句诗来形容这个过程还挺合适的,叫“一将功成万骨枯”。是说,一个将帅的成功,是靠牺牲成千上万人的性命换来的。而一个生命的诞生,也就意味着无数的精子死去。
再比方说,雄蜂在与蜂后交配后,不久死去;雄螳螂则在交配完成时,被雌螳螂吃掉,作为为后代储备的食物和营养。弗洛伊德将这一现象解释为爱欲的耗竭。他认为,爱欲有时甚至会加速人的死亡。
所以,当一个人陷入疯狂的爱跟占有的时候,他们通常会用极端的生与死的方式来表达。
如何避免反社会人格障碍者的纠缠和伤害?
如果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反社会人格障碍者,该如何避免被他们纠缠与伤害呢?
这里给出两条建议:
第一条,你可以通过刚才我所说的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特点,来迅速对这个人做出判断,进而提前远离他。
第二条,如果提前远离已经来不及,那么有效的措施就是:直接而委婉地拒绝。
这个说法看似有些矛盾,直接和委婉本身就不能兼顾吧?
但这里说的“直接”,是指直接表达自己拒绝的态度,而不要不好意思、犹豫、怯懦,或者给对方造成若即若离的错觉。这种迟疑的拒绝态度,会让对方觉得自己可能被愚弄,进而更加生气。
而“委婉”,是指在果断拒绝的同时,要讲究策略和战术。这里,有一种心理学上的效应,叫贴标签效应:当一个人被贴上一种词语、名称标签时,他就会做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
也就是说,当你把对方标榜成某一种人的时候,无论他是否真是这样的人,他都会在短时间里变成这样的人,或者朝这个方向去努力。这个效应可以作为一种定身术,或者障眼法,为你所用。
打个比方说,当你拒绝对方的同时,你可以给对方贴上这样一个标签:“一看大哥你就是英雄与侠义的化身,是道上混的人,有江湖规矩,是个仗义的纯爷们儿,绝不会为难我这种人。不仅不会为难,根据你的为人和势力,以后还会多多罩着我。因为你就是如此义薄云天之士!”诸如此类的标签,会让反社会人格者愉快地接受被拒绝,陷入短时间的蒙蔽大意状态,你便可趁此机会想办法全身而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