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艺术作品表现为完整的封闭文本,观众需要在静观时发挥主观想象,体会作品的意境和意趣,获得一种美的意象。社会化媒体艺术则呈现为一个融合了图像、声音、文字、影像、符号的多媒体文本,是一个以各种超链接和用户交互行为组成的文本矩阵,一个可以无限延伸和生长的数字微文本。作品形态是不确定的、作品结果是开放性的,作品在交互中获得意义。这一类作品常常在关注交互的“过程性”,集体创作的过程也成为作品的一部分。
在第 21 届全球气候峰会在法国巴黎召开的时候,比利时艺术家纳兹哈•麦斯陶( Naziha Mestaoui)在法国巴黎的地标建筑上进行了一项《一心一树》(One Beat One Tree)艺术项目,利用3D影像技术将现代科技与古历史建筑完美融合在一起,12岁的铁塔幻化成光和影的虚拟森林。每一位展出现场的观众都可以通过手机APP参与这个项目。观众只要通过手机录下自己的心跳,输入自己的名字,就“种”下了一棵属于自己的生命树,接下来这颗缀有你名字的虚拟树被传递到埃菲尔铁塔上,并随着他或她的心跳节奏不断生长。当每一位参与者用自己的心跳种出一棵虚拟的树后,一个叫纯净计划(pure project)的组织就会安排在世界的某一角落种植一棵真正的树。这也正体现了艺术家的设计宗旨:“每位居民都是未来的共同创造者”。通过这个活动,组织方希望能够在世界的各个角落种下百万颗树,唤起公众对艺术和环境问题的重视。
三、工具观:技术语境下的平等协作关系
技术的发展一直推动着新的艺术手法和语言、新的模式和艺术观念的产生。本雅明认为,艺术应该通过对技术媒体的运用克服手工制造的原作的品质局限。本雅明和麦克卢汉的媒体理论大大影响了那个时代的录像艺术、实验电影、声音艺术等媒体艺术的发展,早期的先锋艺术家通过各种媒介实验和技术试验试图找到电子媒介的艺术表现潜能。
技术与媒介推动着电影、电视、广播等视听艺术在几十年间迅速发展,今天的网络媒体、社会化媒体已然成为当代艺术创作的新的技术语境和艺术资源。艺术家运用社会化媒体作为工具和媒介进行艺术创作,关注新的技术与传统艺术形式之间的融合,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融合现实世界和虚拟空间,激发观众参与交互,运用通感、交互等新技术的特质重组媒体时代用户的感性知觉系统,进而建构新的世界观。
平等、协作是一种互联网精神,“去等级化”是互联网诞生以来的特征之一,在某种意义上可以促进多元化的艺术形式和参与方式。社会化媒体本身是基于人们的社交需求而开发出来的,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演变成为涵盖内容与服务的全方位的互动媒体平台。互动是维持社会交往的基础,社会化媒体平台的特征是用户个体之间的连接和互动,内容的链接和分享,以及社区和集群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社会化媒体是一种开放性、平等的工具,提供了一种以特定媒体为中介产生联系和互动的平等协作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使普通网民具有了成为艺术创作的集体生产者的能力。社会化媒体需要提供对等的交流模式,即使是以艺术家写作为中心的模式,每一个用户也都可以浏览、评论、转发、创作、上传自己的文本,艺术家写作的文本可以被讨论、传播和修改。蒋竹韵和约汉娜·迈亚(Johanna Meyer)的《对画》(messages,2015)是一个基于微信聊天功能的线上艺术项目,起源于2015年11月13日下午的一次关于艺术项目的对话。
对于一个基于社会化媒体的艺术项目而言,用户是社会化媒体平台上的一个结点,基于社交或信息传播的目的,用户之间形成不同的的关系网络。每一个参与者都是相对平等的,他们可以就艺术项目发表不同的看法、表达不同的观点、提供不同的内容。因而,提高用户的互参与能力是基于社会化媒体的艺术创作的核心,艺术家需要考虑如何使用户在参与作品互动时获得心理满足、获得信息、自我表达、人际交往、获得社会归属感,以提高用户的参与度和增强彼此关系的强度。
四、时空观:碎片化时间里的“空间游牧”
当代以微信、微博、SNS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的普遍应用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种常态,个体的时间被来自移动终端的信息所填充和侵占,用户随时随地利用途中、工作、学习之余的时间“刷朋友圈”、“晒动态”、浏览、转发、评论,在乘坐地铁时观看视频节目、在等公交时浏览新闻都成为常态,影院和客厅不再具有特定的“仪式感”。时间的碎片化和空间的“去仪式化”带来的是思维、行为的碎片化,个体的价值观、行为方式、社会认知、情感体验被重构。社会化媒体带来的是新的时间和空间体验,时间被碎片化,空间被发现和重新利用。
传统概念的“艺术空间”是一个艺术品得以存在的场所或艺术事件得以发生的地点,在社会化媒体语境下,艺术作品的“空间”概念不仅是一个物理场所,还指的是数字“微文本”得以存在的网络虚拟空间。这种空间是流动的、无边界、可定位的,用户与空间的关系也是动态的,通过各种连接与交互与空间产生联系,成为一种穿越界面的“空间游牧”,从而改写了用户的空间体验和空间结构。社会化媒体通过身份验证、位置跟踪、摄像监视及媒介的隐性在场实现社会性空间的建构。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是移动终端内置的“基于位置的服务”,通过对用户的定位和地图描述,空间被“可视化”和“公开化”,用户的私人信息与公共空间得以产生联系,各种基于位置的人际关系被激活、连接和再造。
社会化媒体语境下,艺术被当下的时间和环境所定义和阐释。电子媒体时代的小说、电影、广播剧的宏大叙事模式和形态被解构,社会化媒体的特征是“微叙事”,其内容是用户记录和上传个人生活痕迹的海量信息碎片的集合,这些碎片被“去时间化”,仅成为空间意义上的排列组合,个人叙事累积形成社会史的一个部分。
私人网络纪念馆项目《我的博物馆》(the Museum of Me)是英特尔推出的一款Facebook上的app,用户登陆Facebook账号授权此项服务,可以利用Facebook上的记录创建属于自己的虚拟博物馆,内容来自于用户个人的社交网络生活的痕迹,好友的头像,上传的照片,分享的视频,“likes”过的活动以及高频率的词,这些视觉档案被转换成炫酷的影片,“观看影片的同时还有美妙的配乐可欣赏。俨然一个社交网络视觉博物馆。”
五、社会化媒体的美学潜能
在18世纪的艺术与美学的传统话语体系中,艺术创作以“美”作为其价值体现,艺术作品被定位于审美对象,审美体验和美的阐释经验是艺术作品的一种功能体现。在美与艺术的关系中,常见的观点有:巴托的“美的艺术”、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康德“艺术是情感的表达”、“美是自由的艺术”等。
20世纪的先锋艺术以及后现代艺术挑战和颠覆了传统的审美观念,“灵光”消逝后的艺术可以是一件展场中的日常生活用品,或是一间街头咖啡馆中的现场表演,康德以来的传统艺术观念被“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所否定,艺术的定义由内部因素转为外部语境,艺术阐释模式也从作品本身的内容和形式转向于情境描述。
电影及视频技术的发展将“时间”和“运动”作为新的知觉技巧进行研究。1960年代以来的“跨媒介”艺术实验被认为是当代新媒体艺术的发端,不管是白南准、约翰·凯奇试图以大众媒体为艺术工具、还是沃尔夫·福斯特毁灭性的媒体艺术实验,他们试图以个性化的艺术创作与工业化的电视生产作斗争,使随机、偶发、解构和拼贴成为电子媒体时代新的媒体美学特征,电子媒介只在播出时获得意义,使得“过程”大于“结果”的艺术概念也影响到当代的新媒体艺术创作。
新技术的运用使得一些新的艺术项目具有先锋、实验的形式,当其成为成熟的艺术形式之后,便开始寻求感官的诉求、观念的表达和自我解放。自1960年代以来,传媒艺术已有的50多年的历史中,一直存在的是艺术与技术之争,很多人质疑一些艺术项目到底是“艺术作品”还是艺术家的“技术实验”?正如电影、电视、广播等大众化视听媒体所带来的与传统艺术完全背离的图像和声音的审美体验。
20世纪80年代以来,涌现了大量跨媒体交互艺术,社会化媒体的兴起使“交互性观念”在当代艺术创作中重放光芒。今天的社会化媒体和网络技术被融入新的艺术创作中,不仅赋予了艺术新的形式,也将带来新的美学形式。
社会化媒体时代对艺术的阐释和定义更多基于社会学的基础,在艺术生产过程中,艺术家、用户、媒介及移动互联网等形成了相互交织的关系,通过内容生产和分享、传播,将作品置于当代文化社会的背景中去定义和阐释。在新的艺术阐释模式下,当代艺术因而具有多种表征,一方面是审美语境下的“作品”,另一方面也是消费语境下的“日常生活用品”,或成为“景观社会”中的各种消费符号。
“后现代超文本重视观众的参与性,拼贴、戏仿、并置、挪用等后现代文本正试图颠覆现代主义的经典与原创性,力图打破封闭的叙事系统,为观众创造更广泛的审美参与空间,在文本的超链接中寻求意义的多元阐释;此外,数字时代的审美经验从传统艺术的静观与思辩变成浏览与交互,从传世经典变成浮光掠影,这种“即兴”与“随机”的艺术效果带来“碎片”式的审美体验。”《看的背叛》(25个单屏录像/每个时长00’06”/2013-2015年)是艺术家廖文峰为线上艺术项目“文化馆”创作的影像作品,由25个6秒的独立小视频组成,“这些视频呈现了艺术家试图通过对日常物的行动和对日常环境的反应,来创造出一些具有错觉的瞬间,使物和环境中的隐藏的不确定面貌得以显现。”
社会化媒体的特征是关联和交互,如果说传统艺术更多地体现为完整、经典、线性的审美效应的话,那么社会化媒体艺术则更多地体现为大众化、开放性、去中心化、非线性的审美效应。社会化媒体艺术对空间的连接和利用打破了传统审美经验需要的距离感,时间的碎片化打破了整体与永恒,内容的连接打破了韵味和意境,用户的参与打破了静观与想象。“语境”和“反馈”成为一种新的美学模式;“沉浸”和“交互”改变了需要距离和空间进行反思的美学体验。社会化媒体语境下,技术和媒介带来了新的审美体验,让审美体验成为一个主动诠释的过程,一场有形的对话。
六、结 语
随着越来越多的基于社会化媒体的艺术实践的出现,我们可以感受到社会化媒体艺术这一新兴的艺术形态对艺术语言、艺术形态、艺术观念、审美、艺术学研究格局,乃至社会生活、个体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多个方面产生的影响。
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每一种新的媒介和技术的产生都将带来艺术领域深刻的变化,我们需要用全新的思维方式去思考、解读社会化媒体艺术等新兴的艺术形态,从而丰富和拓展艺术学研究领域。
参考文献:
1、彭兰《社会化媒体 理论与实践解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2、凯度传媒(Kantar Media CIC)
3、人民艺术网
4、刘涛,《社会化媒体与空间的社会化生产:福柯“空间规训思想”的当代阐释》,国际新闻界,2014(5)
5、凯文·凯利,《失控》,北京,新星出版社,2010:18
6、孙为,博士学位论文《交互式媒体叙事》,2011
7、微信公众号“文化馆”
8、知乎
9、今日数字美术馆
10、互动中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