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明残疾人观的社会意义及深远影响中国残联组联部社会管理项目总监中国残联专门协会评监委副总干事主要内容一.残疾人观的形成与发展二.现代文明残疾人观的内涵三.新残疾人观的社会影响四.落实新残疾人观亟需注意的问题五.用新残疾人观指导残疾人事业发展2014年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五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大会受表彰代表时强调: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支重要力量,是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习近平同志的讲话通篇贯穿现代文明残疾人观,是现代文明社会建设的思想武器,是推动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方向和重要指导意见。2013年9月,张高丽同志代表党中央在中国残疾人联合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肯定了中国残疾人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确定了残疾人事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残疾人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是高举人道主义旗帜和用现代文明残疾人观指导的结果,我们要做好专门协会工作,首先要学好弄懂什么是现代文明残疾人观。什么是现代文明残疾人观所谓“观”,就是观念、思想、认识和看法、是对人对事的一种价值判断。
新残疾人观是以人类现代社会文明为尺度对残疾、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的总的价值判断与根本看法,其核心是“平等.参与.共享”。新残疾人观是社会进步和残疾人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也是对旧残疾人观进行反思和批判的结果。从原始社会到新中国成立的漫长岁月里,残疾人一直处于社会最底层,被视为“残废人”,被当成家庭和社会的累赘,被排斥在主流的社会生活之外。在这一时期,残疾人处于自生自灭的集体无意识阶段。该阶段特点:如果社会有条件的话就养起来,无需或不能、不许残疾人参与社会活动和生活;当社会剩余产品无法承担残疾人生存需求时,残疾人就长期处于自生自灭阶段,残疾人没有政治地位、没有社会话语权。1.视残疾人为“残废人”阶段古代人们对许多自然现象无法诠释。如人生下来为什么耳聋、眼盲、智弱等等。因为不懂碘缺乏导致智力衰退,脊髓灰质炎导致小儿麻痹后遗症,近亲不能优生优育等等。人们一方面祈求神灵,信天、信命、信图腾,导致巫术猖獗,迷信盛行,发展到今天的邪教。另一方面把残疾通常视为“异象”和“天意”,是上辈子欠的,是先人做了错事、坏事,应受天神的惩罚。这种潜意识和心理暗示加重了残疾人的自卑情绪,增加残疾人群体更加边缘化的合理性和社会的认同性。
•第10页新中国成立后,残疾人进入政府收养救济阶段,生存状况得到整体改善。农村的残疾人分到土地和生产工具,参加互助组、合作社;城市的残疾人在政府支持下组织生产自救,举办手工业合作社,后来发展成福利工厂。这阶段特点:残疾人生存境遇有了较大改善。认识偏差,人们对残疾人抱持着同情和怜悯的态度,残疾人事业被认为是慈善事业。某种程度上,残疾人依然是社会的“边缘人群”。2.残疾人的收养、救济阶段•第11页1988年,成立中国残疾人联合会;1988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工作纲要(一九八八-一九九二年)》,纲要明确指出“残疾人事业的宗旨和目标是: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使残疾人在事实上成为社会平等的一员,享有全面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履行公民义务,共享由于劳动和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物质文化成果”。1990年,颁布了我国第一部旨在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3.残疾人的“平等、参与、共享”阶段(国内)•第12页联合国颁布的一系列纲领性文件具有较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1969年颁布《禁止一切无视残疾人的社会条件的决议》1975年颁布《残疾人权利宣言》1982年颁布《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1993年颁布《残疾人机会均等标准规则》2006年颁布《残疾人权利公约》联合国大会宣布1981年为“国际残疾人年”,确定19831992年为“联合国残疾人十年”。
3.残疾人的“平等、参与、共享”阶段(国际)•第13页2013年对我国履行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进行履约状况审查;2014年对我国履约状况整改进行复查。这一切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粗到细、由原则为具体,由纸上规范至落地生根,是新残疾人观萌生和发展的过程,说明人类对残疾人群体的认识在逐步深化、逐步准确、逐步精细和逐步规范;证明了世界性的残疾人解放运动从启蒙到深入,从呼唤到实效,从边缘理论到引领人类社会发展方向。3.残疾人的“平等、参与、共享”阶段•第14页该阶段特点是:新残疾人观改掉残废人的“废”字,迎来了社会的新文明,闪烁出人道主义的光辉,为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发展注入了新力量,标志着中国残疾人状况开始第二次质的飞跃;但我们仍处在新旧残疾人观交替时期,旧残疾人观影响广泛、盘根错节、根深蒂固。•第15页新残疾人观产生的社会条件开放、追求民主、承认并保障人权的社会。重人权、讲民主、施法治、论公平、主正义,且社会稳定,鼓励和帮助残疾人参与社会政治文化生活,充斥着封建迷信、独裁专制的社会是不能产生新残疾人观;多业并主、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将人们从单纯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多业并主为残疾人提供广阔的就业空间。
科技进步,成就斐然的社会。开发出更加适合残疾人需要的用品用具,完善无障碍设施和无障碍建设,使残疾人自如和顺利地参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三个基本条件缺一不可、弱一不可。•第16页我国新残疾人观形成的标志是什么?应当说是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成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颁布实施。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稍后20余年,但就我们几千年古老的封建帝国来说,这是一场伟大的壮举,既轰轰烈烈又“润物细无声”的革命。不具备社会文化和物质基础、科技发展和现代文明的时代条件是不会产生新残疾人观的,这与旧残疾人观发生着本质上的断层,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割裂的,不是直接继承或扬弃的关系,这是特殊历史条件和社会条件所决定的。•第17页二、现代文明残疾人观的内涵现代文明残疾人观的社会意义•第18页残疾人具有与生俱来的权利,包括生存权、发展权、受教育权、就业权、娱乐权、爱与被爱的权利等。现代社会提供各种的补偿手段,各类别的残疾人能以适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教育,掌握知识技能,认知世界。在现代社会提供的条件下,残疾人能平等参与社会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创造,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不再是社会的负现代文明残疾人观的主要内容•第19页4.造成残疾人问题的根本原因不是“残疾”,社会提供的条件不够使得“残疾”成为一个问题。
5.“残疾”是人体的遗憾,因此要加强预防,但残疾不构成人性的差异、不构成奋斗精神的差异。由于身体的磨砺,残疾人常常更加坚韧、宽容,更加希望社会稳定、祥和、繁荣。现代文明残疾人观的主要内容•第20页6.残疾人的残疾是为人类文明、社会进步付出的代价。应建立残、健融合关系,做到人人平等、人人参与、人人共7.实现“平等.参与.共享”是政府、社会与残疾人双向责任,缺一不可。残疾人要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在社 会实践中创造、发展自己,实现人生价值。 现代文明残疾人观的主要内容•第21页 在“平等”的基础上“参与”,而后“共享”•第22页 1.现代文明残疾人观深化了对残疾问题的理解 旧残疾人观错误认为:残疾人问题归根到底是残疾造 成的,这种观点在人们头脑中影响很大。 新残疾人观否定了残疾的医疗模式,采取社会生态学 模式,充分肯定了残疾的社会学意义,即:残疾是人类文 明进步过程中不可避免要付出的代价。 •第23页 1.现代文明残疾人观深化了对残疾问题的理解 近年来, 国际上用社会模式代替医学模式解释残疾问题, 认为对残疾人的排斥和隔离不是残疾本身所导致的, 而是由于 社会没有提供足够的条件才使得残疾人被排斥在社会生活之 新残疾人观表明:在一定意义上讲没有残疾的人,只是有残疾的社会。
•第24页 以权利为本处理残疾与发展问题的方法新残疾人观在运用残疾的社会生态学模式揭示问题的基 承认残疾人是权利享有者,他们能够而且应当像其他社 会成员一样决定自己的生活。 确认残疾人在充分参与个人发展或社会发展中所遇到的 障碍是对人权的侵犯。 •第25页 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力度同样是测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 的标志。残疾人也要向社会尽应尽的义务。有三点需要讲清楚: 残疾人要有社会主体意识,应以主人翁的姿态合理的获取以上 权力,因为这一切都是法定的; 要在事实上而不是名义上获得上述权力,如果现阶段需要一定 时间或一定过程,但不能是遥遥无期,做到既看得见又能摸得 要注重残疾人的发展权,进一步解决残疾人教育、就业、参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公平正义,才能真正实现以权利为本处理残 疾与发展问题。 •第26页 解决残疾人的发展权,先要解决社会补偿条件。 所谓社会补偿条件:现代社会根据不同类别残疾人的需 求,提供各种功能补偿性设施,如盲道、导盲犬出行、语音报 层报站、字幕显示、轮椅坡道等,以及各种辅具。 提供补偿条件,使残疾人在事实上享有公民权和发展权, 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履行联合国 《残疾人权利公约》提出的消除障碍、融合发展、使残疾人成 为社会权力主体的具体体现。
•第27页 3.肯定残疾人的地位和贡献 残疾人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自有人类社会就有残疾 人。这种不可避免的代价是社会性的。 从历史的角度看,残疾人为人类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作 出了巨大贡献。一部分人的残疾,换来了全社会的公正有 序,换来了绝大多数人的躯体和心智的健康。 从现实的角度看,残疾人能够为社会创造财富。 把残疾人看是参与社会财富创造的人,强调他们对社 会的巨大贡献,是新残疾人观的重要内容。 •第28页 避免人为的将残疾人特殊化新残疾人观在强调残疾人的“平等.参与”时,不仅关 注残疾人的权利保障,更强调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强调残 疾人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从思想上到行动上, 都以一 个合格的公民标准要求自己, 充分发挥自尊、自信、自强、 自立精神, 不要成为心态上残疾的人。 •第29页 避免人为的将残疾人特殊化解决特殊化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命题,防止产生残疾人贵 族俱乐部,尤其是专门协会更要警惕。 2014年2月以来,党中央一再强调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 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体现了古圣先贤 的思想,仁人志士的夙愿,革命先烈的理想,也寄托着包括 残疾人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要做好残疾 人工作,做好专门协会工作,就要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 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30页 残疾人要充分发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 履行应尽义务,创造人生、发展自我,实现人生和社会价值, 反对和克服人为的将残疾人特殊化。 残疾人要把自强不息的精神体现在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上, 体现在刻苦掌握专业技能上,体现在增强社会参政议政能力 上,体现在为发展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多做贡献上。 避免人为的将残疾人特殊化•第31页 “平等.参与.共享”,三个词之间是递进关系。 在观念上把残疾人当成平等的社会成员来对待,真正给 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和空间。 在社会上给残疾人以“ 平等” 的待遇,在残疾人积极 “参与”的前提下,使“共享”成为可能; 强调“共享”是因为,残疾人也为社会发展贡献了力量, 他们以劳动者的身份来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而不是以“分 享者”的身份来分一杯羹。 5.在“平等”的基础上“参与”,而后“共享”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