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新政经 | 社会论

新政经 | 社会论

新政经 | 社会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人的需求的无限性和人的能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永恒的基本矛盾,而不是其他,包括未来社会。

人类社会基本形态_人类社会形态是_形态人类社会基本特征包括

欢迎关注头条号、微信公号“洞察者X”。

变革,从思想解放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向M、N致敬。

1、人生而有生存、发展、繁衍的需求。

2、凡能满足人的需求的,物质的、精神的,都是价值、都是财富。

3、人为了更好地获取价值、满足需求,就要不断地对生产力(主要是科技)和生产关系(主要是制度)进行创新和扩散,也会不断地进行财富争夺。

4、人的需求的无限性和人的能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永恒的基本矛盾,而不是其他,包括未来社会。

5、生产力而非生产关系是社会存在的主要方面,科技(人的能力的集中体现)是生产力的主要方面。因此应该主要从科技而非生产关系划分不同社会形态。如石器(渔猎)社会、青铜(渔猎+农牧)社会、铁器(农牧)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6、人类科技创新是一个量变而质变、波浪式前进、台阶式跃升的过程,因此人类社会发展也是一个台阶式跃升的过程。一旦某地某种科技创新发生,它就会向其最远边界扩散乃至全球。

7、在每个社会形态内部,即一个较长的台阶期内,如中国2000多年的铁器农耕时代,往往有若干次周期性波动即改朝换代,较小尺度看这些朝代总体是前进的,较大尺度看则是重复性的。

8、周期性改朝换代的动力,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周期性张弛、人与人关系的周期性张弛。每次新朝之初,人口锐减,可耕地多,于是人口迅猛繁衍,直到超过可耕地承载极限;每次新朝之初,政治较清明、重分土地较平等,但很快,土地和财富日益向权贵集中,两极分化和剥削压迫日益严重;直到发生改朝换代,多数是权贵世家重新排列组合继续执政(如隋唐之变),少数是中下阶层取而代之但也迅速权贵化(如刘邦、朱元璋)。

9、铁器农耕时代末期,科技突破首先发生在手工业,而成机器大工业,进入工业社会形态。在工业社会,也存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周期性张弛、人与人关系的周期性张弛。每次科技革命都是量变而质变的周期性,都引发数十年的超级繁荣,之后蓝海变红海,科技从而社会发展进入一个瓶颈期;同时,财富日益向权贵集中,两极分化和剥削压迫日益严重(向右转);直到爆发大萧条、大危机、酷烈战争、缩小财富差距(向左转);然后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社会发展。

10、石器社会,以氏族大家庭为基本单位,对内私有+共有、对外私有。一个氏族大家庭占据一片山林,作为渔猎采集的势力范围,对其他氏族大家庭是排他性的、私有的,他们之间为争夺势力范围和食物经常激烈冲突,甚至食人;在氏族大家庭内部,一些基本的衣服、工具等是私有的,重要财富(如山洞、火堆、山林)是共有的,渔猎采集来的食物总体是平均分配和按需分配(年长年幼残疾孕妇等),因为食物极其有限,这样才能维持氏族大家庭的生存。

11、随着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在更大范围内生产和交往,于是出现部落、部落联盟、国家,从而对内协同生产、服务、管理、统治,对外交往、争夺、战争,至今都是对内私有+共有、对外私有。一个国家占据一片领土,对其他国家是排他性的、私有的,他们之间为争夺领土、财富和利益经常激烈冲突和战争;在国家内部,一些基本财富(如生活资料、普通企业)天然应该是私有的,一些重要财富(如土地、资源、关键企业)天然应该是共有的、才能保证所有国民的基本平等。基本矛盾决定了自古且永远是对内私有+共有、对外私有,前者是根本的,后者是派生的。这也是人性使然,人的本性(包括所有高等动物)是利己+利他,利他是一种对集体的利己。“国家”二字本就是共有(“国”)+私有(“家”)。

12、总体应该是按要素供求分配+按需分配结合(年长年幼残疾孕妇等)。不可能实现完全按需分配,因为人的需求的无限性和人的能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永恒的基本矛盾。

13、石器社会之后每一种社会形态,都存在财富分配指数(两极分化)在高位的周期性波动,即这种两极分化是极其严重的,也就是严重的剥削和不平等。这当然不合理不合情不合法,是人类还残留严重的动物性的表现。人当然不能继续活的像个畜生,而要活的真正像个人。未来社会应该是发达的工业信息社会,财富分配指数(两极分化)应该是在低位的周期性波动,即这种两极分化是很小的,基本不存在剥削和不平等。所以,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只有一条,共同富裕:生产力发达,且两极分化很小,其他都不是基本原则、都是教条。

14、石器社会,人们就有对价值(财富)的偶尔交换,后来交换越来越频繁。交换的比例关系即价格,主要由该财富的供求关系决定,并受到其他各种财富的供求关系的影响,即是多种供求关系的综合函数(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比如猪肉的供不应求会导致价格上涨,但也受到更便宜的鸡肉鸭肉等价格的制约。人们只会为一种财富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的“价值”买单,不会为所谓凝结在其中的其他什么东西买单,所以不存在两种价值的划分。

15、一个企业的生产活动需要多种要素参与:土地、厂房、机器、资金、经营管理、信息数据、研发设计、运营服务、甚至基础设施、宏观调控、社会稳定……,这些要素缺一不可,除了呼吸空气之类是免费的,一切要素投入都要获得相应的补偿,即该企业要把其生产成果按一切要素的供求关系(生产过程对该要素的需求程度)对一切要素进行分配即补偿。所以只存在分配的公平程度的问题,不存在所谓剩余产出全部应归某方所有、却被其他方全部占有的问题。所以所谓土地厂房机器等被谁占有不重要,重要的只有一点——对生产成果的分配是否公平。

16、即使所有企业的发展历程都不存在原始积累,都是合理合法合情的运转,都是在自由平等的基础上按供求关系分配,该社会也会逐渐两极分化,逐渐产生不自由不平等,逐渐地越来越严重,这就是事物运动的辩证法。更何况,自古至今所有企业和整个社会的发展充斥着不合理不合法不合情的分配。这就需要政府通过财税等工具进行财富转移即二次分配,从而实现两极分化的收敛,直至共同富裕。这不是对供求关系决定分配的否定,而是对更高层的供求关系即社会对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需求的响应。至于这个企业被谁所有,不重要,重要的是分配。分配合理、共同富裕,就意味着这个企业事实上而非名义上被共有,夫复何求;分配不合理、两极分化,就意味着这个企业即便名义上共有、事实上却是被某方不合理的过多占有。所以姓什么,不是看怎么所有,而是看是否共同富裕。远古以来各种社会形态罪恶的总根源是两极分化,而非其他;要消灭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而非其他。

17、公平和效率不是对立的,而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是一回事。效率是对公平的量度和外显,效率越高,说明越公平、激发了各方积极性。当然这种效率应该是整体的综合的长期的可持续的效率,而非短期的局部的不可持续的。公平正义不是一个精准的数学问题,而是一个模糊的人心问题,人心不能直接看到,只能通过人们的用脚选择、用手选择、效率等外显信号来看到。所以,分配永远不可能完全精准。

(注:2009年完成《社会论》6000多字。2014-16年扩充到8000多字。这次重写为2600字。)

欢迎关注头条号、微信公号“洞察者X”。

上一篇: 当代中国出现共产主义新兴经济形态雏形的探讨
下一篇: 朱继东: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意识形态工作问题及对策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