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社区的共建共治共享

社区的共建共治共享

社区的共建共治共享共同的社区,是社区居民共同的家园,动员社区居民共同建设、共同治理才能共同分享。

共建社会治理共同体_社会共建共治_共建社会治理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社区是居于其间民众社会生活的共同体,共居到共享需要社区居民共同的行动,共通人心的社区理想是有无相通、患难相恤、守望相助的社区精神。共同的社区,是社区居民共同的家园,动员社区居民共同建设、共同治理才能共同分享。社区共建是社区居民凝聚共识、面向共同体的构建过程,社区共治是社区居民沟通协商、维护公序良俗的治理过程,社区共享是社区居民既分享又收获、追求宜居的美好生活。

一、社区共建

共居社区只是地理意义上的生存形式,共建则要倾注心力,形成广泛参与、求同存异的生活状态。共同的社区意识来自不同的个体和家庭,共识达成是缔造面向共同体的合作精神。复杂化的社会更显个体价值,故而社区公共利益不是个人和家庭利益的简单相加,也不能以窒息个性为代价,更不能妄图牺牲个体而逐末忘本。社区的集体意识根源于社区的公共利益,它是涵盖社区整体的良善,要直达社区中最核心的要素——人的内心。利他主义的公共性是在唤醒每个人内在的道德感,最大程度释放善意又克制自私。公共利益为基础、公共精神为保障、公共建设为路径。

共同参与的资格是社区居民天然的权利,共同遵守的规范需要社区居民公开讨论而变为社区公约,共同建设社区是激发个体灵感与点燃集体智慧的有机结合,也是集包容、互助、行动、反思于一体的理性交往系统。共建的制度保障是人们以社区居委会为内核的自我组织和自我管理,共建的精神纽带是人们在互动沟通基础之上形成的社区文化,共建的理想是形成一种共同参与、共同协商、共同行动、共同分担的共同建设模式。无论是社区公共设施的设立和维护,还是社区公共服务的评估和供给,都是社区居民参与共建的内容,不同的角色承担基于不同的分工,相同的倾心倾力旨在构造共同的家园。社区共建的要义是社区居民的共同参与,在场则有益于问题辨识、方案制订、行动评估,从而逐步形成合作共赢的良好状态。

二、社区共治

治理是多中心的秩序维护过程,不同主体之间保持沟通、协调利益,朝向进步发展的社会目标。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之下,社会治理的内涵中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参与。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单元,也是社会治理效果的展示之处。共治的社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民众参与、法治保障,共同治理表达了地位的同等重要性,也表达了幸福社区的相同目标。

社区共治,必然有一个分工合理、衔接有章的治理机制。党委、政府的领导与责任,一是为社区治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为社区提供应有的公共产品;三是为社区解决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协调。社会协同首要明确社会的涵义,四社联动意义上的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会志愿者,都可以视为社会协同的社会主体。协同意味着协调沟通、共同参与,相同目标才能同心、同向、同力。社区居民委员会为载体的自治组织当好主心骨,社会组织发挥资源链接的优势,社会工作者引领专业服务过程,社会志愿者彰显能动的公益慈善气象。共同治理,铺陈于社区共建,公序良俗是治理的护航队也是指示灯。社区共治的要义是社区居民的分工协作,角色的划分意味着相应的权利和义务,治理机制正是在治理主体的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中有效运作。

三、社区共享

宜居作为社区建设的方向,是要社区居民致力于构造生活美满、文化繁荣、富有活力的幸福家园。共享是共建和共治之初的承诺,也是共建共治之后的获得。社区内一草一木的爱护,社区中互帮互助的践行,都有赖于社区居民的付出也必然惠及每个个体和家庭。社区共享不是坐享其成,只要共享的内容和目标与时俱进,社区居民对适宜的环境、融洽的氛围、美好生活的追求就不会停止。当社区居民都在努力为自我、家庭、邻里建造富有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辱感的“我们社区”,也就让共享的社区充满家园的温馨,就是在共同的家园里舒心地过日子。社区共享的要义是社区居民对于宜居生活的追求,个体和家庭与邻里社区同在主体地位,都要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社区共建养成的合作精神,社区共治形塑的公序良俗,都是社区精神层面的宝贵财富。藉由共建,社区居民掌握了投身社区事务的技术路线,发展了本社区内生的建设技巧。藉由共治,社区居民形成了多方协商的工作机制,确立了社区有序运行的制度规范。社区共建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社区共治的体制机制,为社区完善了宜居的生产生活条件,逐步引导社区居民自律并监督、自助并助人,从而有利于营造和睦的社区氛围,让社区精神的内容不断饱满。

共同的社区治理,依托多中心以应对多样化问题,共建是治理基础,共治是治理过程,共享是治理成果。

(作者单位:西藏民族大学法学院)

社会共建共治_共建社会治理新格局_共建社会治理共同体

上一篇: 六十年来台湾的社会思潮与人文学术研究(1950~2010)
下一篇: 林崇德:落实核心素养,思维教学是首要问题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