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什么是和谐?和谐是指配合匀称、适当,是事物内部因素的多样性、差异性、矛盾性达到协调、均衡、适当的状态,也是社会主体的一种价值取向。古往今来,和谐美、和谐社会一直是进步人类追求的美好理想。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一直向往和追求事和、物和、人和、家和、国和、天地人和。但是,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绝对的和谐是不存在的。因此,和谐的美好状态成为人类永恒的追求。

什么是社会?根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就是社会关系。马克思指出:“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生产关系总和起来就构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并且构成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特征的社会。”[1]

什么是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指社会关系中的各种要素处于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方面是人、社会、自然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三者之间的和谐状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尺度。因此,社会和谐主要表现为人、社会、自然及其相互关系的协调上。

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要构建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不同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社会、小康社会,又不是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那些国泰民安的盛世。胡锦涛同志2005年2月19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把这六个方面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根据这六个方面的总要求,我们可以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解为: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人、社会、自然及其相互关系和谐的现代社会。这个界定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与实践要围绕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来展开;二是实现人、社会、自然及其相互关系和谐,包括人自身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人与社会关系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三是现代社会,即不是在自然经济基础上、封建专制制度下,用封建道德伦理维系的所谓安定有序的社会,而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下,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维系的现代社会。

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的和谐。

人自身和谐,即个人身心协调发展,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精神健康和各方面能力、潜力得到更好地发挥。

人际关系和谐,即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包括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关系的和谐。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包括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邻里关系和谐、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和谐。群体与群体之间关系的和谐包括党群关系和谐、干群关系和谐、政党关系和谐、民族关系和谐、宗教关系和谐、社会阶层关系和谐、中央与地方关系和谐、区域关系和谐、两岸三地关系和谐、海内外儿女关系和谐、中国与世界关系和谐等。人际关系和谐体现为人们之间在利益关系平衡基础上的互相尊重、平等互利、诚信友爱、互帮互助、融洽相处。

人与社会关系和谐,即人与社会组织、社会制度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表现为国家、集体、个人等方面权益关系协调,社会运行有章(包括法律、制度、体制、机制、道德规范等)可循,社会依法依规维护个人权益,公平正义。人们遵守社会法律、规章制度和道德规范,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各司其职、各守其则、各尽所能、各得其所。整个社会安定有序,平稳运行,充满活力。人们心气平和、安居乐业。

人与自然和谐,即人与所处的环境和谐共生。自然界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外部环境和物质资料,并不断地得到改造,成为人化的自然;人尊重自然规律,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保护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之间的协调,维护代际公平,在优美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实现人与环境友好、代际公平。

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定量要求,就是要用“和谐社会的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测评社会和谐度。国家统计局“和谐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课题组根据“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六个方面的要求,提出了25个统计监测指标。关于民主法治,主要有三项指标:公民自身民主权利满意度、廉政指数、社会安全指数。关于公平正义,主要有四项指标:基尼系数、城乡居民收入比、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比。关于诚信友爱,主要有四项指标:合同违约率、银行业主要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消费者投诉率、慈善捐款占GDP比重。关于充满活力,主要有六项指标:基层选举投票率、人口流动率、制造业新产品销售收入比重、企业注册率、万人专利数、万人注册商标数。关于安定有序,主要有四项指标:5岁以下儿童性别比、城镇调查失业率、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居民生活满意度。关于人与自然和谐,主要有四项指标:万元GDP综合能耗、森林覆盖率、常用耕地面积指数、环境质量指数。

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定性、定量要求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一个口号,一种标语,也不是一次行动,一场运动,而是具有实实在在内涵的一个长期的战略任务和奋斗目标。全党全国人民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不仅要从“社会和谐度”上反映出来,更要从国民的幸福感中体现出来。

上一篇: 风险社会与个体化
下一篇: 2023年山东专升本政治考试常考难点-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和历史进程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