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显著的特征,加强基层治理需要多个主体共同参与,但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是加强基层治理的有效形式,要充分发挥群众自治的积极作用。

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要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解、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8月24日,中南海主持召开的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时也强调,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创建和谐稳定的基层。

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是长远之策。经济不断发展,社会日趋复杂。中国进入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对物质生活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施加了新的压力。坚持和完善社会治理体现了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这意味着是党委和政府带领、负责的社会主体共同治理。以更多的方式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使每个社会细胞都活跃起来,从而建立人人尽责、社会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让人民群众成为真正的社会治理参与者、受益者和评判者。

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社会治理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显著的特征,加强基层治理需要多个主体共同参与,但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要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基层社会治理的始终。充分发挥我党总览全局的主导作用。真正把我党的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强大效能。

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的积极作用。群众自治是基层社会运行发展的重要方式。人民群众自己当家做主有利于激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减少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制度。人民群众通过民主选举协商,广泛参与基层事务治理。是加强基层治理的有效形式,要充分发挥群众自治的积极作用。

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要进一步拓展完善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渠道和途径。深入开展民主决策实践,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引导人们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加强基层社会治理要把自治与法治、德治相结合,发挥法治的保障作用,强化基层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发挥德治对于群众的行为规范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格局。

上一篇: 探析当代中国各种社会思潮的主要特征
下一篇: 第十一届中国社会治理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北京师范大学新闻网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