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新时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浅析

新时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浅析

新时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浅析本文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常见类型及应对困境,从多方面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以期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与未来事业发展。

摘要:新时代下社会对人才心理素质与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学生要具备强大的抗压能力和良好的适应能力,大学生健全人格与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对其今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新时代下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常见类型及应对困境,并从多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以期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未来事业发展。

关键字:新时代;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策略

大学生处于从青少年向成年人过渡的重要成长阶段,需要在承受来自主客观因素等多方面压力的情况下,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思想行为习惯。在此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容易陷入自我矛盾和冲突中。因此,学校、家庭与社会各界需要加强预防意识和应对措施,帮助大学生减轻心理压力,以确保其心理健康

一、新时代下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常见类型

(一)人际交往问题

由于高中阶段更侧重于学习成绩的培养,忽视了人际关系的发展,因此许多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人际交往能力偏低的问题就会日渐显露,再加上学生一时间难以适应粗放式的管理模式与陌生的师生环境,容易产生心理落差,不利于内心情绪的排解[1]。此外,大学生在性格、家庭背景和生长环境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性,导致其心理素质也各不相同,比如自卑心理、自负心理、嫉妒心理、漠视心理等。这可能会使学生在日常交际中出现由于怯懦而缩小社交范围、不顾他人心理感受、下意识做出攻击性言行等现象,从而严重影响和谐人际关系的发展。

(二)学习问题

大学生往往需要面对毕业后直接就业还是继续深造的选择,其学习成果会直接关系到今后的前程和发展,在学习压力较强的环境背景下,学生很容易产生危机感和心理问题。原因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大学所选专业并非出自本人意愿,可能是由于父母或身边其他人的干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盲目和消极心理。二是大学课程安排紧凑,学生难以快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节奏,导致其学习热情会随压力的增大而减弱。三是学生进入高年级后需要面对升学与就业的选择,会担心各种结果达不到期望的要求,从而产生烦闷焦虑的情绪。

(三)情感问题

恋爱是大部分大学生都会经历的过程,大学环境为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交际条件,且不受他人约束和干预,拥有一定的自主决定权。但是部分学生由于自我认知不清晰或情感价值观存在问题,而不能正确看待和处理双方交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引发情感问题。情感经历的挫折可能会导致学生处于悲伤、痛苦、自卑或是迷茫的状态,甚至会因为失去对生活的热情而选择结束生命,这无疑会给父母和学校带来沉重的影响,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还有部分学生会将情感与利益挂钩,这不仅会弱化爱情的美好,还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后果。

(四)就业问题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许多大学生会由于担心就读学校名气不足、缺乏对就业前景的了解和分析、父母和高校的期望值过高等问题,而陷入越来越严重的心理纠结、担忧与迷茫状态[2]。同时,随着社会岗位对人才要求的逐步提高,各用人单位的招聘规定也越来越严格,初入社会的大学生往往会因为残酷的社会竞争与淘汰机制而感到力不从心,会从自信满满和期待较高的心理状态转变为前途未卜的迷茫心理。还有部分大学生在实习后发现,工作环境与薪资不符合最初的期待目标,从而产生心理落差,自信心大受打击。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的困境分析

(一)多元化社会思潮影响

新时期下存在多种价值观与社会文化并存的多元化社会思潮,而大学生的思想和心智还不够成熟,面对各种社会思潮的侵袭,极易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和不良的思想品质,容易出现迷失自我、患得患失的情绪。同时,大学生也是网络运用与信息传播的主体,会在各大网络平台上传播可能存在错误观点的信息,这对自身和他人都会造成不良影响。

(二)积极性情感缺失问题

大学生情感可能存在极端性的发展趋势,会由于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而逐渐感到孤独、学习成绩不理想或发展前景迷茫而产生学习压力、和谐交往能力较低而产生人际交往压力,从而逐渐产生各种情感缺陷[3]。再加上父母和学校的关心程度不足或教育方法可能存在问题等因素,会弱化对学生团结、诚实、友爱、积极进取等良好品德的培养,导致学生可能形成急功近利、爱慕虚荣、自私自利的思想和心理。受自我平衡能力较弱与外界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容易陷入内心积极情感缺失、负面心理增长的心理问题。

(三)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新时代下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技术支持,在各种发展需求与新鲜感的驱使下,大学生会长时间畅游在网络世界里,但由于其信息辨别能力较低,容易因不良信息的侵害而形成错误的思想观念,同时影响自身的道德素养。此外,部分大学生具有随手分享所见所闻的习惯,会将未经证实或存在错误观点的信息转发至各个平台,并附上个人评论;还有部分学生会通过信息技术随意窥探他人隐私,不仅有违道德,更是在试探法律的底线。

三、新时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转变家庭教育方式

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与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会对学生健全人格与健康心理的培养产生积极且深远的影响,有助于其形成温和有礼、宽厚待人、乐于助人等美好品质,利于提高其信任感和安全感。首先,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家庭是学生启蒙教育的重要场所,家人的言传身教可以充分发挥榜样力量,使学生学会尊重、理解与善待他人,最终成长为心理素质健康且能够积极传播扩散正能量的优秀青年。因此,家长应不断强化教育责任意识,通过加强与学校的联系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动态,进而有针对性地加强家庭教育方法。其次,构建和谐的家庭环境。在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中成长,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家人的关爱和家庭的温馨,学生的情感表达与交际欲望也会更加强烈,人际交往能力自然也会得到提升,利于其维护与他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最后,开展友爱的家庭活动。为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父母不应仅仅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教育者,还应该是学生的朋友和知己。父母应平衡好工作与家庭两者的时间安排,抽空陪伴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家庭活动,以加强双方之间的面对面沟通,增进彼此的情感交流。尤其是单亲家庭,应尽可能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和信任,要及时察觉学生的情绪波动问题并与之沟通,通过引导式教育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使其健康阳光地成长。

(二)创新高校管理模式

高校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应在综合考虑多方面影响因素、统筹协调教学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心理需求创新高校教育管理模式,这将有助于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4]。首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通过外部环境向大学生传递积极的心理暗示和正确的思想价值观,美好和谐的环境有助于减轻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感。同时,教师应在保证教学管理秩序的情况下适当放松管理要求和状态,避免学生在长期紧绷的状态下产生心理问题。其次,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建设。高校应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提升教育辅导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能力,加强对新时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搜集和分析,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情绪变化并及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建议。正确的心理疏导方式可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有效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最后,合理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的要求越发严格,为满足市场需求与大学生的就业需求,高校应及时对接用人单位需求并合理调整课程设置,借助校企合作平台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以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三)提高自我调节能力

作为心理问题的应对主体,大学生自身应保持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自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学会运用多种方式舒缓心理压力、排解负面情绪,不断吸收并向外释放正能量。首先,锻炼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大学生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应秉持真诚、信任、友善、互助等交际原则,建立双方之间的信任感和安全感;还应克服自卑和胆怯心理,通过真诚开放的交流方式理解对方的思想和情感,相互理解、相互安慰也是朋友相处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原则。其次,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在大学中经营好一段真挚而美好的爱情是非常可贵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情感的专一性和纯粹性,避免爱情成为物质的附属品。大学生应正确对待爱情、学习和未来发展之间的关系,合理平衡好恋爱时间在总体生活中所占比例,当遇到价值观一致、情投意合的人应秉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共同成长的原则进行交往,以充分展现爱情的价值和美好。最后,合理进行求职规划。一份切实可行的求职规划可以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有效指引,使其产生源源不断的热情和动力向着既定的目标而努力。这有助于帮助大学生以积极乐观、从容不迫的态度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并在残酷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脱颖而出,找到心仪的工作职位。

(四)加强社会服务管理

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公共服务项目可以为大学生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有助于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首先,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缓解心理压力。教师要引导学生摒弃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传统思想,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对未来生活和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学会正视心理问题并积极寻求疏导方式。教师还应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为大学生提供适当的实习机会来锻炼其综合能力,整合社会资源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帮助大学生减轻心理压力,降低心理问题发生的概率。其次,提供优质的社会服务。社会各界应对大学生心理问题予以理解和关怀,避免歧视性的眼光加重学生的心理问题。此外,新时代下网络空间中的信息质量良莠不齐、纷繁杂乱,为减少不良信息给大学生心理和思想带来的荼毒和侵害,政府和社会应加强对网络空间的治理,营造和谐干净的上网环境。同时加强网络信息辨别教育宣传活动,以提升大学生的信息辨别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下受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大学生逐渐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全面了解和正确看待心理问题、多方应对主体积极加强应对措施将有利于减少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从家庭教育、高校教育管理、学生自我调节与社会服务等方面着手,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主动提供正向的引导机制与优良的学习生活环境,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减轻心理压力,顺利度过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唐雁,李雪,张津凡.大数据时代大学生的心理危机防范与快速反应机制[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05):532-541.

[2]邢卓.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的审思与进路[J].航海教育研究,2022,39(01):91-96.

[3]管苏.基于新时代背景的大学生心理现状与危机干预[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1(16):160-162.

[4]姚家军.浅析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J].传播力研究,2020,4(04):181-182.

上一篇: 袁贵仁:素质教育--21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旗帜
下一篇: 天空体育app  V4.6.9官方版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