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词不可混为一谈,天地玄黄讲的是中国古人对宇宙最初的认识,人生五伦是古人规定的做人的基本道德,三纲五常讲的是儒家的伦理规范,总的来说,这三个词中都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但也有糟粕在其中,比如三纲五常中的“三纲”,就是绝对的糟粕。
这是古代启蒙读物《千字文》开篇第一句,但这个词最早的出处应该是《易经》中所讲的“天玄而地黄”。
三纲五常指什么(儒家思想三纲五常指什么)
天地:
这句话实际上是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宇宙大爆炸之前,天地还未形成,那种混沌的状态在中国文化中叫做太极。天地形成后,《易经》中说:
但是这里的天不应该简单理解为我们仰头就能看到的天空,而是指宇宙。
玄黄:
玄是一种颜色,可以简单地把玄归纳为黑色,但是如果要仔细分类,玄应该是一种无限接近于黑色的深蓝色,每天太阳刚刚落下,天还没有完全黑下去时那种颜色,大概就是玄色。
黄也是一种颜色,古代人们认为地上的主体都是黄色,如黄土、主要农作物、人的肤色,所以地是黄色的,我们说人死了是上黄泉路,就是这个道理。
天玄与地黄是相对的,《千字文》中为什么要把“天玄地黄”改成天地玄黄呢?纯粹是为了对仗和押韵,因为下一句是“宇宙洪荒”。
人生五伦是指人生在世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完整版应该是“五伦八德”。这是古人根据“道”的规则,制定出做人的规范,自周朝起就用五伦八德来治理天下。
父子有亲:
父子之间要讲究父(母)慈子孝,中国古代对孝非常重视,如何才能让孩子尽孝道呢,父母首先要懂得慈爱,要有智慧才能教育好孩子,让他们知道如何尽孝。
长幼有序:
兄弟之间长幼有序,这也是规则,兄长照顾弟弟,弟弟敬重兄长,手足之情重于一切,为什么孔融让梨的故事会流传至今受人称赞,就是因为孔融懂得这个道理。
夫妇有别:
夫妻之间是有别的,不论是男女之别,还是各自在家庭中所负责的事情有别,比如中国古人认为女人的责任是相夫教子,而男人的责任是求取功名,那么在一个家庭中只有夫妻之间各自做好分内的事情,才能相敬如宾,互敬互爱,构建和谐家庭。
君臣有义:
君臣之间相处也有礼仪,君正臣忠,这其中讲的就是君臣之义。君王要处处为臣下着想,而臣子要处处为君主分忧,李世民为什么能创造贞观之治,就因为他和魏征等人的关系相处融洽,君臣有劲往一处使,反之,隋炀帝为什么会亡国,因为他忽略了君臣之义。
朋友有信:
朋友之间要有信义,说过的话要讲信用,朋友犯错要劝他改正,朋友有困难要及时帮助,不因朋友穷苦而疏远,不因朋友富有而亲近,这是古人的交友规范,以道德约束彼此,而不是荣华富贵、功名利禄。
以上就是人生五伦,八德则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里就不赘述了。
纲是表率的意思,三纲就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三纲在古代是作为伦理道德、政治制度来规范的,在当时的环境下虽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因此造成了很多愚忠愚孝的惨剧,特别是夫妻之间,女人彻底沦为男人的附属品就由此开头。
这种思想放在当今社会是纯粹的糟粕了,特别有些大男子主义的人,自己屁本事没有还拽得跟个二五八万似的,要求女人啥都顺从自己,凭什么?这里不多说,要不然肯定被喷。
五常就是“仁义礼智信”。五常是儒家文化中伦理的核心因素,与五行“金木水火土”、五福“平安、建康、幸福、快乐、长寿”一起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价值体系。五常算是非常正能量的价值观,值得提倡并发扬,把五常和三纲放在一起,真是委屈了。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但不论如何厚重的文化,都有精华与糟粕,我们在学习传统文化的时候,不能一味崇古,认为传统的都是好的,也不能一杆子打倒所有传统文化,一定要用心分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发表评论